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2025年第38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提名名單公布。
提名嘛,不多評價了,主打一個“幾家歡喜幾家愁”,缺憾美,才是真的美。
雖然有缺憾,但作為年度盛事,還是要關注,「文娛春秋」本想自己預測獎項歸屬,但后來覺得,大概率還不如AI準確。你看,那些經常預測各類檔期電影票房、影展獎項的所謂“專業(yè)人士”,有幾個準的?
所以,我們讓幾個通用AI大模型,就“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以及“最佳女主角”這四個核心獎項預測了一波……且看看誰能穩(wěn)拿?
AI工具上,選擇了騰訊元寶、阿里通義、字節(jié)豆包、百度文心、DeepSeek作為“國內評委團”,鑒于國外AI可能對內娛不那么熟,僅讓chatGPT作為“外籍評委”代表。
然后,我們根據(jù)這幾個AI模型的預測結果進行綜合統(tǒng)計,看看誰的贏面最大。
而第四次獲得最佳男主角提名的易烊千璽,其主演的《狂野時代》也選擇于金雞獎頒獎后一周上映,可以說,這是一次最大化獲取票房的“陽謀”式定檔——關于這一點,下文詳說。
在公布六大AI模型預測結果之前,先瞧瞧這4個核心獎項的提名情況——
最佳故事片
《小小的我》
《長安的荔枝》
《好東西》
《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
《唐探1900》
《破·地獄》
最佳導演
大鵬《長安的荔枝》
陳茂賢 《破·地獄》
陳思誠、戴墨 《唐探1900》
邵藝輝 《好東西》
顧長衛(wèi) 《刺猬》
最佳男主角
大鵬(《長安的荔枝》飾演李善德)
朱一龍(《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飾演李想)
劉昊然(《解密》飾演容金珍)
易烊千璽(《小小的我》飾演劉春和)
黃曉明(《陽光俱樂部》飾演吳優(yōu))
最佳女主角
衛(wèi)詩雅(《破·地獄》飾演郭文玥)
宋佳(《好東西》飾演王鐵梅)
詠梅(《出走的決心》飾演李紅)
段奧娟(《歲歲平安》飾演劉歲歲)
徐海鵬(《但愿人長久》飾演夏蟬)
以下,是幾大AI模型的預測結果——
【騰訊元寶】
最佳故事片:《小小的我》
獲獎理由:題材與主題優(yōu)勢:該片屬于主旋律題材,金雞獎歷來注重影片的社會價值和教育意義,此類刻畫平凡人物、展現(xiàn)時代精神的影片更容易受到評委青睞。部分輿論認為該片是“為沖獎量身定制”的公式化主旋律片,但這也從側面反映了其符合金雞獎的某些評選偏好。
最佳導演:大鵬《長安的荔枝》
獲獎理由:作者性突破上,大鵬從喜劇演員轉型導演,再到此次的歷史題材嘗試,展現(xiàn)了其敘事能力的突破和導演作者性的成熟,這種成長軌跡容易受到鼓勵;影片在藝術表達和技術層面(如攝影、美術)獲得了高度評價,同時具備一定的商業(yè)元素,體現(xiàn)了導演的綜合把控能力。大鵬個人同時獲得了最佳導演和最佳男主角兩項提名,這在歷屆金雞獎中較為罕見,強烈體現(xiàn)了評委會對其工作的全面肯定。
最佳男主角:易烊千璽
獲獎理由:易烊千璽在片中飾演一位盲人少年,其“毀容式演技”和精準的肢體語言被贊為“職業(yè)生涯最佳表演”,輿論呼聲極高。這已是他第四次獲得金雞獎最佳男主角提名,此前曾憑借《少年的你》、《送你一朵小紅花》、《奇跡·笨小孩》連續(xù)三屆獲得提名,此次獲獎可謂眾望所歸。
最佳女主角:宋佳
獲獎理由:宋佳將一位在事業(yè)與家庭間努力平衡的新時代媽媽塑造得十分立體,表演自然流暢,深受觀眾認可,是其頭號種子。影片本身是票房與口碑的雙重贏家,這為演員獲獎增添了重要砝碼。
