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下方卡片 關(guān)注脆皮,加★ 星標★
文 | 十點肖肖
來源 | 十點讀書
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這兩年,似乎很多身邊人都處在低能量狀態(tài)里:
總是很累、開心不起來、沒力氣、只想湊活地活著......
盡管網(wǎng)上有很多“人要學(xué)會愛自己”的口號。
但落到實處時,大家依然不得其法:
什么才叫愛自己?
所以啊,今天脆皮為大家準備了一份“自救指南”——愛自己的5個層級。
其中包含了5句口訣。
以后遇事不決,先念口訣。
“天塌了,也沒我吃飽睡好重要”
日劇《吃飽睡好等幸?!分械呐髀斪?,是個患有罕見疾病的38歲單身女性。
她的病是“慢性絕癥”——不致命,但一輩子都治不好,動不動就發(fā)病。
因此,她總是感覺很累,沒有力氣,心情不好,吃不下睡不好。
“心情一低落了,身體就開始疼。
身體一難受,心情就低落。
我得了這個病后才發(fā)現(xiàn):
人的內(nèi)心和身體真是互相關(guān)聯(lián)的?!?/strong>
身心俱疲,導(dǎo)致聰子的生活陷入全方面的癱瘓。
后來,她因為缺錢,被迫搬去一個全是老年人的老舊小區(qū)。
鄰居恰是一對擅長食療養(yǎng)生的母子。
母子倆時常和聰子分享應(yīng)季的食物和相關(guān)的原理:
“想要保持身體健康,需要順應(yīng)自然的規(guī)律。
例如,在春天,適合多吃芹菜,能幫助身體排出積攢的老廢物質(zhì);
濕氣重時,適合多吃玉米,有助于調(diào)整人的消化功能;
心情不好時,則要喝茉莉花茶+陳皮,能促進氣血通暢。”
在鄰居母子的影響下,聰子開始關(guān)注自己每天的飲食、心情和睡眠。
吃對的食物,按時睡覺起床,保持心情愉悅。
一切都以自己的身體為優(yōu)先。
神奇的是。
一段時間后,聰子的精氣神越來越好。
幾乎可以像個正常人一樣生活了。
與此同時,她也遇到了很多新的人生機會。
經(jīng)過這事后,聰子開始明白:
人生應(yīng)該順其自然。
尤其,在諸事不順時,更要懂得吃飽睡好,養(yǎng)足精神。
等把自己的身心狀態(tài)都養(yǎng)好了,好運自然會找上門的。
于我們而言也是如此。
我們都太容易為了工作、家庭、責任,而先放棄自己的身體。
生怕自己停下來,家里的天就塌了。
但別忘了,吃好睡飽才是支撐我們走下去的根本動力。
尤其是在身心俱疲時。
支撐我們的從不是意志力。
而是要吃飯,要睡覺才會有的體力。
“你們愛說啥說啥,我自己舒服就好”
中年之后,人際關(guān)系中的消耗真的要能免則免。
尤其是遠離那些愛嚼舌根、沒良心、勢利眼的親戚。
因為和他們多來往,別說面子、名聲、感情落不著。
還會讓你丟錢又丟健康。
被人情往來拖垮的陳阿姨,就深知其苦。
以前,陳阿姨特別在乎老家親戚的眼光:
總怕被說忘本,怕被蛐蛐過的不好。
于是每逢紅白喜事、過年過節(jié),都會大包小包地送禮。
就算沒錢,也會借錢送禮。
可不論多周到,每次送完禮,都會被挑刺。
給多給少都有錯。
并且,親戚們很愛拜高踩低。
沒人關(guān)心她過的好不好,只關(guān)心賺的多不多。
賺的多,就熱情;
賺的少,就冷漠。
這就導(dǎo)致陳阿姨總在內(nèi)耗:
怕被說閑話,總強迫自己做的更好。
但不論怎么做,都會被蛐蛐。
因此,越過越累,越過越氣。
最后患上焦慮癥。
結(jié)果老家親戚聽說后,無人關(guān)心,反而說:
肯定是退休太早,給閑的。
你們說,維系這種人情往來,不就是花錢找罪受嗎?
再講一個故事,是關(guān)于“好媳婦的覺醒”。
張阿姨的老公是家里的獨苗。
所以每年春節(jié),家里的公婆、大姑子、小姑子全家都會來張阿姨家吃飯。
但十幾個人的飯菜,從準備到收拾,都是張阿姨獨自完成。
無人幫忙就算了,還各種提要求、挑毛病。
因為全家都覺得“這是媳婦該做的”。
張阿姨雖不高興,但還是忍了幾十年。
因為她怕一旦翻臉,傳出去會不好聽。
結(jié)果后來,張阿姨得了直腸癌。
住院3個月,大小姑子無人關(guān)心她的情況,全當沒這回事。
這才讓張阿姨徹底涼了心,決定斷親:
為了名聲,搭進去自己的命,太不值了。
曾聽過一句話:
人到中年,精力有限。 應(yīng)該把時間都花在真正對自己好的人身上,把消耗自己的人請出生命。
深以為然。
我們都會有一個階段,很在乎身邊人的認可與評價。
可年紀越大越明白:
生活是過給自己的。
比起有人喝彩,更重要的是自己感覺舒心。
把有限的精力留給真正重要的人事物,放下閑雜人士的雜音。
心寬了,日子就順了。
“這錢花我身上,值!”
