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哲思先賢:在無何有之鄉(xiāng)遇見莊子
穿越時光隧道尋找莊子,不去那戰(zhàn)火紛飛的市集,也不去那冠冕堂皇的廟堂,而是去一片他稱之為“無何有之鄉(xiāng),廣莫之野”的地方。那里或許只有一棵歪脖子樹,一輪孤零零的月亮,而他,就斜倚在樹下,似睡非睡,似醒非醒。你問他名姓,他大約只會指指身旁的河流,或者天上飛過的一只怪鳥。是的,他就是莊子,一個寧愿“曳尾于涂中”,也不愿被供奉在廟堂之上的靈魂。要讀懂他,我們不能用考據(jù)的尺子,不能用分析的刀子,只能用我們的心,去貼近他那顆在天地間自由舞蹈的心。
他的生平,像一陣風,我們只能從史書的縫隙里,捕捉到幾縷若有若無的痕跡。他做過漆園吏,一個管理漆樹園的小官,想來是與樹木漆汁打交道,比與人周旋要愜意得多。楚王曾派了兩位大夫,帶著厚禮,欲聘他為相。這若是旁人,怕是求之不得的登天梯??汕f子呢?他正于濮水邊垂釣,頭也不回,只給那兩位衣冠楚楚的使者,講了一個故事。他說,我聽說楚國有一只神龜,死了三千年了,楚王用最華貴的竹箱裝著它,用錦緞蓋著它,珍藏在廟堂之上。你們說,這只龜是寧愿死了留下骨骸受人尊崇呢,還是寧愿活著,在泥巴里拖著尾巴爬行?兩位大夫倒也老實,答曰:“寧生而曳尾涂中。”莊子便說:“往矣!吾將曳尾于涂中?!边@便是他全部的生平抉擇了。他并非沒有治理天下的才能,只是他看透了“廟堂”這座精致的牢籠,看透了“功名”這劑麻醉靈魂的毒藥。他選擇的是“游”,是精神的絕對自由。他的生活是清貧的,“處窮閭厄巷,困窘織屨,槁項黃馘”,住在狹窄的巷子里,面黃肌瘦,靠編草鞋為生??伤膬?nèi)心,卻擁有整個宇宙的豐盈。他將世俗的“有用”視為束縛,而將“無用”看作保全生命、獲得自由的大用。這棵歪脖子樹,正因其“不中繩墨”,“不中規(guī)矩”,匠人不顧,才得以枝繁葉茂,為人遮陰納涼。他本人,便是這“無用之大用”最生動的注解。
若論他的思想,那便是一片浩瀚無涯的海洋,我們只能擷取幾朵浪花。最迷人的,莫過于“齊物”了。在他眼中,我們所以為的堅固界限,都是人為的偏見。大小、貴賤、是非、生死,乃至物我,其實都是一體的,可以相互轉(zhuǎn)化,彼此通達。那個著名的“莊周夢蝶”的寓言,便是這思想的極致浪漫的表達?!拔粽咔f周夢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胡蝶與,胡蝶之夢為周與?”夢醒之后,他不再執(zhí)著于“我是莊周”這個確定的答案,而是陷入了美妙的迷思:是剛才莊周夢中變成了蝴蝶呢,還是此刻蝴蝶正夢見自己成了莊周?這種物我的消融,打破了人類中心主義的傲慢,讓靈魂與萬物共舞。生與死,在他那里也不再是恐怖的對立,而是一場自然的“物化”。他的妻子死了,好友惠施去吊唁,卻見他正“箕踞鼓盆而歌”。惠施責備他,他卻講了一番道理:生命之初,本無生命形體,乃至氣息,乃在茫茫自然中,因變化而有了氣,氣變而有形,形變而有了生命;如今又變而死去,這就像春夏秋冬四季運行一樣。她已安睡在天地這座巨室之中,我若還在旁邊哇哇大哭,豈不是太不通達命運了嗎?這種豁達,并非冷酷,而是源于對宇宙大化流行最深切的信任與融入。
