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 王寧)國慶、中秋雙節(jié)臨近,多地桂花迎來盛花期,金黃細小的花朵綴滿枝頭,沁人心脾的甜香彌漫在空氣中,成為秋日的限定景致。這抹獨有的桂香,也悄然在社交平臺上掀起養(yǎng)生熱潮,從日常飲用的桂花茶、網紅款桂花烤奶,到因影視劇帶火的桂花蜜,網友們紛紛曬出用桂花自制的美味。
社交平臺截圖
桂花是木犀科木犀屬植物,也稱銀桂、木犀、九里香,素有“百藥之長”的美譽,不僅具有觀賞價值,其花還可入藥或日常食用,能實實在在為人們“添健康”,其作為藥用最早被收錄在《唐本草》中,言其皮“治百病,養(yǎng)精神,和顏色”。廣州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廖小紅在接受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記者采訪時表示,“進入秋季,冷空氣活動頻繁,容易誘發(fā)甚至加重胃寒腹痛、咳嗽痰多、脘腹冷痛等病狀。桂花本是一味對癥中藥,此時適量食用桂花或飲用桂花茶,可起到緩解作用?!?/p>
為留住這份“秋日黃金香”,需將桂花進行陰干處理。晴天時將盛開的桂花從枝頭摘下,輕輕抖掉雜質、拂去灰塵后,用透氣的篩子將桂花鋪開放在通風、干燥、沒有陽光直曬的地方,待其自然風干,便可收藏備用。
廖小紅進一步解釋,中醫(yī)認為,桂花性溫、味辛,歸肺、脾、腎經,具有溫肺化飲、散寒止痛等功效,適合寒飲咳嗽、胃寒腹痛、寒濕痹痛者。桂花還富含黃酮類化合物,有助增強免疫力,對感冒易感人群尤為有益。
9月,湖北武漢市龜山公園桂花初綻。長江日報社通訊員劉思佳 攝
“桂花香氣濃郁,能為食物帶來獨特清香,不僅提升了口感層次,更具美味與養(yǎng)生價值?!绷涡〖t表示。在食養(yǎng)方面,桂花應用廣泛,比如常見的桂花糕,以糯米粉、澄粉、糖和干桂花制成,口感軟糯清香,適合脾胃虛寒者食用;桂花酒由桂花浸泡白酒或米酒而成,適量飲用可溫中活血,但孕婦、肝病患者及體質偏熱者慎用;桂花粥是在大米或小米粥中加入干桂花,可以健脾化痰、暖胃溫中;用桂花與白糖腌制的桂花糖,則能用于拌粥、蘸點心或沖飲,開胃健脾,風味獨特。
值得一提的是,桂花的香氣也有助舒緩情緒,取3~5克干桂花沖泡開水代茶飲用,有助于舒肝理氣、驅散寒氣、健脾暖胃、潤腸通便,對改善皮膚干裂、口腔炎、牙周炎及聲音沙啞等癥狀也有一定輔助作用。
廖小紅提示,桂花性溫,也不能隨便吃。部分人群應慎用,比如體質偏熱、陰虛火旺者(如口干舌燥、手足心熱、盜汗等);孕婦、嬰幼兒及過敏體質者需謹慎食用,以免引發(fā)過敏反應;食用時應選擇無農藥污染的新鮮桂花,并注意保存方法,如冷凍、低溫烘焙或自然干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