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人,對房子是很癡迷的。
正如杜甫寫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有了屬于自己的房子,才有一個像樣的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設(shè)計裝修,可以睡個安穩(wěn)覺。
但是這幾年,社會下行壓力大了,很多人開始反思,到底是房子需要我,還是我需要房子?
不知不覺,一大批在大城市混的人,開始租房居住了,并且在未來幾年,也沒有打算買房。新的趨勢,慢慢形成。
01
賣掉自己唯一的房子,然后租房居住,這可能顛覆了大家對“家”的觀念。
有人就是這樣做了,并且沒有房子之后,如釋重負(fù),生活也真正自由了。
在“每日人物”平臺上,講述了36歲的楊佳賣掉了在北京通州的房子,讓然后帶著一家人,到靠近市中心的位置,租房。
他的選擇,有幾點理由。
第一,自己的房子,在城市相對偏遠(yuǎn)的地方,和上班的地方距離很遠(yuǎn),通勤時間很長。
第二,東拼西湊,有了房子的首付,后期的貸款還要陸陸續(xù)續(xù)還幾十年,看不到脫困的那一天。房子還是四五十平米的,非常狹小。
第三,房子在掉價,真的擔(dān)心有一天,房子賣了,還抵不上貸款。
第四,隨時擔(dān)心自己裁員,然后沒有辦法保證房貸,這斷供不是鬧著玩的。
綜合考慮之下,在距離單位近一點的地方租房,可能房租也不便宜,但是應(yīng)對家庭、工作的各種變化,也是非常靈活的,不會戰(zhàn)戰(zhàn)兢兢過日子。
還有37歲的楊蕭云,把自己的兩套房子都賣了。一套是學(xué)區(qū)房。
他賣房的理由,也非常理智。
第一,自己有了北京戶口,不再愁孩子讀書問題。再說了,就是租房,在很多地方,也可以入學(xué)。
第二,夫妻都在互聯(lián)網(wǎng)公司上班,也因為年紀(jì),到了隨時被裁員的風(fēng)口了。
總有人感慨,曾經(jīng)每個月房貸五六千,現(xiàn)在租房月開支三四千,一下子就減負(fù)了。這日子,自然就輕松起來。
越來越多的人,感受到了租房在自由。而不是多年前,租房的人就低人一等,就是流浪一樣。
有了自己的房子,不一定有一個像樣的家庭。也許因為房貸,雞飛狗跳;也許因為房子價格下跌,愁眉苦臉;也許因為工作換了,通勤距離太長,熬得身心憔悴。
房子在很多地方,也不再是入學(xué)、入戶的必備條件,這讓更多人,回歸了理性。
社會發(fā)展新趨勢之下,很多人開始研究,要不要房子的問題,如何把日子過好的問題。
02
你別看很多人在大城市混,并且混得不錯,他們其實是沒有“根”的。
他們的根,是在農(nóng)村,在偏遠(yuǎn)的鄉(xiāng)鎮(zhèn),小縣城、市里等。
他們?nèi)ゴ蟪鞘?,就是看中就業(yè)機會多,發(fā)財?shù)目赡苄源笠恍?/p>
但是誰都沒有把握,自己能夠在一個新的地方,百分百扎根,并且做大做強。
從進(jìn)步的考慮,確實要在大城市有房子,然后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很多人,是混不出大成績的,到了四五十歲,還是要想辦法退一步。
人在城市之間的流動性,越來越大。可以說,除了體制內(nèi)、大企業(yè),人員會穩(wěn)定一些,其他的工作,都是三年河?xùn)|,三年河西。
未來幾年,社會變化不斷,普通人的工作越來越不穩(wěn)定。接下來,人和房子的矛盾就來了。
房子的不動產(chǎn),工作在頻繁變動,這就形成了供需矛盾。
房貸是固定的支出,收入是沉沉浮浮的,這真的令人擔(dān)憂。
人的工作地點改變了,房子也住不了,賣掉就虧很多,或者根本賣不掉。
比較之下,租房的靈活性就大多了。
租房的好處就是,工作地點變化了,馬上可以換房子。通勤的距離,還是很短的。
萬一失業(yè)了,也不擔(dān)心誰來催促房貸。頂多是,把城市中心的房子退掉,去遠(yuǎn)郊另外租房,甚至可借住在親戚朋友家一段時間。
一些在大城市混了多年,也有了一定存款的人,在失業(yè)之后,索性就回到老家去,干點小事,真正過上 了慢生活。
退回去,其實很多人在縣城,或者市里,是有房子的。
很多中年人,他們的父母在縣城有房子。完全不擔(dān)心自己失業(yè)了,就會流浪。
一些父母也想明白了,就是子女在大城市打工,結(jié)婚了,也不會要求買房子。讓他們租房就好了。萬一娃不可以在大城市讀書,就到縣城讀書,也蠻好的。
活人不要被各種壓力,逼到死角去。
有時候想一想,一個人的三十年,被一套房子鎖定了,這很可怕。一輩子就幾十年而已。
03
我們不反對大家買房,也不鼓勵大家賣房。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理智對待房子這件事。
買房的根本是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提供孩子讀書、老人就醫(yī)、中年人就業(yè)的方便,如果不是,房子就是家庭的累贅。
在工作相對穩(wěn)定,或者家庭經(jīng)濟條件很好的情況下,在大城市買房,也完全是可以的。
房子的選擇,其實關(guān)系到一個家庭未來二三十年的命運,需要有大的格局,而不是顧著眼前的狀況。
大城市,面積很大,容身的地方、方式有很多,我們綜合自身的利益,再去選擇,就性價比高一些。
我們真的要給生命松綁了,過帶著松弛感的生活。
作者:布衣粗食。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