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實生活很扎心。都說養(yǎng)兒防老,盼望著兒女長大了,有能力有良心,能心疼父母,幫咱分擔。
可真正到了關(guān)鍵時刻,多少父母才發(fā)現(xiàn),自己苦心養(yǎng)出來的娃,對自己壓根談不上心疼,連句溫言都難得聽到。
有人說現(xiàn)在的孩子冷漠、自私,可某些時候,父母自己做錯了,反倒讓自己淪為“被忽視”的角色。
這3件事要是常做,不管你怎么付出孩子都難真正心疼你。
現(xiàn)世就是這么殘酷,不是付出就有回報,常常是忙了半輩子,反而白白丟了親情。
01
總把自己的犧牲當“籌碼”,一天到晚重復嘮叨
現(xiàn)實里,太多父母覺得,自己含辛茹苦,節(jié)衣縮食,是為了孩子好。
于是見面不是講關(guān)心,就是翻舊賬,一逮著機會就把當年的苦和難往孩子身上壓。
小時候,可能孩子還會感動,長大了呢?
聽得多了只剩反感,甚至討厭。
身邊很多親戚,逢年過節(jié)就念叨“我當年為了你,沒買新衣服、沒吃好的”,一說就是一下午。
孩子只覺得煩,壓根體會不到所謂的“心疼”,更不懂珍惜。
其實家長常把犧牲擺在明面上,只會讓孩子覺得“我是欠你的”。
久而久之,親子關(guān)系全靠道德綁架在維系。
孩子不但隔閡大,反而故意遠離,生怕再聽到這些“苦情劇”。
你說,這種模式下,能指望孩子心疼?
都等著你趕緊閉嘴呢。
親情是溫度,不是苦瓜炒成的舊賬。
02
把全部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不讓他有自己的生活
父母最大的誤區(qū)之一,就是太過控制,全把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綁一起。
小孩從小到大,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全是一手操辦,連交朋友都是父母出主意。
孩子一旦想有點自由,“自己決定點啥”,父母就像雷達一樣緊盯不放。
鄰居有一對夫妻,孩子剛工作沒幾天,父母天天追著打電話,讓孩子匯報行蹤,遇事第一時間跑過去“插手”,根本不懂放手。
結(jié)果呢?孩子越長大,越覺得自己的生活不是自己的。
父母的關(guān)心變成了壓力,難受得要命。
時間長了,孩子本能反感,不想靠近,甚至把父母當成“負擔”。
你越期望孩子回頭來看你,他偏偏覺得“終于可以逃離了”。
你失去的不是親情,是最珍貴的理解和信任。
控制得再多,親子關(guān)系最終成了“命令和逃避”的游戲,有幾個能好受?更別提心疼了。
03
在外人面前,數(shù)落孩子的短處不給面子
還有一類家長,最愛在親朋好友面前,把自家孩子的短處當談資,一點面子都不給。
什么成績不好、考不上大學、找不到好工作,全是飯桌上的“爆米花”。
一句又一句,把孩子的自尊打得稀爛。
樓上的一個阿姨,每次有親戚來了,就當眾批評自己孩子,說他沒出息、不懂事,隔壁鄰居都聽得出來了。
孩子臉上掛不住,心里漸漸麻木,表面笑笑一轉(zhuǎn)身就關(guān)門拉黑。
在外面丟孩子面子,不僅傷的是自信,久而久之還會逼著孩子和你隔著千里。
尊重這東西,經(jīng)不起反復踐踏。
你嘴上說得好聽,“為你好”,實際都在剝奪孩子最基本的尊嚴。
一個從小被數(shù)落長大的孩子,內(nèi)心只能想方設法和父母保持距離。
哪有閑工夫去體會什么“心疼”?先顧好自己都難。
結(jié)語:
別總覺得孩子長大了冷漠無情,其實很多時候,父母自己的做法,讓親情一點點“透支”。
嘮叨苦難、控制生活、當眾數(shù)落——這三件事,要是常掛嘴邊,怎么指望孩子心疼你?
親密感靠的是彼此尊重,而不是舊賬和壓迫。
別等老了才后悔,自己一輩子白忙活。
放下“自我感動”,學會給孩子空間和尊重,才能換來真正的心疼和回頭。
現(xiàn)實有時候,比鏡子還扎心,看明白了,就別再犯同樣的錯。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