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鐵觀音
編輯 | 張帆
設計 | 蝶哥
在抖音流量競爭愈發(fā)激烈的當下,“頂流”的誕生似乎越來越難,但鄉(xiāng)村賽道卻成了例外——繼東北雨姐、小英后,又一位現象級博主強勢崛起。
運營社觀察到,來自河南的鄉(xiāng)村博主@李福貴,近期在抖音掀起漲粉熱潮:一周狂攬 128 萬粉絲,當前粉絲已突破 1100 萬,成為 2025 年抖音崛起最快的“黑馬”之一。
更亮眼的是她的內容數據,8 月她發(fā)布了一條帶農村老人出門旅游視頻,上線后迅速引爆全網,不僅在多個平臺登陸熱搜榜,還收獲 1000+ 萬點贊,直接帶動 100+ 萬新粉絲關注。另外她近 10條視頻點贊量累計突破3800萬,平均單條視頻點贊量380萬,達到抖音頭部賬號的傳播量級,成為平臺新晉“頂流”。
@李福貴為什么能迅速走紅?鄉(xiāng)村賽道為何總能制造“頂流”博主?今天,運營社就從@李福貴 的爆火切入,拆解這條賽道的流量邏輯。
01
兩個月漲粉500 萬,李福貴憑什么?
在近期各類抖音漲粉榜單中,@李福貴的名字始終穩(wěn)居前列,她的漲粉速度和內容爆發(fā)力,在同期賬號中堪稱斷層領先。
蟬媽媽數據顯示,在剛剛過去的 8 月,@李福貴 憑借一條“帶農村老人走出大山旅游”的短視頻廣泛出圈,單月漲粉近 200 萬。截至目前,@李福貴 在抖音的粉絲數量達 1162 萬,如果將時間撥回 2025 年年初,當時她的粉絲只有 160 萬左右。
圖源:蟬媽媽
8 個月期間,@李福貴累計漲粉超 1000 萬,堪稱年度“漲粉王”。作為參考,2024 年全年抖音只有 23 位博主做到粉絲增長超千萬,除去明星、企業(yè)家和品牌官方賬號,純素人不到 10 位,包括@聽泉賞寶、@郭有才等。
李福貴是如何走紅的呢?
仔細拆解@李福貴 主頁的視頻,運營社發(fā)現,她的爆火并沒有依賴什么復雜的剪輯技巧,而是勝在真實與精準。
從內容定位來看,@李福貴 的核心標簽十分清晰:一位記錄農村賣貨日常的年輕博主。
這里的賣貨,可不是指直播帶貨,而是真真正正地從農貿市場進貨到村子里賣給老人們,在@李福貴 的主頁我們可以看到,大多數視頻的標題都是“在農村賣貨,一天能掙多少錢”。正因為她的視頻大多圍繞賣菜和賣貨展開,很多粉絲將她戲稱為“賣菜西施”。
她的視頻沒有精心設計的腳本,鏡頭里全是農村生活的原生場景:可能是天還沒亮的清晨在農貿市場批發(fā)蔬菜瓜果;可能是載著滿滿一車農副產品,和來買貨的村民嘮著家常;也可能是為腿腳不便的老人做一些舉手之勞的活兒,耐心幫忙。
用網友的話說,@李福貴的視頻有一種“撲面而來的真誠”。
比如在一條點贊破 400 萬的視頻里,她像日常一樣吆喝著“打豆腐嘞”進村賣豆腐和零食。一塊大豆腐,稱重完 6.4 元,最后收了老人六塊錢。在視頻中,遇到腿腳不便的老人,@李福貴 總是習慣性上手幫一把,正是這些看似普通的小細節(jié)讓廣大粉絲喜歡上這個“留守”農村的女孩。
隨著 @李福貴 內容的出圈,越來越多漂泊在外的游子開始關注她的視頻,有些人還會在評論區(qū)“認親”,請求李福貴幫自己向老人們傳統(tǒng)思念,這些“路人”的真實留言進一步驗證了視頻內容的真實性,讓更多人被感動。
@李福貴 影響力最大的作品,還屬 8 月 19 日發(fā)布的一條旅游視頻:她自費 2 萬元帶領全村 46 位老人走出大山,去鄭州旅行。
視頻里,@李福貴 挨家挨戶去到各個老人的家里邀請他們、登記信息,大家紛紛露出了期待的眼神。有些老人從未出過遠門,這輩子第一次去鄭州,非常高興,“打扮得比結婚那天還齊整”。
她帶著老人們在鄭州逛景區(qū)、看演出、吃自助,讓很多老人體驗了“人生第一次”,也收獲了如潮水般源源不斷的好評。截至目前,這條視頻收獲點贊約1060萬次, 近42萬條評論、130+萬次轉發(fā),超百萬人推薦。
運營社認為,@李福貴這種接地氣的風格,恰好精準擊中了兩類用戶需求:情感層面,還原了原生態(tài)的鄉(xiāng)村生活。煙火氣的鄉(xiāng)村、豐收的田野、與老人們淳樸又真誠地互動,讓長期生活在城市的用戶找到 “鄉(xiāng)愁出口”。
價值層面,“通過賣貨給農村留守老人帶去關愛”的主線貫穿內容,用戶在看視頻的同時,能直觀感受到陪伴的意義,形成情感共鳴與價值認同的雙重加持,這也是她的內容能持續(xù)獲得高互動的核心原因。
回歸視頻本身,觀察@李福貴 與村民之間的互動。我們不難發(fā)現,她與村里的老人們之間的關系,早已超越了普通的買賣往來,他們更像是親密無間的家人。
如果說@李福貴的視頻有什么不可復制之處,那就是足夠的真誠。
02
從東北雨姐到李福貴,
鄉(xiāng)村賽道為何能 “定期造頂流”?
