不只是咱中國的部分專家不干人事,美國的專家也是這樣的。
9月18日,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穆勒納爾向特朗普政府提出一項驚人建議:如果中國不答應美國在稀土供應上的要求,就限制甚至暫停中國航空公司在美國及其盟國的著陸權。
當他提出這個驚世提議的時候,真擔心特朗普掏出槍來給他來個美式?jīng)Q斗,他是不知道特朗普正求著中國購買波音飛機嗎?這種將民航與礦產資源強行掛鉤的威脅,立即引發(fā)國際輿論嘩然。
不干人事的自殘?zhí)嶙h,中美航空的現(xiàn)實情況
穆勒納爾這位共和黨議員可不是隨便說說,他是正式致信特朗普總統(tǒng),提出了三項具體措施。
一是限制或暫停中國航司在美及其盟國的著陸權;二是審查對華銷售商用飛機及相關服務的出口管制政策;三是與主要盟友協(xié)調限制中國航空領域的對外投資。
穆勒納爾自稱這些舉措是為了向北京傳遞“明確信號”,表明“切斷關鍵供應將對其自身戰(zhàn)略部門造成影響”。他甚至還幻想通過這些行動“增強美聯(lián)盟的韌性與團結”,獲取對華問題的“真正籌碼”。
這位議員所在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自2023年1月成立以來,就沒干過什么好事,專門炮制各種反華議題。今年7月,他還曾向美國大學施壓,要求終止與中國國家留學基金管理委員會的合作。
美國議員之所以如此焦慮,是因為咱中國在稀土領域確實掌握著主導權。稀土被稱為“工業(yè)維生素”,從智能手機、電動汽車到F-35戰(zhàn)機、核潛艇,都離不開它。
而在今年4月,作為對美國關稅措施的反制,咱中國對釤、釓、鋱等7類中重稀土實施出口管制。這一舉措直接擊中了美國軍工產業(yè)的軟肋。
據(jù)統(tǒng)計,美國國防部武器系統(tǒng)中超過8萬個零部件受中國出口管制影響,F(xiàn)-35戰(zhàn)機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
穆勒納爾的威脅聽起來嚇人,但實際上中美之間的航空聯(lián)系早已因疫情和地緣政治因素大幅縮減。
2023年5月,美國交通部批準中國的航空公司將每周往返中美的航班班次從8個增加至12個,與美國航空公司相當。
但現(xiàn)在,美國聯(lián)合航空、美國航空和達美航空每周合計僅執(zhí)飛48趟往返中國的航班,遠低于獲批的119趟。
中國航空公司飛往美國的航班數(shù)量與美方基本持平。這種航班量的減少反映了中美關系持續(xù)緊張的局面,任何進一步的限制措施都將使本已低迷的航空市場雪上加霜。
穆勒納爾的提議最令人咋舌之處在于其邏輯混亂:將稀土資源與航空權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強行捆綁在一起。
這就像是“跟鄰居吵架時喊著要拆掉自家大門,結果大家都成了笑話”。用一位觀察家的話說,“稀土是礦產資源,航空是民用交通服務,兩者八竿子打不著”。
這種提議本質上是對國際貿易規(guī)則的公然挑釁,不僅擾亂了行業(yè)間的基本邏輯,更像是“把談判桌掀翻,直接拿椅子砸人”。即便是美國自己的航空公司和相關行業(yè),也不會支持這種損人不利己的建議。
美方焦慮的根源,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的本質
美國之所以如此焦慮,是因為其在稀土領域對中國的依賴是結構性的、剛性的,不是靠政治威脅就能改變的。
美國雖然也有稀土礦(如加州的芒廷帕斯礦),但缺乏足夠的加工能力,大部分稀土仍需運往中國提煉。
美國國防部自2020年起投入4.39億美元建設稀土加工設施,但這些設施最早要到2027年才能實現(xiàn)量產,且產能仍遠低于中國。
美國試圖與澳大利亞、印度等國家合作開發(fā)稀土資源,但進展緩慢。印度雖有稀土礦但缺乏提煉技術;澳大利亞的稀土加工也嚴重依賴中國設備。短期內,美國很難找到可靠的替代方案。
穆勒納爾的提議看似是針對中國的“狠招”,實則是一顆“精準射向美國自己胸膛的子彈”。首當其沖的將是美國服務業(yè):中國旅客、留學生和商務人士是美國旅游、教育、零售服務業(yè)的重要支柱。
洛杉磯、紐約、舊金山等主要國際門戶城市,將會丟失大量商務與旅游收入。美國航空公司和工會一直在游說政府放寬飛往中國的航班限制,因為這直接關乎他們的盈利。若穆勒納爾的建議落地,就是在硬生生砍掉他們剛恢復的市場份額。
更深遠的是對美國國際形象的損害。一直自我標榜為“自由世界領袖”的美國,卻有人提議要用閉關鎖國的方式來解決貿易爭端,這無異于自毀長城。
咱中國在稀土領域的主導地位不是天上掉下來的,而是幾十年技術積累和產業(yè)發(fā)展的結果。中國稀土的優(yōu)勢遠不止于礦產資源,更在于分離提純技術和完整產業(yè)鏈。
從上世紀80年代起,咱中國就開始系統(tǒng)性地開發(fā)稀土資源,并通過持續(xù)的技術創(chuàng)新,逐步掌握了從開采到精煉的全產業(yè)鏈核心技術。特別是高純度分離技術,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技術壁壘極高,使中國在全球稀土加工領域幾乎擁有壟斷性的控制權。
這種優(yōu)勢不是靠政治威脅就能瞬間轉移或替代的。西方試圖建立獨立稀土供應鏈的努力,一直面臨成本和規(guī)模的雙重挑戰(zhàn)。
穆勒納爾所在的“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自成立那天起,它的工作重心就不是“解決問題”,而是“制造問題”。這個名字聽起來很“專業(yè)”的委員會,實則專門炮制各種反華議題。
今年7月,他們曾向美國高校施壓,要求斷絕與中國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合作,說是擔心“間諜風險”。在科技領域,穆勒納爾也極力反對英偉達等美國科技企業(yè)向中國出口高端芯片,理由是“國家安全”。
穆勒納爾的這類提議通常難以真正寫入法律,但它們的副作用卻不容小覷。每一次攻擊性的言論,都會在中美之間投下不信任的陰影,使得本就脆弱的溝通機制更為緊張。
穆勒納爾的提議與其說是嚴肅的政策建議,不如說是一場為國內選民定制的政治秀。這種將經(jīng)濟合作政治化、工具化的做法,正在腐蝕國際合作的根基。
中美關系本已復雜微妙,再加上一些人為制造的“政治雷區(qū)”,只會讓對話變成對抗,讓合作淪為對賭。歷史一次次證明,脅迫和威脅無法贏得真正的合作,只會讓雙方陷入一輪又一輪的報復與對抗。
尤其是在中美這種體量的經(jīng)濟關系中,這樣的損耗誰都承擔不起。現(xiàn)實的經(jīng)濟邏輯告訴我們,合作是唯一可持續(xù)的選擇,而不是用飛機降落權去換稀土供應這種看似新鮮的“妙招”。
不過多點這樣的議員好像也不錯,畢竟,有這樣的議員在美國,美國何愁不衰落?
由于平臺規(guī)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為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為鐵粉后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參考資料:
美議員出餿主意:不給稀土,就不讓中國航班落地
2025-09-19 08:32·觀察者網(wǎng)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