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香港哪筆開銷最“超值”,多數(shù)本地人都會脫口而出說:“請菲傭?!?/p>
一個月不到5000港幣,就能解決家庭大小事務,從做飯到打掃,從帶孩子到照顧老人。
要知道,在香港請個洗碗工,一個月都要一萬五起步,這筆賬一算,中產(chǎn)心里都明白。
如今,香港外傭人數(shù)已經(jīng)超過40萬,占全港人口的5%。
換句話說,幾乎每五個家庭里,就有一個靠菲傭來維持運轉。
她們像一股隱形的支撐力,把香港200萬中產(chǎn)的生活撐了起來。
可一旦把視線從雇主轉到她們身上,你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場赤裸裸的錯位,有人享受無憂中產(chǎn)生活,有人卻擠在不足四平米的隔間里寄人籬下。
這背后,不僅是香港社會的獨特現(xiàn)象,更是全球化和階層困境的一種投影。
01
很多內(nèi)地人誤以為,菲傭是豪宅主人才能負擔的奢侈品。
但其實,在香港請菲傭早已是中產(chǎn)家庭的“剛需”。
香港的夫妻普遍雙職工,家庭月收入六七萬港幣并不罕見。
拿出五千塊雇一個全天候幫手,相當于用不到一成的收入買來省心。
這意味著他們能把更多時間放在賺錢和休閑上,不必在柴米油鹽里耗盡精力。
更關鍵的是,菲傭的工作強度遠遠超過常見的鐘點工。
每天早上七點起床準備早餐,晚上九點才收拾完廚房和客廳,除法定假期外只有一天休息。
工作范圍幾乎覆蓋了家庭的所有瑣碎,洗衣、做飯、打掃、帶小孩、照顧寵物,甚至有人家讓菲傭幫忙洗車。
雇主們還常常能在不同菲傭身上看到“技能樹”的差異。
有人是做飯高手,能把麻辣香鍋和惠靈頓牛排都做得像模像樣,有人則天生耐心,帶起孩子來得心應手。
唯一不變的是,她們對清潔的近乎執(zhí)念,地板永遠一塵不染,廚房每天亮得能照出人影。
香港的中介和法律體系也為這種雇傭關系提供了嚴格的框架。
記賬必須清楚,違規(guī)要罰款,嚴重的會解約甚至取消簽證。
正因為如此,菲傭們格外在意雇主的評價,因為這關系到她們下一份工作的推薦信。
02
在光鮮的中產(chǎn)生活背后,是菲傭們逼仄而局促的日常。
首先是居住條件。
香港房價高起,工人房通常被“擠”出來,面積三四平米,放下一張單人床和小柜子就沒有多余的空間。
對比雇主的臥室和客廳,這種空間幾乎像是被硬生生摳出來的。
更糟的是,不少菲傭連這樣的房間都沒有,有人睡在走廊、廚房隔間,甚至客廳的沙發(fā)或陽臺。
極端情況下,房間還堆滿雜物,甚至養(yǎng)著寵物,主人明確告訴她們,這不是你的房間。
飲食方面,大多數(shù)菲傭和雇主共餐,但往往要等雇主吃完,才輪到她們動筷。
如果雇主不包伙食,法律規(guī)定要額外支付膳食補貼,約1000港幣。
但在物價高昂的香港,這點錢根本不夠,茶餐廳一份最普通的飯也要四五十塊,一個月下來注定捉襟見肘。
收入看似穩(wěn)定,但其實也充滿矛盾。
香港法律規(guī)定外傭的最低薪酬是4730港幣,普遍工資在5000左右,很少有人能拿到高薪。
可對比菲律賓本地的收入,這已經(jīng)是一份極具吸引力的工作。
很多菲傭每月一拿到工資,就立刻通過匯款寄回家鄉(xiāng),供養(yǎng)孩子讀書,補貼整個家庭。
假期娛樂則極具公共性,周日去一趟中環(huán),就能看到成百上千的菲傭聚在天橋和廣場,鋪上野餐墊,分享食物,聊天唱歌。
她們甚至在街頭舉辦婚禮,沒有華麗的布景,也沒有厚重的紅包,簡單的食物和熱烈的舞蹈,就是全部的儀式感。
03
當然,這個群體并非沒有陰影。
少數(shù)菲傭因為經(jīng)濟壓力,會借高利貸,甚至被追債公司上門騷擾雇主。
有些人走上偷竊的道路,把雇主家的物品拿出去變賣,還有極少數(shù)涉及賣淫,被媒體曝光。
這類事件雖然只是個別,但足以讓部分雇主心生戒備。
雇主與菲傭之間,本就有天然的不平等。
一方是掌握資源的家庭,一方是依賴工資的外來工人。信任和矛盾像是拉扯的兩股繩索,隨時可能繃斷。
而性與情感問題,也是隱藏的痛點,很多菲傭已婚,卻長期與丈夫分隔兩地。
幾年甚至十幾年的分離,導致婚姻破裂的案例屢見不鮮,有人在香港獨守小隔間,有人在家鄉(xiāng)承受伴侶出軌的打擊。
這種個人的孤獨與犧牲,常常被淹沒在“中產(chǎn)生活的便利”這一敘事里。
04
最讓人唏噓的,是這種循環(huán)的死結。
很多雇主請菲傭,是因為自己要全力打拼,沒有精力照顧孩子。
可這意味著菲傭也要丟下自己的孩子,到香港來照顧別人的孩子。
雇主付給菲傭的薪水,供養(yǎng)了菲傭孩子的教育,而那些孩子讀到大學,卻依舊找不到體面的工作,最終也想走上母親的老路,出國做外傭。
這是一種命運的互文,一個家庭的便利,往往建立在另一個家庭的缺席之上。
雇主覺得劃算,菲傭覺得無奈,社會覺得合理,但放在個體的層面,這里面的矛盾和掙扎從未停止。
05
菲傭在香港,不僅是一個職業(yè)群體,更是一面鏡子,它映照出城市的效率,也折射出階級的不平等。
對中產(chǎn)來說,5000港幣買來的是更多時間、更少焦慮。
對菲傭來說,這是養(yǎng)家糊口的唯一機會,卻也意味著自我犧牲。
兩者看似雙贏,實則各懷辛酸。
現(xiàn)代社會似乎讓人們擁有了更多選擇,可命運的枷鎖并沒有真正松開。
有人在摩天大樓的窗臺喝著咖啡,有人在狹小的工人房里獨自入睡。
所以,當我們談論“劃算”的時候,不妨想想,這筆賬里,究竟是誰在付出代價?
便利從來不是免費的,總有人在為你的輕松承擔沉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