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社會的撕裂程度,可以從暗殺窺見一二。
目前美國正在展開大規(guī)模的搜捕行動,以尋找殺害特朗普親密盟友查理·柯克的兇手。
9月11日,查理·柯克在猶他州一所大學演講時,脖子處中彈,隨后證實死亡,他是美國非常知名的保守派人士,在他死后,特朗普下令白宮舉半旗悼念他,目前兇手的身份和動機尚未明朗,但根據(jù)特朗普的說法,此案和針對保守派的暴力有密切關(guān)聯(lián)。
柯克遇襲事件,不僅是美國又一起令人震驚的槍支暴力案件,也極有可能是最新一宗出于保守派分歧的殺人事件。
而上一次事件中受傷的人,正是特朗普自己。
今天,借由查理·柯克遇刺事件,我們正好來盤點一下那些歷史上美國的暗殺事件。
首先就是亞伯拉罕·林肯,他是美國第16任總統(tǒng),同時也是美國歷史上首次遭遇暗殺的總統(tǒng)。1865年4月14日,林肯與妻子在華盛頓觀看劇場演出時,遭約翰·維爾克斯·布斯開槍擊中。
林肯于第二天4月15日早上身亡。而林肯對黑人的支持被視為遇刺的動機之一。
至于槍手布斯則是數(shù)日后在維吉尼亞州遭擊斃。
林肯遇刺后,才開啟了美國總統(tǒng)安保的先河,今天的美國總統(tǒng)作為世界上風險系數(shù)最高的職業(yè),其安保也越來越嚴密。
美國歷史上第二位遭遇暗殺的總統(tǒng),則是詹姆斯·加菲爾,他是美國第20任總統(tǒng),1881年7月2日,加菲爾在華盛頓特區(qū)一座火車站行走時,遭查爾斯·古提奧開槍襲擊。
當年9月,由于醫(yī)生無法取出加菲爾體內(nèi)的子彈而去世,當時這位總統(tǒng)上任僅僅只有幾個月。
而兇犯古提奧則被形容為精神異常,最終也被判有罪,于1882年6月遭處決。
在差不多二十年后,美國總統(tǒng)再次遭遇暗殺。他是美國第25任總統(tǒng),威廉·麥金利。1901年9月6日,麥金利在紐約州水牛城巡回演講期間遭槍擊,數(shù)日后因子彈傷口并發(fā)癥去世。
行刺者則是美國大名鼎鼎的無政府主義者里昂·左克茨,他被判有罪并于1901年10月遭處決。
最后一起美國總統(tǒng)暗殺事件就是約翰·肯尼迪,他是美國第35任總統(tǒng)。1963年11月22日,肯尼迪在造訪達拉斯期間,遭一名手持高火力步槍的槍手致命槍擊,當時總統(tǒng)車隊正行經(jīng)達拉斯市中心,突然傳出槍聲。
數(shù)小時后,警方就逮捕了美國前海軍陸戰(zhàn)隊員李·哈維·奧斯瓦爾德,更離奇的是,就在兩天后,奧斯瓦爾德從警察總部移送監(jiān)獄途中,遭達拉斯夜總會老板杰克·魯比開槍擊斃。
除了肯尼迪總統(tǒng)之外,肯尼迪家族的多位人士在后來都被暗殺死亡,這已經(jīng)成了美國歷史上諸多懸疑謎題之一,也催生出了多種陰謀論。
這其中就有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他是紐約州聯(lián)邦參議員,也是五年前遭暗殺的總統(tǒng)肯尼迪的弟弟,當時他正競逐總統(tǒng)候選人提名,并在1986年加州初選勝出后,在洛杉磯一間飯店發(fā)表勝選演說后不久遭槍擊身亡。
槍手為希爾漢,被判一級謀殺罪成立,原判死刑,后來改為無期徒刑。這位槍殺肯尼迪弟弟的槍手至今都還在服刑,其最新一次假釋申請在2023年遭駁回。
然后,就是我們熟知的大名鼎鼎的人物,馬丁·路德·金。
1968年,非裔馬丁路德金在田納西州曼菲斯遭槍殺,當時他正準備帶領(lǐng)美國清潔工發(fā)起抗議低薪與惡劣工作條件的游行。
當時馬丁路德金正站在飯店陽臺上,遭遇白人至上主義狙擊手詹姆斯·厄爾·雷開槍擊中,隨后在醫(yī)院不治身亡,只有39歲。
在這之前,馬丁路德金就曾遭遇多次暗殺未遂,包括1956年在其住所遭遇炸彈襲擊。
但這一次,命運顯然沒有眷顧他。
除了馬丁路德金之外,美國歷史上還有另外一位非裔權(quán)益倡導者被殺,他就是馬爾科姆·X,1965年在紐約市一家舞廳當著家人面前遭槍殺,和馬丁路德金一樣享年也只有39歲。
馬爾科姆·X曾多年擔任組織“伊斯蘭民族”的主要發(fā)言人,該組織主張非裔美國人分離主義。
就在馬爾科姆遇刺前一周,他自己的住所還曾遭到燃燒彈襲擊。
此后一直過了幾十年,美國社會相對平和,但在最近幾年,美國社會再度開始了歷史性的分裂。
其中特朗普絕對是標志性人物。
去年,特朗普兩度成為暗殺目標。2024年7月,他在賓夕法尼亞州巴特勒舉行的戶外造勢活動中險遭槍擊,耳部被子彈擦傷。
同年9月份,另一起針對特朗普的暗殺在弗洛里達州的高爾夫球場被特勤局發(fā)現(xiàn)。
至此,這位備受爭議的人物,前后三個月內(nèi)遭遇了兩次暗殺。
而在兩年前,另一位手持鐵錘的男子闖入了當時眾議院院長佩洛西的住所,所幸也只是造成了輕微受傷。
而今年,美國政壇發(fā)生的暗殺事件,其實不僅僅查理·柯克一人。
早在6月14日,明尼蘇達州兩位藍派州議員在家中就被槍殺,該事件也被稱之為出于派別動機的暗殺行動。
再然后,就是9月11日的特朗普的盟友查理·柯克被暗殺。
看歷史就會發(fā)現(xiàn),美國歷史上最分裂的時代,其實還不是今天,而是幾十年前;但幾十年后的今天,美國的確再次迎來了一個分裂。
越來越多的暗殺行為,越來越個人的出于其他目的的刺殺,這些都只會加劇美國的分裂,而不是縮小它。
就像這一次,有人說查理·柯克的死會深刻改變美國,這一點沒有人會知道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沒有什么比暗殺是更卑鄙的事,正如伏爾泰所說,雖然我不贊同你的觀點,但我誓死捍衛(wèi)你說話的自由。
當越來越多暗殺開始集中的時候,這也意味著,美國社會的分裂正在擴大,而共識卻越來越少,有時候甚至于這種最基本的共識,都已經(jīng)開始失去。
對美國來說,這不是一件好事。
end.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