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露天電影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當時公社電影放映隊輪流到轄區(qū)各大隊放電影。該來我們大隊了,幾個勞力用大蹶子刨,用鐵锨挖,整出兩個坑;然后把兩根長長的木棒插進去豎起來,在兩根木棒之間拉起銀幕,再把黑色的方形的音箱用繩子拉到銀幕邊的中間,那音箱極像銀幕的耳朵。
“今天晚上有電影”!那時候沒有比這消息更讓人興奮的了。我們整個下午都是精神抖擻,干啥都賣力,薅草拾柴馬不停蹄,早早就薅滿一糞箕柴草,一路唱歌往家走;到家里拿塊煎餅就往放電影的地方跑。場地已經(jīng)有很多人了,小孩子最多,我們搬來好多小石頭圈出一塊地方,給家人或者好伙伴護著。當然為了爭地方吵架是免不了的,有時甚至打起來,不過最后都被大人或者大隊干部制止了。
那時鄉(xiāng)村還沒有通電,用的是發(fā)電機。只見放映隊的人用一根皮條纏住發(fā)電機的輪子,使勁往后一拽,突、突、突,發(fā)電機就轉(zhuǎn)動起來了,汽油味隨風飄蕩。我感覺汽油味特別好聞,張開鼻孔使勁吸,一邊吸一邊朝放映機那邊看。放映機放在一張方形大桌上,先放歌曲,大都是《沒有共產(chǎn)黨就沒有新中國》、《社會主義好》、《瀏陽河》、《翻身農(nóng)奴把歌唱》等。接著大隊干部講話,內(nèi)容多是抓好農(nóng)時搶收搶種、積肥造肥、防蟲防澇、防火防盜、打擊投機倒把等等。之后,放映員打開幻燈機,一道強烈的光束射在銀幕上,這時人們活躍起來,做著各種手勢,銀幕上映著各種圖案:兔子抖著長長的耳朵、大馬小狗張著嘴舌頭一伸一伸的、鴿子展翅欲飛、兩只鴨子面對面似乎在嘎嘎地聊天……
調(diào)好焦距之后,放映員開始播放幻燈片,有文字有圖案,大都是宣傳生產(chǎn)的、關(guān)心集體的、預(yù)防疾病的、斗私批修的等。記得當時的放映員叫牛西安,字寫得好,繪畫更好,普通話說的也標準,人又長得帥還年輕,大概二十多歲;這些幻燈片都是他自己做的,他走到哪里都是一道風景,都能迎來一片贊揚聲。
“各位鄉(xiāng)親,我們是占城公社電影放映隊,今晚來到石匣大隊放映,首先向鄉(xiāng)親們問好!”然后是一片掌聲?!敖裢矸庞硟刹坑捌?,一部是《地道戰(zhàn)》,一部是《南征北戰(zhàn)》,下面開始放映。”人群歡呼之后,又迅速安靜下來。大方桌上一前一后兩個片子轉(zhuǎn)動起來,并發(fā)出均勻的輕輕的摩擦聲。
那個年代文化生活貧乏,看電影是主要的娛樂方式。影片大多是戰(zhàn)爭片,有《地道戰(zhàn)》、《地雷戰(zhàn)》、《閃閃的紅星》、《小兵張嘎》、《偵察兵》、《奇襲》、《打擊侵略者》、《英雄兒女》等;還有現(xiàn)代京劇《紅燈記》、《沙家浜》、《智取威虎山》、《杜鵑山》、《龍江頌》、《奇襲白虎團》以及歌劇《白毛女》、舞劇《紅色娘子軍》等,文革期間稱為八大樣板戲;外國電影有《橋》、《瓦爾特保衛(wèi)薩拉熱窩》、《賣花姑娘》、《列寧在1918》、《列寧在十月》、《大篷車》等。都是看過好多遍的片子,三遍五遍、十遍八遍,照樣看得津津有味。人們的情緒隨著銀幕上情節(jié)的變化而變化,時而激動,時而悲憤,時而高興,時而哭泣,叫好聲謾罵聲鼓掌聲此起彼伏。
