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下秋雨,我家孩子放學(xué)回來總喊膝蓋涼,晚上睡覺還踢被子,我正琢磨著給他燉點啥暖身子,就碰見樓下張阿姨拎著菜籃子上來。她瞅見我手里的白菜,笑著擺手:"江江,秋分都過了,光吃白菜不夠潤!得搞點'白'的補補,口蘑、芋頭、豆腐這些,暖身還養(yǎng)人,冬天少生??!"
可不是嘛!今天就給大家分享3道"秋分白食",每道都高鈣高蛋白,做法簡單還不費事兒,中老年朋友吃著好消化,寶媽給娃做也不擔(dān)心挑食!
1.蝦仁蘆筍炒口蘑:好多人第一步就錯!
做蝦仁蘆筍炒口蘑,十個人有九個都把食材一股腦下鍋,結(jié)果口蘑出水、蝦仁變老,端上桌黏糊糊的,娃看了都搖頭!我以前也這么做,炒完一盤"蔬菜湯",我老公還吐槽:"你這是煮菜還是炒菜?"
后來跟餐館的大廚學(xué)了招,多做一步,口蘑鮮得咬汁,蝦仁嫩得彈牙,現(xiàn)在我家每周必做!
準(zhǔn)備材料
蝦仁150克(大概一手抓的量),口蘑6-7個(選圓滾滾的,別買軟趴趴的),蘆筍一把,生姜一小塊,淀粉一小勺,鹽、生抽各適量
做法步驟
先給蝦仁"按摩":加一勺料酒、半勺淀粉,抓勻腌5分鐘,這步千萬別??!不然蝦仁炒出來柴得嚼不動,腌過之后嫩得能掐出水。蘆筍去老根切段,燒點水焯30秒,撈出來過涼水,保持脆勁,莫煮太久,煮軟了就不好喫了。
口蘑切厚片,鍋里放少許油,中小火把口蘑片放進去煎,煎到兩面微黃,把水分逼出來,盛出來備用。這步是關(guān)鍵!之前我直接炒,口蘑全出水,現(xiàn)在煎過之后,鮮味兒都鎖在里面,還不沾湯。
鍋里再加點油,姜絲爆香,下腌好的蝦仁,快速滑炒到變色,馬上把蘆筍和口蘑倒進去,加小半勺鹽、一勺生抽,翻炒1分鐘就關(guān)火。別炒太久,蝦仁變色就熟了,炒老了就毀了!
蝦仁白白嫩嫩,口蘑吸滿了鮮味兒,咬一口還冒汁,蘆筍脆生生的,配色也好看,我家孩子每次都先夾一筷子蝦仁,邊吃邊說:"媽媽做的學(xué)校的好吃!"
對了,營養(yǎng)師說口蘑的鈣含量比不少蔬菜都高,中老年人多吃點,膝蓋不那么容易酸;寶媽給娃做,也不用愁他不愛吃蔬菜,這道菜鮮得很,娃都搶著吃!
2.胡蘿卜芋頭排骨湯:我以前燉得像"芋頭粥"
不瞞你們說,以前我燉芋頭排骨湯,那叫一個翻車!芋頭切了直接下鍋,燉一個小時揭開鍋,芋頭全爛成泥,湯里糊糊的,排骨還沒入味,我兒子直接說:"媽,下次別燉這個了,像喝粥!"
后來我跟我婆婆請教,她教我先蒸芋頭,現(xiàn)在燉出來的湯,芋頭粉糯不爛,排骨燉得脫骨,我老公每次都要喝兩碗,說比外面餐館的還香!
