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香港居然有新四大天王了?!
就是以下這四位:姜濤、MC張?zhí)熨x、林家謙和Tyson Yoshi。
噢,原來是香港網(wǎng)民最近自己評的。
果不其然,消息一出,大陸的網(wǎng)友們紛紛哀嘆:香港何時落得這收場……
畢竟,看看之前的四大天王,黎明、張學友、劉德華、郭富城,哪一位不是實力、顏值、臺風、影響力全方位拉滿的頂級巨星。
至于這次的“新四大天王”,估計廣東省外朋友們比較熟知的也就是姜濤了。(還是靠各種梗和表情包出圈的)
但有一說一,這次香港網(wǎng)友選的這幾位,確實是香港如今話題度最高的幾位男歌手。
既然香港網(wǎng)民御賜了封號,那大家也不妨一起來看看如今的“新四大天王”,都是什么來頭。
首先是香港頂流姜濤,這位應(yīng)該沒人不認識了吧。
他現(xiàn)在在香港的人氣,還真不一定會輸給當年的劉德華和黎明。
每年他4月30日的生日,香港粉絲都會自發(fā)地將銅鑼灣變成姜濤灣,為他慶生。
這幾年,姜濤因為身形發(fā)胖、跳舞像胖虎等一系列話題硬生生被網(wǎng)友嘲 成了反面教材。
其實他出道的時候,也算是青春偶像一個。
2018年,香港趁著選秀節(jié)目大火,搞了個港版偶像練習生《全民造星》。
當時19歲的姜濤頂著一張鮮肉臉,一出場就讓全場觀眾眼前一亮。
在初舞臺上,他又以一首抖音神曲《123我愛你》紅遍全港。
實話實說,姜濤在這群人里面唱得算是不錯的,而且整體臺風青春活力又自然。
借著一騎絕塵的人氣,姜濤最終也順利拿下冠軍成團出道。
小IN真的沒在玩梗,不信大家看看最后和姜濤一起成團的隊員們,就知道為什么姜濤能這么火了。
不過,靠著人氣坐上了這個位置,卻依然掩蓋不了實力平平的事實。
就算在廣東,姜濤出道至今的歌曲和作品的出圈程度也并不算高。他的頂流人氣,更多來自于粉絲的應(yīng)援,和內(nèi)娛的偶像派小鮮肉別無二致。
蒙著嘴說愛你,Keung To 姜濤
Dear My Friend,,Keung To 姜濤
在今年年初的叱咤頒獎禮上,姜濤第五度拿下叱咤樂壇我最喜愛的歌曲大獎,追平陳奕迅和張學友的記錄,讓各界嘩然。
直到這幾年,他也放棄了身材管理,還貢獻了諸如“盡力掃”之類的名場面。
香港頂流,徹底淪為笑料。
“新四大天王”里的另一位港樂頂流MC張?zhí)熨x,是全民造星第二季的冠軍。
2020年,他簽約了華納出道后,馬上被力捧。
和姜濤這類走偶像男團路子的歌手不同,MC是實打?qū)嵉膭?chuàng)作派歌手。
要論作品,MC張?zhí)熨x的歌應(yīng)該是影響力最廣的。好幾首原創(chuàng)都成了港樂爆款。
比如《反對無效》和《記憶棉》這兩首歌,在粵語區(qū)出圈程度很高,即便是路人也聽過的程度,而且確實好聽。
反對無效-MC張?zhí)熨x,InsDaily,3分鐘
記憶棉,MC 張?zhí)熨x
2022年的《老派約會之必要》,發(fā)行首日就以超過10萬點播次數(shù)登上Spotify日榜第一位。
當時出道僅一年的MC,就可以solo在紅館開演唱會了。
這幾年,他還跨界做起了演員,和吳君如一起搭檔演戲《我談的那場戀愛》,豆瓣7.2分
和MC張?zhí)熨x一樣,林家謙也是樂壇近年來佳作不斷的創(chuàng)作型歌手。
如果你聽港樂,或許一早就留意過他的名字。
早年,他為一眾港樂歌手們制作過專輯。
容祖兒的《心之科學》、陳奕迅的《塵大師》、《是但求其愛》、《盲婚啞嫁》都是他作曲的經(jīng)典作品。
塵大師 Lightly,陳奕迅
是但求其愛 The Search,陳奕迅
在香港樂壇,林家謙的創(chuàng)作優(yōu)勢非常明顯,會寫歌會制作,而且作品的口碑和質(zhì)量也一直不俗,積累了許多忠實歌迷。
一人之境,林家謙
普渡眾生,林家謙
但他的短板也很明顯,唱功著實不敢恭維。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B站找找他在演唱會和鄭中基合唱的《閉目入神》來聽聽,簡直是公開處刑。
最后一位Tyson Yoshi,嚴格來說這位能和前三位并列,很大程度歸功于他的一對巨胸。
你可能沒聽過他的歌,但你應(yīng)該look過佢對波。
在今年的頒獎禮上,Tyson 就憑借“一對南半球”騷盡全場。
作為香港樂壇身材最辣的男歌手,每唱必脫和各種“插水表演”已經(jīng)成了保留節(jié)目。
對于近期被網(wǎng)友封為香港新四大天王,Tyson的回答也是一貫的風趣:
我是四大甜品,咪搞!
其實這個“新四大天王”的封號,大家僅當娛樂笑笑就好,畢竟都是網(wǎng)友們的自娛自樂。
畢竟如今的香港樂壇,和當年早已不可同日而語。
當年的四大天王,也是獨屬于港樂黃金年代不可復(fù)制的產(chǎn)物。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香港樂壇就像這座蓬勃發(fā)展的城市一樣,處處閃耀著榮光。
昔時的香港不但是國際金融中心之一,也成為了亞洲的流行文化中心。
隨著張國榮、梅艷芳相繼宣布退出歌壇,“三王一后”稱霸樂壇的局面逐漸被打破,香港一大批歌壇新秀開始搶得一席之地。
香港80年代三王一后:譚詠麟、梅艷芳、張國榮、陳百強
1990年,劉德華、張學友搶占先機。
次年,黎明以火箭式般的速度走紅,在頒獎禮上風光無限。
夏日傾情,黎明-夏日傾情
1992年,早已憑借《對你愛不完》在臺灣爆火的郭富城返港。
動感新穎的舞曲風格,外加一張讓人怦然心動的俊俏臉蛋。
他毫不意外地躥到了歌壇的最前列。
港媒將這四人比作神話傳說中的四大天王。
至此,港樂也迎來了被“四大天王”統(tǒng)治的時代,在四大天王的迅猛攻勢下,其他男歌手們幾乎難有市場。
如今30余年過去,四大天王的余暉仍在。
隨著港娛港樂的式微,近些年來涌現(xiàn)的香港歌手,似乎再難走出本土。
就像港樂著名大師胡偉立老先生所說的那樣,一個事物產(chǎn)生以后必定會走向消亡。
輝煌過了,那個時代就是過去了,與其緬懷,不如再創(chuàng)造一個新時代。
港樂不如從前是事實,但嘲諷歸嘲諷。
如今港樂源源不斷涌現(xiàn)的優(yōu)秀音樂人,也在為這個時代的港樂撐起一片天。
就像天后容祖兒說的:”港樂可能再難遇到四大天王的巨星時代,但小星星足夠耀眼,也能把天空照亮?!?/strong>
一句到尾,希望港樂越來越好。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