@李福貴 的爆火并非偶然,而是鄉(xiāng)村賽道持續(xù)發(fā)力的縮影。
從吸粉 2000 萬的“東北頂流”@東北雨姐 ,到干農活出圈的 @小英一家和憑借鄉(xiāng)村美食出圈的 @潘姥姥,以及今年新走紅的 @李福貴、@有金記錄真實生活……鄉(xiāng)村賽道涌現的現象級博主不勝枚舉,且每年都有新“頂流”誕生。
深挖背后邏輯,運營社認為,鄉(xiāng)村賽道能成為 “頂流孵化器”,核心離不開三大不可替代的優(yōu)勢:
1)精準擊中 “鄉(xiāng)愁經濟”,用戶基數龐大
鄉(xiāng)村類內容的核心受眾,大多是長期生活在一二線及新一線城市的用戶。這類用戶雖遠離農村,但對家鄉(xiāng)的生活場景、飲食文化仍有深厚情感,看鄉(xiāng)村視頻成了他們緩解工作壓力、寄托鄉(xiāng)愁的重要方式。
@李福貴、東北雨姐等博主的內容,恰好還原了用戶記憶中的 “農村模樣”:沒有過度美化的濾鏡感,只有真實的泥土味、煙火氣。這種情感共振讓內容極易引發(fā)轉發(fā)、評論等互動行為,自然成為“流量密碼”。
2)細分賽道豐富,能容納多元風格博主
不同于部分賽道內容同質化嚴重、新人難突圍的困境,運營社發(fā)現,鄉(xiāng)村賽道的內容細分空間非常大,可根據用戶偏好拆解出多個垂直方向,讓不同風格的博主都能找到生存土壤。
這里我們簡單列舉幾種常見的內容類型:
①鄉(xiāng)村美食類
這類博主往往聚焦食材采摘、傳統(tǒng)烹飪,比如 @潘姥姥。博主做視頻的起點,是她應兒子請求,出鏡拍攝美食制作類視頻。主頁的多數作品都是在城市的外孫回到農村,姥姥給他做菜的故事。
視頻里有沖突、有親情、有美景、有一道菜的完整做法,簡單卻直接地呈現了真實的鄉(xiāng)村生活狀態(tài),憑借這種貼近生活的視頻風格,@潘姥姥 在抖音收獲了 3000+ 萬粉絲。
②鄉(xiāng)村生活類
這類博主主要記錄農村生活的日常,比如@有金記錄真實生活。她的作品以記錄自己云南鄉(xiāng)村的日常生活為主,諸如喂豬、收玉米等,都是農村里隨處可見的畫面,樸實卻溫暖,目前粉絲超 200 萬。
2024 年 1 月,她發(fā)布了一則在自家院中跳舞的作品,并在視頻文案中用云南口音把自己老公的身高“一米六六”寫成“玉米六六”,網友便在其評論區(qū)用“玉米幾”報起身高,隨即該諧音梗登上抖音熱榜第一,引發(fā)眾多網友轉發(fā)與關注。
③鄉(xiāng)村手藝類
這類博主主要致力于挖掘或記錄農村傳統(tǒng)技藝的傳承。比如 @鑫鑫在家鄉(xiāng) 最初主要記錄家中制作豆腐、賣豆腐的過程,后來開始結合家庭相處的溫馨日常進行拍攝,多條作品破百萬贊。
④助農公益類
這個類型的博主以推廣村民的農作物為主為主,比如@老金回村啦。
在他的主頁作品里,沒有花哨的營銷套路,大部分都是“鎖定”某種農作物,一邊分享農業(yè)知識,一邊講述生活中的趣事瑣事,認真推廣村里的瓜果蔬菜,讓更多人產生購買的欲望。
鏡頭前,是帶著泥土芬芳的農貨和質樸的交流??恐@份真誠,他們把煙臺的櫻桃、濰坊的甜瓜和川西的石榴,送上了全國各地食客的餐桌。
總之,鄉(xiāng)村賽道里可挖掘的內容非常多,很難一一舉例。事實上,從吃喝玩樂到衣食住行,生活中的各個細分領域似乎都能與鄉(xiāng)村進行結合,并探索出有趣的內容和賽道。
