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智慧光伏” 與 “精準氣象服務” 深度融合的背景下,鳴喬【MQ-TGF】光伏自動氣象站憑借 “針對性氣象監(jiān)測 + 自動化運行” 特性,成為大型光伏電站(尤其是地面集中式電站)的核心配套設施,近期因在 “光伏電站發(fā)電量預測”“極端天氣防控” 中發(fā)揮關鍵作用,被行業(yè)列為電站建設的必備設備。某能源集團數據顯示,配備光伏自動氣象站的電站,發(fā)電量預測準確率提升至 95% 以上,極端天氣導致的設備損壞率下降 60%。
其核心優(yōu)勢在于 “光伏場景專屬氣象監(jiān)測”:與通用氣象站不同,光伏自動氣象站重點監(jiān)測影響光伏發(fā)電的關鍵氣象參數,包括太陽總輻射(精度 ±2%)、直接輻射(精度 ±3%)、散射輻射(精度 ±5%)、組件表面溫度(精度 ±0.5℃)、近地面風速(10 米高度,精度 ±0.5m/s)、空氣濕度(精度 ±2% RH)、降雨量(精度 ±0.2mm),部分還包含雷暴預警、冰雹監(jiān)測等極端天氣參數。設備采用太陽能供電(搭配大容量鋰電池,連續(xù)陰雨 7 天可正常運行),數據采集間隔 1-5 分鐘,通過 4G / 衛(wèi)星傳輸至電站管理平臺,實現 24 小時無人值守運行。
光伏自動氣象站
某 200MW 沙漠光伏電站的應用案例極具代表性:該區(qū)域夏季高溫(地表溫度超 60℃)、冬季嚴寒(-20℃以下),且常出現沙塵暴天氣。安裝光伏自動氣象站后,通過監(jiān)測組件表面溫度(夏季超 65℃時啟動噴淋降溫),使組件發(fā)電效率提升 8%;通過監(jiān)測風速(超 15m/s 時預警沙塵暴),提前收起光伏板跟蹤系統(tǒng)(避免風沙磨損),沙塵暴導致的組件損壞率從 10% 降至 1%;通過太陽輻射數據優(yōu)化逆變器運行參數,電站年發(fā)電量達 2.8 億千瓦時,比設計值提升 5%。在預測方面,氣象站數據結合 AI 算法,可提前 72 小時預測太陽輻射變化,為電網調度提供精準依據,該電站棄光率從 10% 降至 3%,年增收約 160 萬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