準(zhǔn)備材料
排骨一斤(大概3根,選帶骨的,別買純瘦肉),芋頭2個(中等大小,選表皮光滑的,按一下硬實的,粉糯),胡蘿卜1根,生姜3片,鹽、胡椒粉各適量,蔥花一點
做法步驟
排骨洗干凈,冷水下鍋,加一片姜、一勺料酒,煮開撇掉浮沫,撈出來用溫水沖干凈。這步能去腥味,不然湯有怪味兒,之前我圖省事不焯水,燉出來的湯有股血沫子味兒,難喝得很。芋頭去皮切滾刀塊,放蒸鍋蒸10分鐘,拿出來不燙手就行,這樣燉的時候不會爛成泥。
鍋里放少許油,下焯好的排骨翻炒兩下,加開水沒過排骨(一定要加開水!加冷水湯不白),放兩片姜,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燜40分鐘。燜的時候別老開蓋,不然香味跑了,我以前總?cè)滩蛔¢_蓋看,結(jié)果燉了一個半小時排骨還沒爛。
把蒸好的芋頭和切滾刀的胡蘿卜倒進去,再燜15分鐘,最后加一勺鹽、少許胡椒粉,撒上蔥花就成了。不用加太多調(diào)料,鮮味兒都在湯里。
湯是奶白色的,喝一口鮮得很,芋頭粉糯不夾生,用筷子夾著不會爛,排骨燉得脫骨,一咬肉就下來了。我婆婆有風(fēng)濕,喝了說膝蓋暖烘烘的,比穿秋褲還舒服(當(dāng)然秋褲還是要穿的?。?/p>
這湯蠻扎實的,中老年朋友喝了不脹氣,寶媽給娃喝,還能補蛋白質(zhì),長個子!我家孩子每次都要啃一塊排骨,說"媽媽燉的排骨好香!"
3.鯽魚豆腐湯:我媽傳我的"奶白湯秘訣"
講到鯽魚豆腐湯,我就想起我媽,以前秋分前后,她總早起去菜市場挑活鯽魚,說"秋鯽最肥,燉碗湯給你補補,比啥補品都強"。那時候我還小,總等著我媽把魚刺挑干凈,把魚肉剝下來放我碗里,說"慢點吃,別卡著"。
現(xiàn)在我也這么給我家孩子做,一晃好多年過去了,我媽的"奶白湯秘訣",我也學(xué)會了。
準(zhǔn)備材料
活鯽魚1條(一斤左右,讓老板殺好,回家再洗干凈),嫩豆腐1塊,生姜3片,蔥段,鹽、白胡椒粉各適量,香油幾滴
做法步驟
鯽魚洗干凈,魚身上劃兩刀,用廚房紙把水吸干,不然煎的時候會濺油,我以前沒吸干水,油濺到手上,疼了好幾天。豆腐切小塊,用溫水泡5分鐘,去掉豆腥味,泡過的豆腐燉的時候不會碎。
鍋里放多點油,燒到六成熱,下姜片擦鍋(這是不粘魚皮的秘訣!),再放鯽魚,中小火煎到兩面金黃。我以前總煎不好,魚皮都掉了,后來我媽教我"鍋要燒熱點再倒油",現(xiàn)在煎魚皮完整得很。
加開水沒過鯽魚(一定要加開水!加冷水湯不白),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燉20分鐘,湯就變成奶白色了,像牛奶一樣。再把豆腐倒進去,繼續(xù)燉10分鐘,最后加一勺鹽、少許白胡椒粉,滴幾滴香油,撒上蔥段就行。
湯白白的像牛奶,喝一口鮮得掉眉毛,豆腐吸滿了魚湯的鮮,軟嫩不碎,鯽魚的肉嫩得很,我孩子每次都能喝一碗湯,還會說"媽媽做的湯,跟外婆做的一樣好喝!"
對了,豆腐是植物蛋白,鯽魚是動物蛋白,兩者搭一起,營養(yǎng)蠻均衡,中老年朋友喝了不脹氣,寶媽給娃做,也不用擔(dān)心不好消化,我家孩子腸胃弱,喝這個也沒出過事兒。
其實啊,這"秋分吃3白"也不是啥講究,就是口蘑、芋頭、豆腐都是秋分當(dāng)季的菜,高鈣高蛋白,吃著舒服,對身體好。不是說吃了就不生病,就是冬天少遭點罪,全家都舒坦。
大家來說說,秋分進補,你家都是做哪些菜品呢?
要是覺得江江這菜譜實在,看得懂學(xué)得會,就點個贊收藏到手機里!轉(zhuǎn)發(fā)給家里那個一到秋天就沒胃口的親人,咱一起把日子過得暖烘烘的,冬天少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