【DeepSeek】
最佳故事片:《小小的我》
得獎理由:聚焦社會關懷(罕見病題材),情感真摯,藝術性與社會價值高度統(tǒng)一,符合金雞獎鼓勵關注現(xiàn)實的一貫標準。
最佳導演:大鵬
得獎理由:從作者性強的喜劇成功轉型為駕馭歷史題材的導演,影片在敘事、視覺和節(jié)奏把控上展現(xiàn)了成熟的導演功力。
最佳男主角:易烊千璽
得獎理由:挑戰(zhàn)罕見病少年角色,表演層次豐富,突破巨大,是其職業(yè)生涯的代表作之一,且符合鼓勵新生代優(yōu)秀演員的趨勢。
最佳女主角:詠梅
得獎理由:資深戲骨,表演以克制內斂見長,在平靜中蘊含巨大爆發(fā)力,角色完成度極高,深受影評人認可。
【豆包】
最佳故事片:《好東西》
獲獎理由:該片以 7 項提名領跑,豆瓣評分穩(wěn)定在 8.9 分,是近六年國產劇情片口碑榜首。影片聚焦中年女性覺醒,兼具現(xiàn)實主義深度與藝術創(chuàng)新,符合金雞獎 “藝術性創(chuàng)新” 的評獎主旨。相比之下,《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雖為主旋律題材且提名 7 項,但近年主旋律影片在金雞獎的優(yōu)勢逐漸被多元化作品分流(如 2023 年《流浪地球 2》未獲獎)。此外,《好東西》導演邵藝輝此前憑借《愛情神話》已獲認可,本屆作品更被視為 “女性電影敘事的新注腳”。
最佳導演:邵藝輝
獲獎理由:邵藝輝以女性導演身份,延續(xù)《愛情神話》的細膩筆觸,將中年女性的困境與突圍拍得舉重若輕。影片通過單親媽媽王鐵梅的日常,折射出社會對女性的多重規(guī)訓,被影評人稱為 “克制中迸發(fā)力量”。近年來,金雞獎對女性導演的扶持力度加大(如 2022 年評委會特別獎授予《媽媽!》導演楊荔鈉),且邵藝輝同時提名最佳編劇,進一步凸顯其創(chuàng)作整體性優(yōu)勢。
最佳男主角:易烊千璽
獲獎理由:易烊千璽飾演腦癱少年劉春和,通過極致的身體控制與情感張力,展現(xiàn)角色的自強不息。該片題材敏感且具有社會意義,符合金雞獎 “場景中的新時代、作品中的新大眾” 的評選導向。此外,易烊千璽此前四次提名金雞獎,此次被視為 “最年輕影帝潛力股”,且其表演已獲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年度男演員獎背書。
最佳女主角:宋佳
獲獎理由:宋佳飾演的王鐵梅是 2024 年銀幕上最具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之一,其表演被評價為 “平靜中帶刀”,將女性的堅韌與脆弱融為一體。影片豆瓣 8.9 分的高口碑為其增色,且宋佳已蟬聯(lián)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 “年度女演員”,成為本屆最大熱門。衛(wèi)詩雅雖憑《破?地獄》獲金像獎影后,但香港電影在內地獎項中常面臨地域偏好(如 2023 年惠英紅憑《我愛你!》提名未獲獎)。
【文心一言】
最佳故事片:《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
獲獎理由:主旋律戰(zhàn)爭片在金雞獎中歷來受青睞,如《長津湖》(第36屆)、《封神第一部》(第36屆)均獲最佳故事片。本片以抗美援朝為背景,符合國家文化戰(zhàn)略導向。影片投資大、場面宏大,技術指標(如戰(zhàn)爭場面、特效)達行業(yè)頂尖水平,與往屆獲獎影片(如《流浪地球》)的工業(yè)化標準一致。上映后票房與口碑雙豐收,引發(fā)全民討論,符合金雞獎“弘揚主流價值觀”的評選宗旨。
