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四食不惑
最有“雞味”莫過于白切雞,上篇一寫就收不住,于是乎其他“煮雞”大法,得另起爐灶,從新寫起。在“煮雞宇宙”,論廣度,白切雞不如鹵雞,試問哪個城市沒有鹵菜店?
哪里的鹵雞最好吃?
如果白切雞歸于“白煮雞”,那鹵雞就可歸于“鹵煮雞”。
云南菜市場對外地人來說就是景點,沒有哪里會比菜市場更有煙火氣。篆新農(nóng)貿(mào)市場靠大門不遠(yuǎn)處,水果攤一過,就是幾家賣鹵雞的檔口。逛完離開時,忍不住被鹵得金黃透亮的整雞所吸引,剛出鍋的鹵雞誘惑力最大。
▲云南昆明大觀篆新農(nóng)貿(mào)市場的鹵雞
挑一只最肥美的,帶回酒店尚有余溫,就算不餓也會撕下一只雞腿塞進(jìn)嘴里,肉嫩且有幾分韌勁,不會像白羽肉雞那般粉。雞皮醬香,帶些脆感最妙。吃完意猶未盡地嘬了嘬骨頭,才依依不舍的扔掉。
河南胖東來超市的鹵菜區(qū)看上去就很誘人,但胖東來要買的東西實在太多,在那里除了買東西拍照,還能看到很多組團來學(xué)習(xí)經(jīng)驗的人。
▲河南許昌胖東來的鹵雞
鹵雞最常出現(xiàn)的地方,除了菜市場、超市還有農(nóng)家樂。
湖北武漢東湖一帶農(nóng)家樂眾多,時不時能看到店里用竿子叉出幾只鹵雞。得了,也不用看菜牌了,鹵雞安排上吧。這邊的鹵雞偏辣,能看到雞身上還殘留著辣椒段。
▲湖北武漢農(nóng)家樂的鹵雞
在中國,越往北,口味越咸,我說的是個普遍現(xiàn)象,不過到了河北,再往北也沒河北咸。
河北的鹵煮雞是個“專有名詞”。有一次在一家百年老店買了只鹵煮雞,按重量收錢,于是我要了只個頭小的。
店里的大姐提醒我說,這雞個頭小,煮得透,會很咸。
我說就嘗嘗味兒,沒關(guān)系。
回頭撕下雞腿一咬,夠咸!再撕一翅,已經(jīng)咸齁透了。不過還好,難以入味的雞胸肉竟然很入味……
▲河北保定的鹵煮雞
各地鹵雞的配料包幾乎一致,要是在鹵料包上做了改良。放心,必然會冠以新的名稱,并貼上品牌,以示區(qū)分。
要說鹵雞最好吃的是哪兒?還得是長途火車上。
▲云南昆明的鹵雞
揣一只鹵雞上火車,帶一小包花生米,有啤酒的話就更妙了。
上了臥鋪悶頭就睡,等到了飯點,掏出鹵雞,那香味一下就彌漫了整個車廂。
啃著雞腿,嚼著花生米,一罐啤酒下肚,這時候神仙跟我換都不給。
鹽焗雞正牌之爭
鹽焗雞是“以鹽煮雞”,梅州鹽焗雞最為有名。
原以為雞皮緊致看上去很有嚼勁,顏色黃澄澄的就是梅州鹽焗雞,實際上我搞錯了一件事情。
▲廣東梅州街頭的鹽焗雞翅
很多地方做鹽焗雞都會用鹽焗粉。鹽焗粉有買的,也有自己調(diào)的,做法是以高湯煮雞,高湯里加了鹽焗粉,雞皮澄黃發(fā)亮的原因是加了“姜黃粉”和“黃梔子”的緣故。
但這種做法我還是更愿意稱之為咸香雞。
▲廣東廣州酒樓的手撕傳統(tǒng)鹽焗雞
我心中的鹽焗雞還得是“古法鹽焗雞”。去梅州的縣城,有很多店能吃得到。
整雞先煮得差不多熟,雞身上刷油,用油紙包著,放到炒熱了的海鹽里面焗。
這樣焗出來的雞,皮香肉嫩,風(fēng)味彌久。
還有多少花式煮雞?
