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397年3月,韓國發(fā)生了一件大事:一名刺客,成功刺殺了韓國丞相俠累,一時間轟動天下。
到底是誰這么大膽,敢刺殺一國丞相呢?
故事要從一個叫聶政的人說起。
聶政年輕時,因為殺了人,不得不帶著母親和姐姐逃離家鄉(xiāng),輾轉(zhuǎn)來到齊國,以屠宰為生。
很久之后,濮陽有一個叫嚴仲子的男子,因為侍奉韓哀侯與韓國丞相俠累結(jié)下了仇怨,嚴仲子害怕被俠累殺害,于是逃離韓國。
成了喪家犬的嚴仲子,自然咽不下這口氣,他四處游歷,尋找能夠替他向俠累報仇的人。
嚴仲子游歷到齊國后,聽說齊國有個叫聶政的屠夫,因為年輕時殺人躲避仇家而隱姓埋名。
嚴仲子聽說聶政的名聲后,立刻登門拜訪,多次往返。
到了聶政母親壽辰這一天,嚴仲子特意置辦了宴席,親自捧著酒杯給聶政的母親敬酒。
宴席來到高潮時,嚴仲子更是獻上了黃金百鎰,作為壽禮送到聶政母親跟前。
然而,聶政面對如此巨款,卻感到奇怪,堅決謝絕了。
聶政心里明白,禮下于人,必有所求。
嚴仲子也知道,求人得花錢,既然有事求聶政,自然要執(zhí)意把錢送出去,只有把錢送出去,人情才能換回來。你錢都送不出去,哪來的人情呢?
但是,聶政卻始終堅決辭謝,說:“我有年邁的母親還在家中,雖然家境貧寒,只能靠殺豬宰狗為生,但依然能夠早晚買些食物,盡力奉養(yǎng)老母。母親的生活還算過得去,所以我不敢接受你的厚禮。”
嚴仲子見聶政不肯收下財物,只好找了個機會,單獨與聶政交談。
他避開旁人,對聶政說:“我有個仇人,一直想報仇。如果不能報仇,我心里始終難以釋懷。我游歷各國,都沒能找到愿意幫我報仇的人。到了齊國后,聽說你重情重義,所以特意送上百金,希望能為令堂略盡心意,也希望能與你結(jié)交。除此之外,并無其他奢求。”
聶政回答道:“我之所以委屈自己,在市場上做個屠夫,只是為了奉養(yǎng)老母。母親在世時,我不敢把性命托付給別人,也不敢輕易許諾他人?!?/p>
嚴仲子明白聶政的心思,還是執(zhí)意留下了錢,但聶政始終沒有接受。
雖然嚴仲子未能如愿,但人情也算盡到了,只好告辭離開。
很久以后,聶政的母親去世了。
聶政安葬好母親,料理完后事,守孝期滿后說:“我不過是個平頭百姓,只會殺豬宰狗,像嚴仲子這樣身份尊貴的人,愿意屈尊與我結(jié)交,我卻未能回報他的情誼,實在是太淺薄、太微不足道了。我沒有什么大的功勞來回報人家對我的恩情。嚴仲子為母親獻上百金,我雖然沒有接受,但這說明他非常欣賞我。人家如何厚待我,尊重我,把我這個處于窮困的屠夫視為親近之人,我怎么能一味地默不作聲,當做什么也不知道呢?況且他以前來邀請我,我只不過是因為老母親在世才沒有答應(yīng)。如今,母親已盡享天年,我也該為欣賞我的人盡一份力了!”