最佳導演:陳凱歌、張珂(《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
獲獎理由:陳凱歌曾憑《長津湖》獲第35屆最佳導演,此次延續(xù)戰(zhàn)爭題材,調度能力與主題把控更成熟。與編劇張珂聯(lián)合提名,體現(xiàn)導演對劇本的深度參與,符合金雞獎對“導演綜合藝術掌控力”的考察標準。陳凱歌作為第五代導演代表,其作品常被視為“中國電影工業(yè)標桿”,評審團可能傾向認可其行業(yè)貢獻。
最佳男主角:朱一龍
獲獎理由:朱一龍憑《人生大事》獲第35屆最佳男主角,此次在戰(zhàn)爭片中飾演復雜角色,展現(xiàn)演技跨度。而《志愿軍:存亡之戰(zhàn)》李想一角需兼顧軍人堅毅與人性溫情,朱一龍的表演層次感強,符合金雞獎“重表演深度”的偏好。作為中生代演員代表,其職業(yè)軌跡與金雞獎“鼓勵演員長期發(fā)展”的導向一致。
最佳女主角:宋佳
獲獎理由:王鐵梅一角兼具職場女性與母親的雙重身份,宋佳的表演細膩真實,符合金雞獎“重生活化演技”的標準。宋佳近年作品質量穩(wěn)定,且憑《好東西》已獲中國電影導演協(xié)會年度女演員,評審團可能延續(xù)認可。女性題材影片在金雞獎中逐漸受重視,宋佳的表演可能成為“平衡性別比例”的典型案例。
【阿里通義】
最佳故事片:《小小的我》
獲獎理由:該片由易烊千璽主演,聚焦罕見病患者及其家庭,是典型的現(xiàn)實主義題材,深刻探討了生命、尊嚴與親情,完美契合金雞獎對“思想性”和“反映社會風貌”的要求。影片在表演、劇本和情感表達上都獲得了極高評價,是本屆綜合實力最強、主題最契合的候選者。
最佳導演:顧長衛(wèi)
獲獎理由:顧長衛(wèi)是第五代導演的代表人物,其作品《刺猬》延續(xù)了他對社會邊緣人物和人性幽微之處的深刻洞察。在提名導演中,他的作者風格和藝術成就最為資深和公認,金雞獎有表彰電影藝術家的傳統(tǒng)。
最佳男主角:易烊千璽
獲獎理由:易烊千璽為角色付出巨大努力,其飾演的腦癱患者形象真實、克制且充滿力量,表演層次豐富,挑戰(zhàn)極大。金雞獎歷來青睞為角色付出巨大心力、表演有突破的演員,此角色獲獎實至名歸。
最佳女主角:詠梅
獲獎理由:詠梅是公認的演技派,她在《出走的決心》中飾演的中年女性,其內心的壓抑、覺醒與決絕被演繹得絲絲入扣。角色具有深刻的社會代表性(中年女性困境),表演內斂而富有張力,是金雞獎最偏愛的“大女主”類型。
【chatGPT】
最佳故事片:《長安的荔枝》
理由:這部片在影評中被視為導演大鵬的“新高度”,影像敘事與商業(yè)化結合得較成熟;金雞獎向來青睞在電影語言與整體完成度上表現(xiàn)均衡的作品,且《長安的荔枝》在敘事與制作上都有較多專業(yè)評價支撐。
最佳導演:大鵬
獲獎理由:影評把這部片視為大鵬導演進步顯著的代表作;金雞獎在“導演獎”上偏好既能把控整體又有鮮明電影語言的導演。
最佳男主角:易烊千璽
理由:易烊千璽為這部片承擔起高難度角色(腦癱患者)的演繹,影評與觀眾討論多稱其表演用力且成長明顯;金雞獎在表演獎項上常獎勵角色塑造難度大且表演細致的演員。
最佳女主角:宋佳
獲獎理由:《好東西》口碑高(豆瓣評分與專業(yè)影評),宋佳的角色是情感與性格跨度大的復雜人物,評委會常偏愛在表演張力和人物深度上都有體現(xiàn)的女演員。
-易烊千璽最穩(wěn)-
以上,為6大AI模型選擇出來的獲獎者一覽表。
根據(jù)“投票率”,最佳故事片里,《小小的我》得到3票,最佳導演則是大鵬得到3票,最佳女主角的角逐上,宋佳得到4票;而最佳男主角這個獎項,則算是“眾望所歸”——易烊千璽,得到5票。
所以,根據(jù)AI的結果,如果要說誰比較穩(wěn),當屬易烊千璽,今年拿影帝的幾率非常高,八成以上;宋佳的影后次之,六成以上。
這個預測結果,不知道大家是否認可?
