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首鋼園體育館內(nèi),蒯曼握緊拳頭大吼一聲,決勝局11-9艱難拿下后,她長舒了一口氣卻沒有笑容。一旁的陳垣宇低著頭,顯然對自己剛才那個失誤還在懊惱。觀眾席上的議論聲此起彼伏—“要不是蒯曼,這對臨時組合早崩了”。
這場中國大滿貫混雙首輪對陣法國組合西蒙高茨/帕瓦德的比賽,從數(shù)據(jù)上看簡直是一場災(zāi)難。陳垣宇全場主動失誤高達17次接發(fā)球直接下網(wǎng)6次,甚至連對方女選手帕瓦德的反拉都接不住。相比之下,蒯曼的進攻成功率達到73%
回顧整場比賽過程,驚心動魄。前兩局9-11、11-13連敗后,第三四局蒯曼開始瘋狂承擔(dān)進攻重任,連續(xù)兩個11-6強勢扳平。決勝局開局0-3落后時,現(xiàn)場觀眾都以為這對組合要涼了,沒想到蒯曼硬是靠著正手連續(xù)沖擊帕瓦德這個點,5-3反超比分。最終險勝的那一刻,蒯曼的汗水已經(jīng)濕透了球衣。
要知道,這本該是陳垣宇和蒯曼六年后的重逢首秀,外界對這個臨時拼湊的組合寄予厚望。畢竟蒯曼的原搭檔小石頭林詩棟正在養(yǎng)傷,而陳垣宇也算是國家隊的混雙主力之一。可誰能想到,比賽竟然打成了這副模樣。
在混雙比賽中出現(xiàn)"女帶男"的場面是極少見的。按照常理,男選手應(yīng)該是進攻的絕對主力,女選手負責(zé)調(diào)動和過渡,可陳垣宇的表現(xiàn)完全顛覆了這個基本邏輯。更讓人心疼的是蒯曼,作為女選手卻要承擔(dān)起男選手該承擔(dān)的進攻重任,如果不是蒯曼的拼命表演,這場比賽早就輸?shù)靡凰苛?。陳垣宇今晚的表現(xiàn),說句不客氣的話,確實還不如對方的女將帕瓦德。
從網(wǎng)友評論來看,球迷們的觀點明顯分化。大部分球迷都在為蒯曼打抱不平,認為陳垣宇失誤太多拖了后腿,這樣的組合很難走遠。但也有球迷為陳垣宇辯護,認為他在關(guān)鍵時刻也有貢獻,反而覺得是蒯曼沒有帶動好搭檔。還有理性球迷覺得這很正常,臨時配對需要時間磨合,當年孫穎莎和王楚欽也是這樣過來的。
好在這對臨時組合有驚無險地闖過了首輪關(guān),他們還有時間繼續(xù)磨合和調(diào)整。畢竟六年沒有配對,彼此的默契度需要重新培養(yǎng),希望陳垣宇在下一場比賽中能夠調(diào)整過來,別再讓蒯曼一個人扛著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