豉油雞類似白斬雞,不同的是加大量豉油煮雞。
豉油屬于醬油,但比普通醬油多加了許多風(fēng)味,諸如干貝、蝦米、冰糖等提鮮物質(zhì)。
自駕粵西時,路過廣東江門郊外一農(nóng)莊,據(jù)說豉油雞一絕。
店家用本地小母雞烹制,上桌后整雞斬成小塊,雞皮緊致呈醬色,雖雞皮看似色深入味,但實際雞肉口感清爽,醬料濃稠,蘸一點過咸,不蘸又無味。
問店家,言語回應(yīng)惡狠狠,對本地人卻又熱情周到笑臉相迎,在外尋味受區(qū)別對待難免興味大減。
▲廣東江門農(nóng)家樂的豉油雞
河南開封有一名菜為“桶子雞”,當(dāng)年在那兒住了十來天卻未能品嘗實乃遺憾。
何謂“桶子”?因雞脖子下開了一口,掏出內(nèi)臟,售賣時倒掛像一小桶,因而得名。
桶子雞老店通常有一口大鍋里面盛著“百年老湯”,每日老湯撇去陳料,倒入新料,接下來就是在湯鍋中煮雞啦。
▲河南新鄉(xiāng)的桶子雞
桶子雞的特色在于刀工,每一片雞肉斬得粗韭葉寬,每一條雞肉和雞皮吃起來又脆又彈,實為一絕!
蘸水最后的倔強
各地有許多白斬雞的“近親”,但不稱為白斬雞,皆因蘸水不同,這是最后的倔強。
云南武定有“壯雞”,壯雞為閹過的雞。閹公雞不奇怪,但是有閹過的母雞,這是武定才有的手藝。
文人美食家汪曾祺曾在書中寫過,汽鍋雞、過橋米線過去用的雞都是“武定壯雞”,所以味道鮮美,現(xiàn)在多用人工飼養(yǎng)的肉雞,當(dāng)年的汽鍋雞和過橋米線難以重現(xiàn)。汪曾祺曾在西南聯(lián)大蒙自分校學(xué)習(xí),汽鍋雞和過橋米線以云南蒙自最正,這方面他最有發(fā)言權(quán)。
▲云南紅河州的西南聯(lián)大蒙自分校舊址
在武定,壯雞可做成涼雞,當(dāng)?shù)厝苏f,這涼雞就是廣東的白切雞。
廣式白切雞皮色金黃,武定涼雞則皮色烏黑,品種雖不同,但云南的雞也是有“雞味”的。
云南涼雞,蘸水得調(diào)好,蔥姜蒜,小米辣和糊辣椒安排上,撒上芫荽,淋上醬油,最后擠一點檸檬汁或加點本地的樹番茄。雞肉本身就足夠鮮美了,蘸上蘸水吃起來更開胃。
▲云南楚雄的武定壯雞
雞湯不會浪費,當(dāng)?shù)厝藭诮瘘S的雞湯里倒一點點云南文山的三七粉。喝完之后,我覺得有點補!
▲云南楚雄的武定壯雞湯配三七粉
武定壯雞多少是把雞和蘸水分開,新疆的椒麻雞、長汀的鹽酒雞、紹興的醉雞,則是把料汁與雞融為一體了。
椒麻雞得用新鮮雞,凍雞肯定是不行的,加點鹽巴煮熟就已經(jīng)有雞的本味了。
各地口味不同,新疆人也挺能吃辣的,于是把煮熟的雞撕成一條條,然后倒入調(diào)好的椒麻汁拌起來,大西北的風(fēng)味如此麻辣鮮爽。
▲新疆和田的椒麻雞
長汀河田雞為名種,做鹽酒雞用河田雞才正宗。
鹽酒雞的前半部分工序跟白斬雞很像,等到后半部分,把煮熟的雞塊裝入砂鍋,然后加鹽和當(dāng)?shù)氐摹翱图揖颇铩?,這種煮出來的鹽酒雞,雞皮脆不可言,雞肉飽吸酒香,食之飄飄欲仙。
▲福建長汀的鹽酒雞
酒煮雞還有醉雞,在滬蘇浙一帶,醉雞以紹興的最有名,因為紹興黃酒獨步天下。
紹興醉雞的前半部分工序也跟白斬雞很像,只是在后半部分,會把煮好的雞放入鍋內(nèi),加調(diào)料以及紹興黃酒,密封后往冰箱里放上一夜。
難怪在紹興吃醉雞的時候,酒香醇厚,溫度卻是冰冰涼涼的。
▲浙江紹興的醉雞
后記:“煮雞”就吃了這么多了。各位讀者,你們還有吃過哪些地方的煮雞呢?下一篇準(zhǔn)備寫“湯雞”,包括雞湯和各種火鍋雞。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