-最大化獲取票房的定檔-
就在金雞獎公布提名的第二天,9月28日,畢贛導演、易烊千璽、舒淇聯(lián)袂主演的《狂野時代》宣布定檔于11月22日。
這一上映日期,可以說是易烊千璽(或者說片方)的“陽謀”,步步為營地以最大化獲取票房為考量。因為,11月15日金雞獎揭曉,一周后,片子上映,充分地調動了金雞獎的熱度。
假設易烊千璽真的獲得影帝,自然會熱度爆表——他將成為金雞獎歷史上年齡最小的影帝獲得者(25歲)。之前保持最小年齡得獎者紀錄的是劉燁,在2004年憑借《美人草》獲得該獎,當年他26歲,而與易烊千璽巧合的是,劉燁在片中的搭檔,也是舒淇。
這歷史性的一刻,各大媒體討論一個月都綽綽有余,足以覆蓋《狂野時代》的上映周期。
假設易烊千璽沒有獲獎,也可以大打悲情牌,四提金雞獎影帝而不中(除了這次,他還曾憑借2022年《奇跡·笨小孩》、2021年《送你一朵小紅花》、2020年《少年的你》分別獲得該獎的提名),就說悲不悲情吧?!
已經三次提名不得,再有第四次,不僅粉絲,可能很多路人都看不過去了。畢竟,易烊千璽的演技還是普遍被認可的。
所以,在這種得獎與否都有話題可做的氛圍下,《狂野時代》的票房,應該是穩(wěn)的。
當然了,說成“陽謀”并非什么壞事,而是指該片充分運用了金雞獎元素的一次定檔——算是得了先手,事半功倍。
不過,畢贛上一部電影《地球最后的夜晚》因為定檔前的營銷失當,導致被當成“詐騙片”而“聲名狼藉”(與片子本身的質量倒是無關的),不知這次《狂野時代》出品方華策影業(yè)(同樣也是《地球》的第一出品方)能否規(guī)避營銷雷區(qū)?
《狂野時代》此前在第78屆戛納電影節(jié)主競賽單元獲得特別獎,以及金雞獎發(fā)布提名當天又獲得第30屆釜山電影節(jié)藝術貢獻獎(美術類獎項);電影品質肯定不差,但也沒有好到“殺瘋”的狀態(tài)。
畢竟,本屆釜山電影節(jié)的最佳影片是同為華語片的《羅目的黃昏》(張律執(zhí)導),而最佳導演則是與易烊千璽搭檔、演而優(yōu)則導的舒淇(執(zhí)導處女作《女孩》);《狂野時代》拿下的藝術貢獻獎,頂多更多算是安慰而已。
可以想見,《狂野時代》的口碑大概率兩極分化(畢竟是沒有達到眾口一詞的優(yōu)秀)。
那么,以易烊千璽斬獲(或憾失)金雞獎為話題驅動,對片方而言,是最好的選擇。
整理及撰稿|Jana
策劃|文娛春秋編輯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