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huán)城東路解放路口,走路看前頭,有時也看腳頭,看腳頭時,看見了一棵小樹苗。小樹苗高約五十厘米,稈子細如小指,幾片葉子依次圍著苗稈,葉色黃綠,也稚嫩。數(shù)了數(shù),一共六片。正是這六片葉子,我斷定:這是棵桑樹的苗兒。當(dāng)年在老家,見多了桑樹,桑樹葉卵形,葉梢急尖,葉尾圓形,葉子邊緣鋸齒樣,粗鈍,葉子表面無茸毛,背面沿脈有疏毛。
此處是馬路邊,一排香樟做了行道樹。桑樹苗的蹲身處,離香樟樹樹根不到三十厘米。綠化工人為確保香樟樹的正常生長,在根部鋪設(shè)了鏤空的水泥預(yù)制板,桑樹苗落腳在水泥板鏤空的縫隙里,估計也是無心插柳的事情。我先看了看兩邊:左手邊是馬路,右手邊是小區(qū)的圍墻;我又向前走了幾十米,再向后走了幾十米,反復(fù)查看了,這里是沒有第二棵桑樹的。
我明白了,這是一棵落單的苗兒。這讓我想起了自己,小時候,出門玩耍,在歡快地欣賞外面世界的同時,冷不防會在某一時間段,某一處所小憩,某一場地玩樂,由此而走離母親的視野范圍,但玩過一段時間,照樣都能回到母親的身旁,最后的放飛,一定是自己成人以后。但小桑樹還未成材,小桑樹的母親呢?
我知道,許多植物是飛花播種的,比如蒲公英、飛蓬草,或者楊樹、柳樹等,可桑樹不是呀。桑樹可以用枝條扦插,也可以是成熟的桑葚籽落地后發(fā)芽、出苗。但此處是馬路邊、香樟樹下,不會有人特意來扦插或播種的,我這樣想著。
此時是午后三點,烈日如灼,氣溫很高,人站久了,眼前有點迷離,熱汗自會淋漓。小桑樹的枝干很細,根還沒有扎深,我擔(dān)憂起小桑樹的能耐了。但轉(zhuǎn)念一想,小桑樹既然能夠長在這里,肯定能吃苦,也能有獨立、自立的精神。當(dāng)然,我也期望有人照顧好它。我也相信自己的判斷:大桑樹一定在小桑樹的不遠處。
風(fēng)吹了過來,好像是從圍墻里吹來的,神清氣爽許多。循風(fēng)望去,眼睛一亮,我發(fā)現(xiàn)圍墻里有一棵大的桑樹,忙走近幾步,隔著圍墻鏤空窗探個究竟。
大桑樹其實并不大,只比圍墻高出半米左右。它站在兩棵棕櫚樹中間,寬大的棕櫚樹葉子遮擋了視線,人在圍墻外,不刻意去看,是很難看到桑樹的?,F(xiàn)在,我看到了,大桑樹兩根長在最高處的枝丫,順著風(fēng)勢,正從棕櫚樹下努力伸出身來,伸到了圍墻外頭,向外擺了擺枝頭,慢慢回到原先位置;風(fēng)再次吹過,枝丫再次擺動,一遍又一遍地重復(fù),似乎永不疲倦。
我終于明白:在某個時間段,桑樹母親借著風(fēng)力,將籽兒送出了圍墻,讓小桑樹自由生長。在桑樹母親的心里,小桑樹的生根長大,于它也是生命的接力,它喜歡。
原標(biāo)題:《晨讀 | 張秀英:落單的桑樹苗》
欄目編輯:華心怡 文字編輯:蔡瑾
約稿編輯:華心怡
來源:作者:張秀英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