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訪英國途中,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一句“我們正準備奪回巴格拉姆空軍基地”的表態(tài),再次將全球目光聚焦到了阿富汗這個飽經戰(zhàn)亂的中亞國家身上。
特朗普將這一計劃稱為 “小突發(fā)新聞”,卻刻意強調該基地 “距離中國很近”,試圖將軍事計劃與中國話題強行掛鉤。
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
說起特朗普對巴格拉姆基地的覬覦,本質上是其政治算計與擴張思維的延續(xù)。
這座曾是美軍在阿富汗核心樞紐的軍事基地,在2021年拜登政府撤軍后,由阿富汗塔利班領導的臨時政府接管。
在記者會上,他毫不掩飾對拜登政府當年撤軍計劃的批評,稱當時的撤離行動“混亂且無尊嚴”,這與共和黨持續(xù)攻擊民主黨撤軍失敗的政治策略一脈相承。
而“奪回基地”的宣言,則是特朗普試圖塑造自己“能夠帶領美國挽回尊嚴,不再遭遇失敗”的強硬形象 。
這種操作模式,與他此前表露出來的領土野心如出一轍。
過去這段時間,特朗普一會兒說要購買格陵蘭島,甚至還揚言 “不排除用軍事手段奪取” 該島控制權,一會兒又宣稱要收回巴拿馬運河。
特朗普宣稱要收回巴拿馬運河
可以說,特朗普的 “美國優(yōu)先” 政策,已逐漸演變?yōu)?“美國唯一” 的擴張主義。
而將軍事決策轉化為政治籌碼,已經成為特朗普的慣用手法了,他聲稱自己可能通過與塔利班談判,來收回基地,卻未提供任何協(xié)議細節(jié)。
這其實反映出了,美國對阿富汗政策的根本性搖擺。
而特朗普發(fā)表此類言論,更多是為了迎合國內保守派選民,轉移他們對經濟議題的注意力,而非基于實際戰(zhàn)略需求作出的理性決策。
更值得玩味的是,他在宣布這一計劃前一周,剛剛簽署行政令將美國國防部更名為 “戰(zhàn)爭部”,強化軍事優(yōu)先導向,似乎是在為其海外軍事行動鋪路。
然而,就算特朗普再怎么不愿意服輸,想要“奪回巴格拉姆空軍基地”也并非一件容易事兒。
美軍撤離前的巴格拉姆空軍基地
五角大樓的內部評估文件,就揭示了任務的艱巨性。
想要讓巴格拉姆空軍基地重新運轉起來,至少需要50億美元的修復費用,年駐軍成本超200億美元,且需部署超過1萬名士兵才能維持基本安全。
美國軍方人士也直言 ,“若要奪回巴格拉姆空軍基地,對美國來說風險遠大于收益”。
畢竟,該基地自2021年美軍撤離后,關鍵基礎設施已嚴重損壞,且面臨恐怖組織滲透與火箭彈襲擊的持續(xù)威脅。
更棘手的是補給線困境 —— 作為內陸國的阿富汗,美軍若重返需依賴巴基斯坦或中亞國家,提供過境通道,而巴基斯坦早些年就已經明確表態(tài):拒絕美軍使用其領土和領空了。
巴基斯坦總理夏巴茲·謝里夫
除此之外,塔利班的立場構成另一重障礙,這個以 “驅逐外國駐軍” 為綱領贏得政權的組織,多次明確拒絕外國軍事存在。
在當前的國際背景下,任何美軍重返阿富汗的可能,都將觸及到塔利班的核心利益紅線。
這種內在矛盾,使特朗普所謂 “談判收回” 設想,幾乎沒有任何可操作性。
然而,特朗普為了給自己的行動找理由,甚至刻意渲染的所謂“中國威脅”的虛假敘事,可這根本就站不住腳。
中國攜手巴基斯坦、阿富汗構建周邊安全格局
眾所周知,美軍當年撤離阿富汗之后,留下一個爛攤子撒手不管。
在那個關鍵時刻,是中國挺身而出,為飽受戰(zhàn)亂的阿富汗人民帶來了和平與發(fā)展的希望,通過經濟援助與人道主義支持,幫助阿富汗進行戰(zhàn)后重建。
時至今日,美國又盯上了阿富汗——這個直接跟中國接壤的重要鄰國,甚至還想為地區(qū)局勢注入不穩(wěn)定因素,不僅阿富汗人民不會答應、周邊愛好和平的國家也不會坐視不理。
其實說到底,特朗普的 “不服輸” 姿態(tài)背后,是美國對外政策的深層困境。
從2021年倉促撤軍的混亂、到2025年高調宣稱要“奪回基地”,美國在阿富汗問題上的反復無常,不僅會持續(xù)消耗其戰(zhàn)略資源,更會損害其本就不多的國際信譽。
美軍已從阿富汗撤離
巴格拉姆基地之爭,折射出來的,既是特朗普個人政治野心的膨脹,也是美國霸權思維在新形勢下的延續(xù)。
在全球戰(zhàn)略重心東移的背景下,強行在中亞維持軍事存在,不僅難以實現預期目標,反而可能使美國陷入新的戰(zhàn)略泥潭,終究是得不償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