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陳述內(nèi)容皆有可靠信源,已贅述文章結(jié)尾
1949年10月31日晚上,塔山陣地的山坡上,第4縱隊34團的政委劉萬春坐在一塊冒煙的石頭上,手里的鋼盔已經(jīng)凹了個坑。
他剛剛從第六次沖鋒中退下來,腿上裹著臨時綁的繃帶,血還沒止住。
有人走過來傳話,說:“部隊要動了,今晚出發(fā),進關(guān)?!?/strong>
他愣了一下:“不是剛打完仗嗎?”
對方低聲說:“中央命令,支援華北?!?/strong>
這不是個建議,是命令。
沒有商量的余地。
這支部隊剛剛打完塔山防御戰(zhàn)。
那是一場硬仗,敵人從海上來,飛機、軍艦一起上,炮火把陣地炸了個對穿。
蔣介石親自坐鎮(zhèn)后方,調(diào)來62軍、8軍,還有號稱“趙子龍師”的獨立第95師。
打到最后,塔山村幾乎變成平地。34團只剩下幾十個人還能走動。
那會兒,沒人知道接下來還要再打一仗,更沒人知道,他們這趟南下,會在無形中改變整個華北戰(zhàn)爭的走向。
那么,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得從一樁沒打成的偷襲說起。
1949年秋,東北戰(zhàn)局正緊。
遼沈戰(zhàn)役打響,錦州成了焦點。
我軍的大部分兵力都集中在那兒,敵人看準這個空檔,想搞個突然襲擊。
傅作義,當時是國民黨華北“剿總”的總司令,他做了個大膽的決定:趁錦州沒打完,偷襲西柏坡。
西柏坡是個村子,河北平山縣的小地方。
但在那時候,它就是中共中央所在地,是整個解放戰(zhàn)爭的指揮中樞。
傅作義的打算很清楚:一旦拿下西柏坡,不管戰(zhàn)場上打得多猛,指揮部沒了,解放軍也得亂。
不過,事情沒那么順利。
地下黨提前得到了情報,中央也很快作出應對。
可那會兒華北的主力都在外頭,沒人能馬上趕回來防守。
調(diào)兵入關(guān),反制敵人。
中央指示東北野戰(zhàn)軍,不回頭防守,而是主動出擊。
目標不是敵人主力,而是傅作義的大本營——北平。
這個策略說白了,就是“你打我后方,我就打你心臟”。
兵力從東北南下,直接威脅北平,讓傅作義自己收兵。
最早是打算調(diào)第11縱隊去,后來考慮到局勢緊急,干脆一口氣調(diào)了整個第2兵團。
這個兵團是遼沈戰(zhàn)役前夕剛剛組建的,指揮員是程子華,老資格紅軍,打仗沉得住氣。
兵團下轄4縱、11縱,還有獨立第4、第6、第8師,總兵力將近10萬。
那會兒他們正死守塔山,防的是從海上來的“東進兵團”。
敵人一輪接一輪地攻,陣地上的人都打紅了眼。
塔山是錦州的門戶,一旦被突破,遼沈戰(zhàn)局就可能被改寫。
所以他們只能扛,哪怕是用命。
第54軍是主攻部隊,打了十幾天,傷亡過萬。
獨立第95師,那個打著“趙子龍”旗號的精銳,被打到連一個團都湊不齊。
可第2兵團也不是沒代價。34團幾乎打光,36團最后能站著下陣地的不到百人。
塔山打完,整個兵團都處在極度疲憊狀態(tài)。
可沒時間休整。
10月31日晚上,他們從塔山撤下來,馬不停蹄南下。
那時候的運輸條件差,很多人是靠兩條腿走的。
冷口、喜峰口,一路翻山越嶺,白天隱蔽,晚上趕路。
天一冷,衣服還沒干透就上路,鞋底都磨穿了。
11月10日,他們到了薊縣,才算喘口氣。
那時候,傅作義已經(jīng)意識到情況不妙,偷襲計劃悄悄取消了。
西柏坡安然無恙。
從頭到尾,這場偷襲沒有真正打響。
但為了防住它,幾十公里外的塔山,成了真正的火線。
說起來,傅作義并不是沒有選擇。
當年他也算是“起義派”的潛在人選之一。
可在那個時間點,他還沒徹底下決心。
西柏坡的偷襲,是他最后一次試圖扳回局勢的嘗試。
而東北野戰(zhàn)軍的這次入關(guān),沒有一槍一炮,卻給了他沉重一擊。
從戰(zhàn)術(shù)上看,這是一場兵力調(diào)動。
但從戰(zhàn)略上看,它打破了敵我之間的節(jié)奏,逼得傅作義提前回收兵力,也為接下來的平津戰(zhàn)役鋪好了路。
第2兵團后來在華北戰(zhàn)場繼續(xù)作戰(zhàn),表現(xiàn)依然強硬。
但那場塔山之后的南下,成了他們最疲憊、也最關(guān)鍵的一次出征。
沒人唱他們的歌,沒人為這趟行軍立碑。
但那時候的軍人,就是這樣:命令一下,哪怕是從尸堆里爬出來,也得繼續(xù)走。
34團后來被正式命名為“塔山英雄團”。
可清點戰(zhàn)損時,整個團只剩下不到一個加強連。
從那以后,再也沒人這樣叫獨立第95師了。
李銳,《塔山阻擊戰(zhàn)紀實》,解放軍出版社,1999年。
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歷史研究部編,《中國人民解放軍戰(zhàn)史·遼沈戰(zhàn)役》,軍事科學出版社,1996年。
程子華,《程子華回憶錄》,人民出版社,1984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毛澤東年譜(1949-1976)》,中央文獻出版社,2013年。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