于是,聶政來到濮陽,找到嚴仲子,對他說:“之前之所以沒答應(yīng)您的邀請,只不過是因為我的母親依然在世。如今我的母親已盡享天年,我可以為您效勞了。請問您要報復的仇人是誰?就讓我來替您報仇吧?!?/p>
嚴仲子如實地告訴了聶政自己的具體情況:“我的仇人就是韓國丞相俠累,他是韓國國君的叔父,位高權(quán)重,住處戒備森嚴,安保非常嚴密。我一直想派人去刺殺他,但始終沒有得手。如今您不嫌棄我,愿意答應(yīng)這件事,請讓我為您準備壯士作為您的助手吧?!?/p>
聶政說:“咱們這里到韓國之間距離并不算遠,如今要刺殺韓國丞相,而丞相又是國君的親戚。在這種情況下,不可能帶太多人,人多了反而容易出意外,一旦消息走漏,就等于與整個韓國為敵,這實在太危險了。”
聶政最終謝絕了嚴仲子的安排,堅持獨自一人踏上刺殺韓國丞相俠累的不歸路。
接下來,聶政的刺殺出奇地順利,聶政帶著一把破劍來到韓國都城。
韓國丞相俠累坐在殿堂之上,周圍都是持刀的護衛(wèi),但聶正毫不在意,一路沖上前,直接沖到臺階上,刺殺了俠累,丞相的護衛(wèi)們慌亂成一團。
聶政高聲大喊,奮力搏殺,擊殺了幾十人。
他趁亂毀壞了自己的容貌,挖出雙眼,剖開肚皮,腸子流出,就這樣死去。
不得不說,聶政是成功的,咱們幾千年歷史,這樣的故事可不多!
韓國丞相被刺客行刺身亡,這件事立刻成為各國的頭條新聞。
大家都在猜測是誰如此大膽,敢刺殺一國政要。
韓國人也不知道刺客身份,于是將聶政的尸體懸掛在街頭懸賞千金,查問兇手的身份。
只要有人能說出殺死丞相俠累之人的姓名,就能獲得重賞。
然而,過了很長時間,依然沒有人知道刺客是誰。
聶政的姐姐聽說有人刺殺了韓國丞相,整個韓國的人都不清楚刺客的姓名,只是把尸體扔在街頭,懸賞千金讓人們辨認。
聶正的姐姐聽聞此事后,哭著抽泣道:“或許是我的弟弟吧?!?/p>
她非常了解自己的弟弟,于是立刻動身前往韓國。
來到街頭后,聶正的姐姐看到了弟弟的尸體。
她伏在尸體上痛哭,說道:“這正是軹深井里聶政?。 保ㄝT縣,深井-里名)
街上的人們議論紛紛:“這個人殘忍地殺害了我國的丞相,懸賞千金查問他的姓名。你難道沒聽說嗎?怎么還敢來認尸?”
聶政的姐姐回答:“我聽說了。但是,聶政之所以忍受羞辱不惜生活在屠豬販肉的人中,因為老母健在,我還未出嫁。后來母親去世,我嫁為人婦。嚴仲子從困苦低賤的處境中把聶政選出來,結(jié)交為友,恩情深厚。我的弟弟還能怎么辦呢?勇士本就應(yīng)該為知己者犧牲性命。如今因為我還活著,他才毀壞自己的面容和身體,讓人無法辨認,就是為了不讓我受到牽連。我怎么能因為害怕殺身之禍,讓弟弟的名聲永遠埋沒呢?”
韓國街頭的人們聽后都大為震驚。聶政的姐姐高呼三聲,因過度悲傷,最終死在聶政身旁。
聶政是一個狠人,聶政的姐姐也是一個狠人。
聶政為了報答嚴仲子的知遇之恩,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也要為嚴仲子報仇。他毀壞自己的身體,讓人們無法辨認,以避免嚴仲子和姐姐受到牽連。
而聶政的姐姐,跨越千里,歷經(jīng)艱險,公開弟弟的姓名,不讓弟弟無聲無息地死去,可以說,她也是一個烈女子。
嚴仲子可以說善于識人,所以才能夠贏得聶政這樣的賢士。
這就是司馬遷《史記》中刺客聶政的故事。
聶政奉行的是“士為知己者死”的信念,這也是司馬遷在《史記》中一貫推崇的信念。
但是,聶政這種做法值得肯定嗎?
刺客就是刺客,沒有是非黑白,沒有正義和非正義,這樣的人才是可怕的,這就是俠以武犯禁呀!
你覺得呢?
煮酒論英雄,持杯贊豪杰。
關(guān)注我,為你分享一讀就上癮的人物故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