我們不光在本村看,周圍村也去。三里五里不算路,八里十里不在乎。東邊到過占城村,南邊到過睢寧縣的古墩、四山、間營,西邊到過銅山縣的花山、周山頭、黃集,北邊到過石橋、吳橋。其中最遠的要數(shù)黃集了,大約十五里路。
由于消息是口口相傳,有時并不準確。有一次,我與吉利哥跑到離家十里遠的古墩看電影,結(jié)果撲了個空;打聽好幾個人才得知可能在四山村,從古墩到四山村還有四里多路。我們并不熟悉路,只管往東南方向摸索著前行,一路都是溝溝坎坎;我倆一邊跌跌撞撞往前走一邊側(cè)著耳朵找聲音。好啊,聽到電影里的聲音了,我們頓時來了精神加快了腳步;到了,但人太多,我倆只好在背面看,不到十分鐘電影就結(jié)束了,盡管只看了個背面,盡管只看了個末尾,我們也很高興。我擠到放映桌前打聽電影的名字還有明天到哪里放;放映員告訴我電影名字叫《奇襲》,明天到古墩放?;丶視r,月亮已經(jīng)高懸空中,我們走它也走,追著為我們照明。我們找不到路,只知道家的方向在正北,所以只管往正北走,往北斗星方向走;腳下是溝、是地界、是生產(chǎn)隊的莊稼地,我倆的鞋子不知被莊稼絆掉多少次,但心情是愉快的。大約十二點鐘我們才到家里。
第二天晚上,我們村男女老少有說有笑絡(luò)繹不絕地朝古墩村涌去。路上,吉利哥告訴我昨天到家他挨打了,他指著自己的左屁股說這邊蓋了一個手掌印,又指著右屁股說這邊蓋了一個腳掌印。我很同情他,又很慶幸自己,慶幸自己沒有他那樣的“待遇”。
到了八十年代,愛情和武打題材開始搬上銀幕。這兩種題材的電影分別以情感表達和文化傳播為切入點,共同推動了改革開放時期中國電影的創(chuàng)新與突破?!稄]山戀》中女主人公周筠的深情一吻被稱為“銀幕第一吻”,突破了禁忌的愛情表達,是新中國首部公開戀愛場景的電影;還有《牧馬人》、《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天云山傳奇》等影響都非常大?,F(xiàn)實中,戀愛中的青年男女不再偷偷摸摸、躲躲閃閃,而是大膽地走在一起、坐在一起,一邊欣賞銀幕中的愛情故事一邊編織著自己的愛情故事,但銀幕中的故事遠沒有銀幕外的故事來得真實。武打電影《少林寺》、《武林志》、《少林小子》上映后,全民掀起習武熱潮,村莊的大街小巷,校園的教室內(nèi)外時不時地能看到小孩子拉開架勢伸胳臂踢腿,嘴里喊著“哈、哈、哈”,模仿起電影中的鏡頭來有模有樣。
至今,電影中的臺詞我記憶猶新,《英雄兒女》中王成的“為了勝利,向我開炮”;《董存瑞》中董存瑞的“同志們,為了新中國,沖啊”;《小兵張嘎》中胖翻譯的“老子在城里吃館子都不要錢,別說吃你幾個爛西瓜”、羅金寶的“別看今天鬧得歡,小心日后拉清單”;《地道戰(zhàn)》中湯丙會的“高,實在是高”;《閃閃的紅星》中胡漢三的“我胡漢三又回來了”;《列寧在1918》中警衛(wèi)員瓦西里的“面包會有的,牛奶會有的,一切都會有的”;《廬山戀》中周筠的“耿樺,你就不能主動點”、“我愛祖國,我愛祖國的早晨”;《少林寺》中曇宗大師的“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有”……
時光匆匆,年與時馳,那些電影一半是銀幕故事,一半是心靈回響;翻開生活的日歷,露天電影成了溫暖的遙遠的不可磨滅的記憶。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