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多家財經自媒體向傳媒見聞透露,他們幾乎在同一時間段,收到了同一家公司的撤稿函。理由如出一轍,都怪到一家媒體頭上:《上海證券報》撰寫的文章,信息為不實臆測。
這家到處找自媒體刪稿的公司,叫江蘇影速集成電路裝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影速集成”)。
風波的起點是一份刑事裁定書:徐州落馬官員王某某,在C公司IPO前,安排其利益伙伴陳某某低價突擊入股,從中變相受賄694.92萬元。而在9月21日《上海證券報》的報道中,這家裁判文書里神秘的“C公司”被明確指向曾經沖刺IPO無果、有著“光刻小巨人”之稱的影速集成。
正是這段內容,引爆了財經圈。但詭異的是,稿子發(fā)出僅一天,《上海證券報》就撤下了這篇報道。影速集成隨即抓住這一點,以“上證報已主動刪除”為由,要求多家自媒體同步刪文。
但是問題來了,《上海證券報》的報道,真如影速集成所說“不實”嗎?
《上海證券報》公司部一位知情人士在一個媒體群里堅決否認影速集成的指控,直言報道“客觀準確,毫無問題”。
一些收到撤稿函的財經自媒體,也不認同影速集成的邏輯。他們認為,裁判文書雖然沒有直接點名影速集成,但里面的細節(jié)已足以推斷出是這家公司,比如文書中的“IPO公司實控人傅某某”,而影速集成的實控人正是傅志偉。其次,如果真是報道有誤,出面澄清的應當是《上海證券報》,而不是影速集成公司。
不過在現實中,部分自媒體還是選擇刪稿,理由很簡單:擔心法律風險,寧愿息事寧人。
有財經撰稿人透露:“文章剛發(fā)出去沒多久,影速集成的工作人員就在公眾號后臺瘋狂投訴,幾乎一分鐘一條,半天時間就投訴了近30條。而且投訴內容極其激烈,說我們脫離事實、私自審判、挑釁司法權威,企圖掀起社會輿論,性質極其惡劣?!?/strong>
可真正挑釁司法權威的,真是自媒體嗎?另一位被投訴的財經媒體人在微博表示,影速集成甚至請了水軍,密集攻擊自媒體人。
值得一提的是,就在昨天,財新也在公開報道中點名了影速集成。這意味著,輿論鏈條已經從“上證報—自媒體”,延展到了主流媒體的再報道。
接下來,影速集成的公關部門,會不會也要給財新寄去一封“撤稿溝通函”?
這事兒,你怎么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