與“齊物”相伴而生的,便是“逍遙游”。這是他所追求的人生最高境界。如何才能逍遙?首先要“無待”,即不依賴任何外在條件。列子能“御風而行”,輕妙極了,可他還是“有所待”,要依賴風。真正的逍遙,是“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辯,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是順應天地自然的法則,把握陰陽風雨晦明六氣的變化,在無始無終的宇宙里遨游,還有什么需要依賴的呢?要達到這境界,便需“心齋”——讓心靈如祭祀前的齋戒那般清凈空虛;需“坐忘”——忘掉仁義禮樂的束縛,乃至忘掉自己的形骸智巧,與大道融通為一。他筆下那“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的大鵬,并非在炫耀力量,而是在展示一種視野:只有當你的高度足夠,你才能看清天地萬物本來的面貌,那些在地面爭逐不休的是非、榮辱,在九萬里的高空望去,不過是野馬般的游塵罷了。
他的作品,便是那部光怪陸離、意出塵外的《莊子》。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奇跡。它不像其他子書那般正襟危坐,條分縷析。它用“謬悠之說,荒唐之言,無端崖之辭”——也就是那些深遠難測、夸大不羈、毫無邊際的言辭——來構(gòu)建他的哲學世界。他仿佛是一位最偉大的魔術師,從歷史的故紙堆里請來黃帝、堯舜、孔子,讓他們說出他想要的話;他又憑空創(chuàng)造出許多奇奇怪怪的角色:缺腿的王駘、丑駭天下的哀駘它、與天地精神往來的智者,甚至與影子對話的罔兩,與風對話的竅穴。這些寓言、重言、卮言,如同萬花筒里的碎片,一經(jīng)他手,便組合成變幻無窮、璀璨奪目的圖案。你初讀時,會覺得荒誕不經(jīng),但細細品味,那深邃的哲理便如清泉般,從故事的縫隙中汩汩流出,浸潤你的心田。他的文字,既有汪洋恣肆的宏大氣象,又有尖新俏皮的諷刺智慧。他寫井蛙不可語海,夏蟲不可語冰,是諷刺視野的局限;他寫“儒以詩禮發(fā)冢”,兩個儒生一邊盜墓一邊引用《詩經(jīng)》里的句子來互相配合,其諷刺之辛辣,令人拍案叫絕。他是一位罕見的,將哲學與文學完美融為一體的天才。
莊子的成就,早已超越了一家一派的范疇。在哲學上,他與老子并稱,將道家思想推向了一個后人難以企及的高峰,為中國文化注入了自由、批判與超越的靈魂。在文學上,他開創(chuàng)的浪漫主義文風,滋養(yǎng)了后世無數(shù)文人,從阮籍、嵇康的放達,到李白的飄逸奇崛,再到蘇軾的曠達超脫,血脈里都流淌著莊子的精神。而他的影響,更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當你在山水間感到心曠神怡,那是莊子式的與自然合一;當你看淡得失,笑對榮辱,那是莊子式的豁達;當你于規(guī)矩方圓之外,尋求一絲創(chuàng)造的靈感,那是莊子式的自由精神在閃光。他為我們提供了一種在沉重現(xiàn)實中保持心靈輕逸的智慧,一種在功利世界里守護精神家園的力量。
夜色更深了,我們似乎該與這位夢蝶者告別了。他依舊在那棵樹下,身影模糊,仿佛要化作月光的一部分。他留給我們的,不是一個可以遵循的教條,而是一個永遠開放的、充滿可能性的精神空間。他邀請我們,掙脫那些看似堅固的“我執(zhí)”與“成心”,以一顆開放、虛空、靈動的心,去重新打量這個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蛟S,我們永遠無法像他那樣徹底地“逍遙游”,但只要我們曾在某個瞬間,懷疑過世俗的準則,向往過天地的廣闊,在一片落葉、一陣清風中感受到與萬物相連的喜悅,那么,我們便已經(jīng)在他的“無何有之鄉(xiāng)”里,做過片刻的客了。而這片刻的做客,足以照亮我們在塵世中許多平凡而疲憊的日子。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