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觸到相紙的瞬間,便覺出了歲月的分量——邊角微微磨出毛邊,底色泛著舊舊的暖黃,連照片里的光影都像是被時光揉過,軟乎乎地裹著些細碎的痕跡。
1937年8月28日遭日軍轟炸后的上?;疖嚹险荆咽且黄瑧K不忍睹的廢墟。扭曲的鐵軌旁,散落著斷裂的木材、變形的金屬板材與磚石瓦礫,遠處殘破的建筑結(jié)構(gòu)間還升騰著煙塵,戰(zhàn)爭的破壞力將這里碾成斷壁殘垣的“墳場”。
在這片死寂又殘酷的廢墟中央,一歲的王家升孤零零地坐在地上。他小小的身體沾滿刺目的鮮血,稚嫩的臉龐寫滿驚駭與痛苦,正張大嘴巴絕望地嚎哭,仿佛要把內(nèi)心的恐懼、傷痛盡數(shù)傾瀉而出——那哭聲穿透了廢墟的死寂,也穿透了歷史的煙塵,將日軍轟炸下平民的苦難赤裸裸地呈現(xiàn)在世人眼前。
1938年的照片里,白求恩大夫正為一名臉部受傷的八路軍小戰(zhàn)士拆開紗布。他一只手握著剛?cè)∠碌募啿?,另一只手搭在小?zhàn)士肩頭,神情卻滿是凝重。
彼時醫(yī)療條件匱乏,盡管他拼盡全力從死神手中奪回小戰(zhàn)士的性命,可小戰(zhàn)士臉上仍留下了難以修復(fù)的傷痕。小戰(zhàn)士身著軍裝,有著戰(zhàn)士的堅毅,卻也難掩孩童的底色,戰(zhàn)爭的殘酷在他稚嫩臉龐刻下了深刻印記。
日本首相東條英機在1942年9月27日于東京的日比谷公會堂舉行的三國外交協(xié)定兩周年紀念儀式上發(fā)表講話
1940年代的南京,一輛開往夫子廟的公交車靜靜??浚囬T處站著一位公交乘務(wù)員。他身著長款制服,身側(cè)挎著工作包,姿態(tài)干練利落。車門旁的標識牌清晰印著“夫子廟”,更引人注目的是,還能瞧見“先下后上”的字樣。
70年代的街頭,一處干果攤位前聚著不少人。頭戴白色工作帽、系著深色圍裙的售貨員,正專注地操作老式桿秤,指尖仔細撥弄秤桿,認真校準分量。周圍的顧客們,無論是裹著圍巾的婦女,還是好奇張望的孩子,目光都齊刷刷落在秤盤上。
上世紀三四十年代的北海公園,冬日冰面泛著清凌凌的光。幾位女子身著旗袍,或綴格紋、或顯素凈,旗袍貼合身形,將曲線襯得雅致。她們腳蹬冰鞋,在冰面靈動滑行,小腿部分看似裸露得單薄。
這張50年代的合影中,人物是林徽因與梁思成的女兒梁再冰及其丈夫——于航。
畫面里,于航身著50年代軍裝,領(lǐng)口平整,神態(tài)溫和沉穩(wěn),盡顯儒雅氣質(zhì);梁再冰面容清秀,眉眼間能隱約看到母親林徽因的溫婉輪廓。兩人均為新華社記者,因工作結(jié)緣,1953 年結(jié)婚,婚后曾一同在英國、澳大利亞、香港等地駐外工作多年。
1940年,希特勒的警察首長海因里希·希姆萊在馬德里火車站向納粹敬禮,前來拜見西班牙安全部門主管公爵梅亞爾德。梅亞爾德被遮擋,檢閱儀仗隊,緊隨希姆萊身后的是弗朗西斯科·佛朗哥將軍的姐夫拉蒙·塞拉諾·蘇內(nèi)爾。
1960年,切?格瓦拉坐在椅子上,身著帶有多個口袋的軍裝,顯得干練而有力量感。他手持雪茄,姿態(tài)放松又帶著幾分沉思的意味。面前的桌子上,攤開著文件,還有一盞臺燈,營造出一種工作或交流時的場景氛圍。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