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月 19 日,高端戶外品牌始祖鳥攜手藝術家蔡國強,在喜馬拉雅山脈上空釋放煙花,命名為《升龍》的藝術表演在短短幾分鐘內點亮夜空,卻在接下來的幾天里點燃了另一場更為激烈的輿論風暴。在這個強調環(huán)保與可持續(xù)的時代,在公眾對生態(tài)保護高度敏感的語境下,這樣的行為幾乎注定會招來爭議。果不其然,人們第一時間質疑,這樣的表演究竟是在制造美,還是在進行一場“景觀暴力”?
原本以“環(huán)保先鋒”自居的始祖鳥,在這場風波中迅速失去了平日積累的道德光環(huán)。它在營銷中反復強調的環(huán)保理念,在高原煙花的爆炸聲中顯得異常諷刺。煙火熄滅,公眾的憤怒卻燃燒了起來。9 月 21 日,始祖鳥和蔡國強工作室相繼發(fā)布了致歉聲明,看似試圖止血,然而這份道歉所呈現(xiàn)出的內外兩套說辭,卻未曾平復輿論,反而引發(fā)持續(xù)發(fā)酵。
在國內社交平臺上,始祖鳥的致歉信顯得頗為謙卑。它承認自己在“藝術表達邊界”上的評估不足,表示要對自然保持更大的敬畏,承諾在政府監(jiān)管下復核項目的生態(tài)影響,邀請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并依結果進行補救,同時還宣稱將長期推進藏地環(huán)保計劃與文化公益項目。這樣的措辭看似誠懇,姿態(tài)放低,滿足了國內輿論場所要求的基本要件。然而,當人們把目光投向海外社交媒體,卻發(fā)現(xiàn)另一份英文版道歉完全是另一番表述。
在海外版本中,始祖鳥僅僅表示對這場煙花表演“深感遺憾”,強調這與品牌一貫堅持的環(huán)保價值觀不符,接著話鋒一轉,指出“正與相關藝術家和中國團隊溝通,調整工作方式以避免類似情況”。相比國內版本的“補救”與“反思”,海外版本更像是在撇清關系,甚至帶有一定的甩鍋意味。
于是,公眾的質疑聲音更為洶涌:既然你對全球消費者宣稱環(huán)保是核心價值,為什么在中國市場卻只愿意做表面上的彌補?既然問題出在你與藝術家的合作邏輯,為何要在英文聲明中將責任推向“藝術家和中國團隊”?這種內外不一的雙重表述,恰恰暴露出品牌在面對不同市場時的心態(tài)差異。
事實上,環(huán)保一直是始祖鳥最重要的品牌敘事。無論是產品用料、循環(huán)計劃還是公益活動,它都在努力向消費者描繪一個“環(huán)保先鋒”的形象。然而,這樣的定位一旦成為人設,就注定風險更大。一旦出現(xiàn)與之背離的行為,打擊會成倍放大。煙花這一具象化的破壞符號,本就與環(huán)保背道而馳,而當公眾發(fā)現(xiàn)品牌的道歉姿態(tài)前后不一時,質疑便不再局限于這一場表演,而是擴展到對整個品牌價值觀的懷疑。所謂環(huán)保,究竟是真心實踐,還是營銷噱頭?
更耐人尋味的是,始祖鳥與蔡國強的合作,本質上是一場“藝術跨界”的營銷實驗??缃缢囆g原本是近年品牌最熱衷的策略之一,通過藝術家的獨特創(chuàng)意和國際聲望,為品牌增加文化厚度與話題度。蔡國強以煙火藝術聞名于世,他的作品講求“爆裂”“震撼”,強調視覺沖擊與個人表達,這與始祖鳥所需的環(huán)保、和諧、自然敘事,天然存在沖突。品牌在押注這次合作時,顯然忽略了價值觀評估。它渴望借助藝術制造話題,卻忘了藝術家追求的是“驚艷”,而品牌真正需要的是“可持續(xù)”。當兩者錯位,風險就被放大。當煙花點燃的那一刻,沖擊的不只是雪山夜空,還有始祖鳥辛苦構建的品牌形象。
這場風波也再一次暴露了國際品牌在全球化傳播中的雙重心態(tài)。近年來,從 D&G 的辱華廣告到迪奧的爭議海報,再到奢侈品牌頻繁陷入輿論風波,問題的根源都在于“不同市場說不同的話”。他們在西方市場強調價值觀獨立,甚至帶有某種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但在中國市場,又習慣于用“尊重與合作”的表態(tài)來平息爭議。然而,在信息高度透明的今天,任何一套雙重話術都不可能真正隱藏。始祖鳥的兩份道歉,恰恰把這種分裂心態(tài)暴露得淋漓盡致。在全球范圍,它告訴消費者自己仍然堅持環(huán)保價值觀;在中國市場,它則急于安撫,表示愿意補救。這種“內外有別”的邏輯短期或許能止血,但長期來看,只會消耗信任。
值得注意的是,官方層面的介入使事件進一步發(fā)酵。日喀則市互聯(lián)網信息辦公室第一時間成立調查組,人民日報評論《煙花散去不能僅留下道歉》,新華社亦直言《放錯了地的“煙花秀”,再美也是破壞》。當事件從輿論層面上升為政府與權威媒體的關注焦點,始祖鳥所面臨的已不僅僅是一次公關危機,而是一次品牌根基層面的價值觀危機。
始祖鳥或許可以通過撤下廣告、刪除內容、低調處理來度過短期風波,但留在消費者心中的疑問卻很難被輕易抹去。如果環(huán)保只是口號,如果道歉只是策略,如果合作只是噱頭,那么品牌的未來只會在不斷的質疑中失去公信力。消費者已經不再滿足于漂亮的口號,他們要求品牌在每一個行為中展現(xiàn)一致性與真誠。這不僅關乎始祖鳥,也關乎所有國際品牌。在全球化傳播的今天,沒有所謂“內外有別”。任何一次“雙重心態(tài)”的操作,都會在輿論場中被放大,成為對品牌真誠度的拷問。
煙花已經散去,但留給始祖鳥的,并不是一次華麗的文化營銷,而是一片滿目瘡痍的信任缺口。對它而言,這不只是一場危機,更是一道必須正面回答的價值觀考題。
本文首發(fā)于現(xiàn)代廣告 未經授權 不得轉載
原創(chuàng)內容轉載開白可直接在文后留言
或添加新媒體主編微信:aegean1313
請備注來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