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董光強
餐飲品牌西貝“預制菜”風波尚未平息,其企業(yè)公眾號又自己點了“一把火”—— 一篇名為《7歲的毛毛:我以為我再也吃不到西貝了》的文章引發(fā)網(wǎng)友吐槽。
在這篇文章中,毛毛從2歲起開始吃西貝,受最近新聞的影響,媽媽不讓去西貝,毛毛哭著、鬧著甚至抵制住玩具的“誘惑”,也要遵守與西貝的“約定”。目前,該文已被刪除。
或許,西貝本想靠孩子的純真博取同情、賺取“淚點”,沒想到換來的都是“槽點”。這場賣慘式公關、災難級營銷,效果極其“拉胯”。從前不久引發(fā)爭議的“顧客虐我千百遍”文案,到現(xiàn)在毛毛“抱住店長大腿哭”,西貝的公關操作頻頻“踩雷”,純屬沒活硬整、沒事瞎搞,嚴重脫離真實消費體驗。難怪有網(wǎng)友編段子進行諷刺:7歲的毛毛飯后說,這和我2歲時吃的是同一個味道,一看包裝,驚訝發(fā)現(xiàn)食材還是2歲時的那一批。
“毛毛”真的存在嗎?案例是否真實?想必消費者心中自有判斷。然而,比“小作文”真?zhèn)胃档蒙钏嫉?,是背后的“大問題”。企業(yè)在發(fā)展中遇到困難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直面問題、解決問題,而是去粉飾太平、回避矛盾。
以顧客為中心,不是一句空話。最好的公關,絕不是不顧消費者的聲音,在辦公室里“閉門造車”,試圖用華麗的文章自我感動、扭轉局面,而是誠懇溝通、實質改進。如果沒有認清到這一點,再多的“小毛毛”也救不了“大品牌”。
目前,多部門正加快推進預制菜國家標準制定,大力推廣餐飲環(huán)節(jié)使用預制菜明示,更好維護消費者知情權和選擇權。對于西貝這樣的餐飲企業(yè)來說,吸引人的從來不是動人的“美文”,而是過硬的“美味”,不是“毛毛”式的虛幻故事,而是千千萬萬消費者的真誠口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