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9月的東京政壇比天氣還熱,剛宣布辭職的首相石破茂還沒走遠,下一任自民黨總裁的爭奪戰(zhàn)已經打響,而最吸睛的,不是別人,正是那位口無遮攔、風格激進、被外界戲稱為“反華瘋婆子”的高市早苗。
高市早苗被戲稱為“反華瘋婆子”
這一次她不靠政績、不靠內政主張,就靠一段“游客虐鹿”的視頻,生生把自己炒上了風口浪尖,然而事情的發(fā)展卻出人意料:日本人開始自發(fā)為中國辟謠,這場荒誕的鬧劇,反倒揭開了日本社會深層次的不安與焦慮。
奈良的鹿沒說話,反倒把高市推上了風口
高市早苗的這波操作說白了不算新鮮,她自從宣布參選自民黨總裁后,一直圍繞“安倍路線”打轉,主張修憲、擴軍、部署美國導彈,接著又在總裁選舉辯論會上甩出重錘:指控外國游客在奈良公園“腳踢鹿群”“在鳥居上做引體向上”,把文化破壞、動物虐待和外國人混在一起炒了一鍋政治冷飯,說白了,就是暗指中國人。
高市早苗宣布參選自民黨總裁
她說得煞有介事,連畫面都準備好了,引用了一段社交媒體流傳的視頻,義正詞嚴地要求收緊外國人入境政策,聽上去似乎有理,畫面也“有證據”。但真相呢?很快就露了餡。
奈良縣政府第一時間出來辟謠:沒有任何正式報告顯示外國游客虐待鹿,法律界和學術界也不客氣,直接指出這類言論和1923年關東大地震后的“朝鮮人投毒”謠言如出一轍。
連前首相鳩山由紀夫都忍不住發(fā)聲,說首相不能以“與中國斷交”為目標,立憲民主黨的蓮舫更是直言不諱地懟了回去:虐待動物不分國籍,靠網絡片段抹黑外國人,太低級。
日本奈良小鹿
社交媒體上,日本網民也不再沉默,有人揪出了視頻造假的源頭,是網紅原田將大剪輯拼接的內容,為的就是博眼球,諷刺的是他靠這段視頻當上了奈良市議員,更諷刺的是,在那段“游客踢鹿”的視頻熱傳時,真正砍鹿的日本人案件卻沒人關注。
從“反華”翻車,到全民辟謠,這不是友好,是怕失控
表面上看這是一次關于“文化自尊”的政治操作,實則是高市早苗在推演一場“民粹選戰(zhàn)”,她深知自民黨因“黑金丑聞”聲望低迷,參議院選舉失利,黨內派系重組,正是她趁虛而入的好時機,而日本社會近年來的右傾化,排外情緒升溫,像參政黨這樣鼓吹“日本優(yōu)先”的小黨都能躥紅,高市自然不會放過這股風。
高市早苗低估了“信息時代”的反噬速度
但她顯然太高估了日本社會對極端主義的容忍度,也低估了“信息時代”的反噬速度,這次的翻車,不是因為她說了什么驚天動地的謊話,而是她選擇的“操作手法”太熟悉——用動物當借口,把外國人當靶子,借社交媒體放大情緒,這一整套流程,已經在歷史上多次釀成悲劇。
日本人不是對中國人忽然熱情了,而是對這種“煽動民粹、制造對立”的套路感到警覺,他們擔心的不是中國人踢鹿,而是高市這種人一旦上位,會不會真的把排外政策制度化,把日本帶入一個不可控的方向。
別忘了日本經濟高度依賴中國,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尤其在半導體、綠色能源、制造業(yè)鏈條上,合作密切,如果高市的激進政策上臺,別說政治互信,連生意都可能做不下去,一刀切的反華路線,不是打擊中國,而是自斷后路。
中國是日本最大的貿易伙伴,圖為港口
而且自民黨內部其實也心里有數,高市風格太強硬,一旦真坐上首相位子,不僅外交會出問題,內政也難調和,別看她在保守派里呼聲不低,但整個國會自民黨都不是多數派,真想推什么強勢政策,估計也推不動。
一場“辟謠運動”,背后是整個社會的自我保護機制
這次日本社會的“集體辟謠”,表面上看是輿論清醒,其實更像是一種自保機制,沒人愿意看到歷史重演,尤其是那種因為謠言和民粹引發(fā)的社會撕裂。
日本民眾集會
回想過去日本不是沒走過極端的路,關東大地震后,憑一則“朝鮮人下毒”的謠言,就釀成大規(guī)模屠殺,幾十年后的今天,還有人敢提起,而今高市把“游客虐鹿”包裝成國家危機,還拉上民族情緒一起炒作,熟悉的味道讓人不寒而栗。
日本社會不是沒有保守主義,但更多人害怕的是極端主義,在參政黨崛起后,街頭排外暴力事件明顯增多,不少普通民眾已經開始反思:是不是政治人物為了選票,把整個社會推向了危險的邊緣?
所以這次的“鹿事件”,才會引發(fā)那么多人的集體反應,律師、學者、前首相、普通網民,甚至地方政府,都在明確一點:不能讓歷史的幽靈再次上身,這不是對中國的保護,而是對日本自身理性的守護。
高市早苗的“戲碼”,撕開了日本政壇的真相
高市早苗能走到今天,不是偶然,她踩準了日本社會的某些情緒點——經濟焦慮、人口老齡化、國際存在感下降,以及對中國崛起的復雜心態(tài),她敢說、敢沖、敢挑事,這讓她在一部分選民中收割了不少好感,但問題是,靠情緒上位的人,能不能靠理性執(zhí)政?
高市早苗掀起“虐鹿鬧劇”
如果她最終勝出,不難預料:中日關系將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她主張增加防衛(wèi)費,推進與美國的軍事同盟,還公開炒作臺灣問題,釣魚島問題恐怕也不會放松,在這樣的人主政下,即便中日兩國都還有合作需求,但政治互信的根基會越來越薄。
民調也不是很樂觀,超過80%的日本民眾對中國持負面看法,這種情緒一旦被政治人物利用,就容易演變成政策風險,而高市正是那個最擅長把情緒當工具的人。
日本民眾吶喊
當然她能不能上位還得看選舉結果,現在來看,石破茂、小泉進次郎和她三足鼎立,但即便她上臺,也未必能一手遮天,日本政壇的結構決定了,激進政策未必能過得了國會這一關,尤其是在經濟壓力和外交現實面前,哪怕是“瘋婆子”,最終也得低頭。
這場“虐鹿鬧劇”鬧得夠大,但主角不是鹿,也不是游客,而是日本社會自身的焦慮與掙扎,高市早苗的一番操作,像是一面鏡子,照出了日本政治的浮躁,也照出了民眾對理性失控的恐懼,現在的日本,不缺聲音,缺的是冷靜。真希望這部“好戲”,別演成悲劇。
參考資料:
高市早苗也拿奈良的鹿說事,當地回應:沒有證據是外國游客對鹿施暴
觀察者網,2025-09-23
聚焦 | 日本自民黨總裁選舉候選人辯論會舉行
2025-09-24 16:43·新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