你們有沒有過這種經(jīng)歷?
買了很貴的三文魚,自己舍不得吃,全留給家人。
給孩子買東西時,盡可能挑最好的,但給自己買東西時,能省則省。
偶爾為自己多花了點錢,就會感到自責。
每次放假去旅行,都會為了“讓孩子開心”而妥協(xié)自己的需求。
這些現(xiàn)象看似尋常,實則為生活埋了暗雷:
那些過往的付出隨著日積月累,都會變質(zhì)成委屈。
讓你感覺自己是不被在意的。
而問題的根源在于:
你總為別人而活,從沒把自己也納入關(guān)懷的范圍。
所以啊,為何不像了解伴侶、孩子的需求那樣,也去了解自己的需求和渴望。
然后學(xué)著取悅自己呢?
可以是某天提早下班時,一個人去吃吃喝喝看場電影;
也可以是每周挑個時間,固定去上舞蹈課,交交朋友,練練身體;
還可以是在長假時把孩子丟給另一半,一個人出去旅行放空。
花多少錢不重要,去做什么也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會在行動中慢慢相信:
為自己花錢,不是自私,也不是浪費。
而是深深地看見自己,肯定自己的價值。
“我永遠是重要的,是值得被好好對待的?!?/strong>
“我就是一普通人,差不多就行了”
張愛玲曾說:
人到中年,一睜開眼睛,周圍都是需要自己的人,卻沒有自己可以依靠的人。
感同身受。
孩子、票子、房子、車子、父母、健康,每一項都是壓在中年人肩頭的“大山”。
催促著我們總想往前跑。
“跑得快一點,再快一點?!?/strong>
可無奈的是,不論多努力,生活不如意的事,還是十之八九:
每天晚上都給孩子輔導(dǎo)作業(yè),但孩子的成績就是上不去;
為了保住工作總是加班,但工資還是越來越少;
想多拼幾年換個大房子,讓父母享福,可無奈生意難做錢難賺,自己的身體也越來越差;
和老婆總是因為瑣事爭吵,各說各的理。
也因此,很多人越過越無力。
其實面對這一切,最好的解決辦法就一句話:
差不多就行了。
接受自己是個普通人,事業(yè)可能就這樣了,賺不著大錢,維穩(wěn)就好;
接受孩子和自己一樣是個普通人,以后能自力更生、善良健康就好;
接受自己改變不了伴侶,那不如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吧。
真實的人生總是充滿事與愿違與雞零狗碎。
你越執(zhí)著,越痛苦。
倒不如接納這一般般的生活,放過自己。
但這不代表失敗或躺平。
而是一種聰明的“戰(zhàn)略轉(zhuǎn)移”:
讓我們及時止損,停止不必要的內(nèi)耗,為身心省電;
也讓我們聚焦重點,花時間精力去攻破能達成的目標。
解決能解決的事,放下無能為力的事。
如此一來,生活才會張弛有度。
“我這樣的,就剛剛好”
你們覺得什么樣的人是最幸福的?
脆皮的答案是:
懂自己想要什么,在生活上會抓大放小,活出自己節(jié)奏的人,最幸福。
像我認識一個作者朋友,她是位全職媽媽。
早年她一心撲在照顧孩子上。
后來孩子上學(xué)了,她有了空閑時間,自己又愛讀書,就開始嘗試寫作投稿。
起初,因為缺乏經(jīng)驗,她經(jīng)常被拒稿。
有的稿子可能在修改好幾次后,還是被拒了。
換成別人,很容易覺得浪費了時間,又沒掙到錢。
不如就放棄吧。
但她并不著急,也不自我懷疑。
而是繼續(xù)踏實地打磨自己的不足之處,慢慢來。
漸漸地,她寫稿子越來越上手,收到了很多正反饋。
也能靠寫稿賺點小錢了。
但她也沒有因此就開始糊弄,賺快錢。
而是按照之前的節(jié)奏,繼續(xù)耐心地打磨每一篇稿子。
力求每一次都有一點小突破。
因為寫稿對她而言,不止是為了賺錢,也是快樂和自我價值感的來源。
我曾問過她:
每天又要照顧孩子,又要寫稿,不會很累嗎?
她回應(yīng)我:
不會啊,做自己喜歡的事,完全不累。 而且我的兩個孩子都很乖,讓我有空能做自己的事情,我很感恩。
在她的答案里,我常能感覺到:
這是個幸福的女人。
她的幸福不源于成功、被愛等外在供給。
而是一種向內(nèi)求的安定感。
她了解自己想要什么,然后按照自己舒服的節(jié)奏去生活,不和任何人比較。
把每一天都過得平靜、充實、知足。
正如網(wǎng)上很火的那句話所說:
“真正的成功不是擠進某種生活,而是按自己的意愿過一生。”
愿我們都能越來越愛自己。
本文作者:十點肖肖,本文首發(fā)十點讀書(ID:duhaoshu),超3000萬人訂閱的國民讀書大號,轉(zhuǎn)載請聯(lián)系十點讀書。本文部分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如有侵權(quán),請聯(lián)系刪除。
查看歷史文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