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三歲那年,我被自己的兒媳婦趕出了家門。
事情發(fā)生在一個周二的下午。我正在廚房給孫子準(zhǔn)備晚飯,小宇剛從幼兒園回來,嚷著要吃我做的蒸蛋。兒媳婦曉雯推門進(jìn)來,臉色陰沉得像要下雨。
"媽,我們談?wù)劇?她的聲音很平靜,但我聽出了那種決絕。
我關(guān)了火,擦擦手。這些年來,我早就習(xí)慣了她時不時的冷臉。自從兒子娶了她,我就知道自己在這個家里的地位。
"小宇的學(xué)費又漲了,每個月要三千。"她在餐桌旁坐下,"房貸還有十年,車貸也快還不起了。"
我點點頭,這些我都知道。自從老伴走后,我把積蓄都給了兒子買房,自己只留了點養(yǎng)老的錢。
"問題是,您沒有退休金。"曉雯直視著我,"每個月就那點低保,連自己的生活費都不夠,還要我們養(yǎng)著。"
這話說得很直接,沒有任何修飾。但我反而覺得輕松,總算把話說開了。
"我知道拖累你們了。"我說。
"不是拖累的問題。"她站起來,開始收拾桌上的東西,"是現(xiàn)實的問題。我們真的養(yǎng)不起了。您看,要不您回老家???那邊生活成本低一些。"
回老家。我在心里重復(fù)著這三個字。老家的房子早就賣了,親戚們也都各自忙著生計。六十多歲了,讓我一個人回去重新開始?
但我沒有反駁,也沒有哭鬧。這些年來,我學(xué)會了一件事——有些路,只能自己走。
第二天,我就開始收拾東西。
兒子志強知道這件事后,和曉雯大吵了一架。隔著門,我聽見他說:"她是我媽,你怎么能這樣對她?"
曉雯的聲音很尖銳:"那你說怎么辦?小宇的興趣班費用,房貸,車貸,還有你媽的生活費、醫(yī)藥費,我們一個月就那點工資,你算算賬!"
"那也不能把她趕走!"
"不是趕走,是讓她回老家生活。那邊消費低,她那點錢夠用的。"
我在房間里靜靜地疊衣服。其實曉雯說得沒錯,數(shù)字是冷酷的,不會因為親情而改變。我不怨她,真的不怨。
收拾東西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老照片。有我和老伴的結(jié)婚照,有志強小時候的照片,還有抱著孫子的合影??粗@些照片,我突然想起自己這輩子都在為別人活著——年輕時為父母,結(jié)婚后為丈夫,有了孩子后為兒子,現(xiàn)在老了,卻發(fā)現(xiàn)自己什么都沒有留下。
沒有工作單位,沒有退休金,連自己的家都沒有。
三天后,我拖著一個舊行李箱,坐上了回老家的長途汽車。志強要開車送我,被我拒絕了。曉雯沒有出現(xiàn),小宇還在幼兒園。
我知道,這可能是我和這個家的告別。
回到老家的第一個月,我住在鎮(zhèn)上的小旅館里。房間很小,但便宜,一天三十塊。我每天的生活就是在鎮(zhèn)上轉(zhuǎn)悠,看看有什么工作能做。
六十多歲的人,能做什么?超市不要,飯店不要,連掃街的工作都被年輕人搶走了。
就在我快要絕望的時候,遇見了老同學(xué)李姐。她比我大兩歲,丈夫去世得早,一個人把兩個孩子拉扯大?,F(xiàn)在她在鎮(zhèn)上開了一家小吃店,生意還不錯。
"你會做飯,來幫我吧。"她說,"包吃住,一個月給你兩千塊。"
我?guī)缀跻蕹鰜?。不是因為找到了工作,而是因為終于有人需要我了。
在小吃店的日子過得很充實。早上五點起床準(zhǔn)備食材,晚上十點才關(guān)門。雖然辛苦,但我覺得踏實。有了收入,有了住處,更重要的是,有了價值感。
兩個月后,李姐跟我商量:"我想把店擴(kuò)大一點,你覺得怎么樣?"
我用這兩個月攢的錢,加上之前的一點積蓄,和她一起把小吃店改成了快餐店。生意越來越好,每天都有很多客人。我負(fù)責(zé)后廚,她負(fù)責(zé)前廳,配合得很默契。
最讓我意外的是,我竟然有做生意的天賦。很多客人都說我做的菜好吃,有家的味道。漸漸地,我們的店在鎮(zhèn)上小有名氣。
第三個月的時候,我們的月收入已經(jīng)過萬了。李姐和我商量,準(zhǔn)備再開一家分店。
就在這時候,志強打來了電話。
"媽,你在哪里?我們找了你好久。"聲音里有哭腔。
我正在廚房忙著炸雞腿,手都是油。"我在老家,過得很好。"
"媽,你回來吧。小宇每天都問奶奶去哪里了,曉雯她……她最近也不對勁。"
我放下鍋鏟,走到店門口。夕陽西下,街上的人來來往往,一片熱鬧景象。
"我不回去了。"我說得很平靜。
"為什么?媽,我知道之前是我們不對……"
"不是不對的問題。"我打斷了他,"是我們都需要重新開始。"
志強沉默了很久,最后問:"你現(xiàn)在過得怎么樣?"
我看了看熱氣騰騰的廚房,看了看正在招呼客人的李姐,笑了:"很好,比我想象的要好。"
掛了電話后,我繼續(xù)回到廚房。鍋里的雞腿還在咕嘟咕嘟地冒泡,香味四溢。
第二天,曉雯竟然出現(xiàn)在我的店門口。
她瘦了很多,臉色也不好看??匆娢业臅r候,眼圈都紅了。
"媽……"她開口就哽咽了。
我給她倒了杯水,在她對面坐下。
"小宇病了,發(fā)高燒。醫(yī)院說要住院觀察。"她抹著眼淚,"志強也丟了工作,房貸還不起,銀行要收房子。"
我靜靜地聽著,心里五味雜陳。
"我知道我之前做錯了,我不應(yīng)該那樣對您。"她哭得更厲害了,"我現(xiàn)在才明白,家不是一個算賬的地方。"
我拍拍她的手:"別哭了,孩子發(fā)燒要緊,先帶他看病。"
"可是我們沒錢了……醫(yī)院要先交押金。"
我起身,走到收銀臺,拿出五千塊錢遞給她:"先拿去給孩子看病。"
曉雯驚訝地看著我:"媽,您……您哪來這么多錢?"
我笑了笑:"自己掙的。"
看著她拿著錢匆忙離去的背影,我突然明白了一個道理:人這一輩子,最大的底氣不是別人給你什么,而是你能給別人什么。
當(dāng)你有能力幫助別人的時候,你才真正擁有了選擇的權(quán)利——選擇原諒,選擇幫助,或者選擇拒絕。
而這種選擇,與年齡無關(guān),與血緣無關(guān),只與你自己的內(nèi)心有關(guān)。
今晚,我照常在廚房里忙碌著。油鍋里的食材發(fā)出滋滋聲響,像是生活最真實的聲音。六十三歲,我重新找到了自己的節(jié)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