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俊曄的深情,是陪伴,還是劇本?
金寶山的風依舊灼人,白色的豪車停在墓地下方的樹蔭下,看不清駕駛座上的人是神情安詳,還是滿面愁容。
“你還會夢到她嗎?”“Of course?!?/p>
一句英文,像是壓在沉默上的一塊石頭,被記者輕輕一撬,終于掉落沙地,砸出一地回音。
具俊曄,這位曾以摩托車為座駕的“深情丈夫”,如今改開奔馳,身邊不再是孤影獨行,而是帶上了“好兄弟”Michael,甚至還有中年地陪作陪。
這,是“放不下”的表現?還是“放得很順”的證明?
據目擊者稱,那天金寶山陽光正烈,三個人帶著三把椅子,一人一位,坐得安穩(wěn)極了。
Michael翹著二郎腿刷手機,地陪一邊喝水一邊聊山下的房價,具俊曄則時不時望向墓碑發(fā)呆。
沒有哭聲,沒有悼文,只有陽傘和飲料,還有墓前擺得整整齊齊的六張照片。
有人說他情深,有人說他擺拍。
可你見過哪個“擺拍”的人,會每天帶著舊照片、點心、蠟燭,風雨無阻地來陪一個人?
也許,這份“安靜”的哀悼方式,才是他能給的全部了。
據臺媒報道,具俊曄當天駕駛的是一輛價值237萬臺幣的白色豪車。下山之后,他與朋友一道,徑直前往金寶山腳下的一幢三層別墅。
別墅不便宜,環(huán)境清幽,抬頭就是大S的墓園。
地理位置很“貼心”,價格也很“扎心”。
網友不禁猜測:這是他新買的?準備長期定居金寶山旁,每天打卡式悼念?
你說這是浪漫,還是過于儀式感?
“深情”的背后,也可能是“穩(wěn)定生活”的新開始。
而他為大S設計的雕像,如今也接近完工,算是為這段感情畫上一個具象的句號,留給世人一點觸摸的痕跡。
三年前的具俊曄,是那個騎著摩托車、頂著風帽,黑瘦瘦的“深情歐巴”。
三年后的具俊曄,開著百萬豪車,住著疑似好友家的別墅,皮膚更黑了,人更沉默了。
有人說他變了,不再羞澀,不再低調,不再只為大S而活。
但你問問自己,如果你失去了你最愛的人,你會選擇一直哭著過下去嗎?
大S走了七個月,生活還在繼續(xù)。具俊曄也開始慢慢試圖找回自己的節(jié)奏。
他不再住在大S的信義豪宅,那個每月房貸百萬、如今空置著的“愛巢”,已經被他徹底告別。
他甚至放棄了所有的繼承權。
說是“逃避”,也好;說是“釋懷”,也罷。
但那一步,他邁出去了。
是的,他只回答了這一個問題。
記者問他會不會在臺灣待滿一年,他沒回應;問他和大S都聊些什么,他也沉默。
但一提“夢到她”,他脫口而出:“Of course?!?/strong>
不是演技,不是臺詞,更不像安排好的劇本。
那一刻,他沒戴墨鏡,也沒躲避鏡頭。
就像一個普通的喪偶中年男人,在自己熟悉的地方,面對一個熟悉的問題,給出了最自然的回應。
娛樂圈里,“深情人設”太多了。
深情這件事,從來不是演給別人看的。
你每天去墓地,也可能是為了安慰自己;你從不出現,也可能是因為太過痛苦。
具俊曄的“深情”,到底是真的,還是營銷?這事兒,沒人能說清。
但他確實每天去了;他確實黑了、瘦了;他確實在畫雕像、收拾照片、帶走垃圾。
這些細節(jié),騙不了人。
大S走了,小S復工了,S媽被曝直播帶貨了。
生活沒有暫停鍵。
具俊曄如今的狀態(tài),沒那么悲情,也不算瀟灑。他像是一個在人生路口徘徊的中年人,不知道下一步該走哪邊。
是回韓國接演出,還是留在臺灣繼續(xù)守墓?是繼續(xù)畫雕像,還是重新開啟新生活?
這不是感情的選擇,這是生活的必然。
“深情不能當飯吃,但逃避責任也不是愛。”
這句話,不只說給具俊曄聽,也說給所有在感情里流連忘返的人聽。
愛一個人,不只是陪她走到生命盡頭,更是在她不在后,把該扛的責任扛起來,把該過的日子過下去。
具俊曄去墓地,我們看見了他的執(zhí)著;具俊曄搬家,我們看見了他的改變。
他沒哭,也沒笑,他只是活著。
也許,這就是他對大S最后的告別方式:不是淚如雨下,而是日復一日地活成她希望他活成的樣子。
“深情”,不是一句“我愛你”,而是一句“我會好好活著?!?/p>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