3)內容與變現無縫銜接,商業(yè)化能力突出
不同于部分賽道漲粉易、變現難的困境,鄉(xiāng)村博主的內容與帶貨天然適配,變現也比其它類型的博主更輕松一些。
首先,鄉(xiāng)村賽道的博主每天展現的往往都是在農村生活、生產的場景,視頻中很容易植入與農副產品相關的商品,比如 @老金回村啦 在視頻里采摘的蔬菜、打包的雜糧,@小英一家 做飯用的材料,@李福貴 賣給鄉(xiāng)親的食材和零食。
在這些場景下,消費者很容易種草到相關商品,如果主播再通過直播售賣同款商品,用戶的下單意愿往往普遍更高,比如 @有金記錄真實生活 粉絲量 200+ 萬,峰值時期 30 天直播銷售額超 1000 萬元。
另外還有數據顯示,農產品在抖音電商持續(xù)走俏,過去三年抖音電商累計銷售農特產品超200億單,很多商家和達人靠賣農副產品賺翻了,尤其是鄉(xiāng)村賽道的博主往往近水樓臺先得月。
03
結語
從@東北雨姐到@小英一家,再到最近爆火的@李福貴,抖音鄉(xiāng)村賽道的造星能力,從未因流量競爭加劇而減弱。
運營社認為,這條賽道的核心競爭力,在于同時抓住了用戶情感需求與商業(yè)變現效率的雙重痛點:既滿足了城市用戶的鄉(xiāng)愁,又解決了農產品出山難的問題,還為創(chuàng)作者提供了清晰的成長路徑。
對于想要入局的創(chuàng)作者而言,鄉(xiāng)村賽道仍有大量機會。無需復雜的設備或腳本,只要能真實還原鄉(xiāng)村生活、傳遞助農、溫情等正向價值,就有一定可能成為下一個“頂流”。
另外,運營社還觀察發(fā)現,鄉(xiāng)村賽道的博主越來越年輕,內容也越來越優(yōu)質。這背后可能也與抖音官方對優(yōu)質內容和年輕創(chuàng)作者的大力扶持息息相關。
據了解,上周末期間 “2025 抖音創(chuàng)作者大會”在浙江嘉興海寧鹽官潮樂之城舉辦,現場發(fā)布了“青年創(chuàng)作者成長計劃”“創(chuàng)作階梯計劃”“AI 創(chuàng)作浪潮計劃”“精選品牌伙伴計劃”四項計劃加碼優(yōu)質創(chuàng)作。
同時還公布了一組值得關注的數據:近一年,抖音上優(yōu)質內容播放量、播放時長同比提升了 160%、220%,優(yōu)質內容的播放時長為普通內容的 17 倍,超 8 成萬粉以上的青年創(chuàng)作者從抖音成長。
結合@李福貴 等案例,運營社推測,年輕人圍繞鄉(xiāng)村題材輸出優(yōu)質內容,既有廣大受眾,又會被平臺扶持,依然是一條大有所為的內容賽道。
最后,你看好鄉(xiāng)村賽道的博主們嗎?
PS.如果你也對此話題感興趣,歡迎掃碼加入抖音運營交流群,和更多懂行的伙伴們一起探討~
更多運營干貨
「品牌對話」| | | | | | | | | | | | | | | | | | |
「品牌觀察」| | | | | | | | | | | |
「平臺運營」| | | | | | | | |
「運營方法論」| | | | | | |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