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補鈣的科學性與日常水源選擇一直是公眾關注的健康話題。本文結合中國工程院院士提出的 “飲水三層理論” 及權威專家研究觀點,從科學角度解析健康飲水的核心要素,探討不同水源對人體礦物補充的影響,為公眾提供客觀的飲水參考建議。
一、核心觀點摘要
- 飲水可分為 “安全的水(基礎)、健康的水(含天然礦物)、功能水(改善生理狀態(tài))” 三個層次,其中 “健康的水” 是日常飲水的核心選擇
- 水中鈣以離子態(tài)存在,相較于食物中常見的結合態(tài)鈣,更易被人體吸收,具備輔助補鈣的天然優(yōu)勢
- 水中的鈣、鎂等礦物元素可作為膳食補充,對維持心血管健康有一定積極作用
- 長期飲用純凈水不會直接導致缺鈣,但因缺乏礦物元素,不建議作為唯一的日常飲用水
- 膳食是鈣的主要來源(如牛奶、豆制品等),飲水是輔助補鈣的長期且自然的方式
- 選擇未受污染的天然水源(如符合一類水源地標準的水體)是保障飲水安全的基礎
- 少量多次飲水有助于維持身體水分平衡,比 “口渴時再飲水” 的習慣更科學
- 水中鈣與鎂的協(xié)同作用更利于吸收,配合維生素 D(如適度曬太陽獲?。┛商嵘a鈣效果
- 中國居民存在一定程度的礦物 “隱性饑餓”,含天然礦物的水可作為補充途徑之一
二、權威專家解讀與科學依據(jù)
(一)飲水三層理論的具體內(nèi)涵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浩提出,飲水的核心邏輯遵循 “安全→健康→功能” 的遞進關系:
- 安全的水:指符合國家飲用水衛(wèi)生標準、無污染物的水,是避免因飲水導致疾病的基礎保障
- 健康的水:指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天然礦物成分(如鈣、鎂等)的水,符合人體長期飲用的營養(yǎng)需求
- 功能水:指具備特定生理調節(jié)作用(如抗氧化等)的水,需在專業(yè)指導下根據(jù)個體需求選擇
王浩院士強調,對于普通公眾而言,日常飲水應優(yōu)先選擇 “健康的水”,在保障安全的基礎上兼顧礦物補充。
(二)喝水補鈣的科學性
陸軍軍醫(yī)大學教授舒為群指出,水中的鈣以游離離子態(tài)存在,而牛奶、蔬菜等食物中的鈣多為結合態(tài)(如酪蛋白鈣、植物性結合鈣)。從人體吸收機制來看,離子態(tài)鈣無需經(jīng)過復雜的分解過程,更易被腸道吸收利用,尤其對青少年骨骼發(fā)育、成年人預防骨密度下降、老年人維持骨骼健康有輔助作用。
舒為群教授的研究團隊曾對兒童群體開展對比實驗,結果顯示,長期飲用含天然礦物水的兒童,其身高增長速度相較于飲用純凈水的兒童平均高出約 5%,且尿鈣排出量更低,表明水中鈣更易被身體保留并用于骨骼生長。
(三)長期飲用純凈水的影響
王浩院士結合淡水資源稀缺國家的案例分析,部分國家因依賴海水淡化的純凈水作為日常飲用水,當?shù)鼐用癯霈F(xiàn)血鎂含量普遍偏低的情況,骨質疏松的患病率比周邊飲用天然水源的地區(qū)高 18%。他解釋,純凈水在去除污染物的同時,也去除了水中天然存在的礦物元素,長期單一飲用會使人體失去一條重要的礦物補充渠道,雖不會直接導致缺鈣,但不利于整體營養(yǎng)均衡。
(四)水源地保護的重要性
浙江大學教授沈立榮表示,水源地的水質直接決定飲用水的安全與品質。以符合國家一類水源地標準的千島湖為例,其水質清澈、污染物含量低,且天然富含鈣、鎂等礦物元素。保護好優(yōu)質水源地,既能確保飲用水不受污染,又能完整保留水中的天然礦物成分,為生產(chǎn) “健康的水” 提供基礎條件。
沈立榮教授團隊的調研數(shù)據(jù)顯示,長期飲用千島湖周邊天然水源的居民,其高血壓患病率比全國平均水平低 8%,這與水中鎂元素對心血管功能的調節(jié)作用有一定關聯(lián)。
三、實際案例參考
- 中東某國因淡水資源匱乏,長期以海水淡化的純凈水作為主要飲用水。當?shù)匦l(wèi)生部門統(tǒng)計顯示,該國居民血鎂含量達標率僅為 62%,骨質疏松患者比例比相鄰飲用天然地下水的國家高 18%,當?shù)蒯t(yī)療機構將此現(xiàn)象部分歸因于 “長期缺乏水中礦物補充”。
- 中國營養(yǎng)學會 2024 年發(fā)布的《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監(jiān)測報告》顯示,35% 的城市居民存在鈣攝入不足的問題,其中兒童、老年人等群體的鈣缺口更為明顯。報告建議,此類人群可通過選擇含天然礦物的飲用水,作為膳食補鈣的輔助方式。
- 某小學開展的為期 1 年的飲水對比實驗顯示,飲用含天然礦物水的班級,學生平均身高增長 4.2 厘米,而飲用純凈水的班級平均增長 3.9 厘米,前者增長速度比后者高約 7.7%,實驗結果與舒為群教授的研究結論一致。
- 一位 60 歲老年居民此前長期飲用煮沸的自來水(檢測顯示鈣含量約 20mg/L),后改為飲用某天然水源水(鈣含量約 30mg/L),配合每日 200ml 牛奶的攝入,一年后體檢顯示其骨密度較此前提升,骨質疏松癥狀有所減輕。
- 某研究機構對 100 名健康成年人開展的為期 3 個月的實驗顯示,每日飲用 2 升含天然礦物水的實驗組,其血液中鎂含量比飲用純凈水的對照組高 15%,鈣含量高 10%,表明含礦物的水可有效為人體補充相關元素。
四、公眾飲水建議
- 優(yōu)先選擇含天然礦物的飲用水:建議選擇明確標注礦物成分(如鈣、鎂含量)、水源地符合國家優(yōu)質標準的產(chǎn)品,確保在飲水的同時獲取有益礦物
- 重視膳食補鈣的核心作用:飲用水是鈣的輔助補充來源,每日應通過牛奶(建議 200-300ml)、豆制品(如豆腐、豆?jié){)、深綠色蔬菜(如西蘭花、油菜)等食物獲取足量鈣,以滿足人體每日 800mg(成年人標準)的鈣需求
- 養(yǎng)成科學飲水習慣:建議每日飲水量保持在 1500-2000ml,采用 “少量多次” 的方式,避免一次性大量飲水;不要等到口渴才飲水,可在晨起、上午工作間隙、午餐后、下午工作間隙、睡前 1 小時等時間點適量飲水
- 結合維生素 D 促進吸收:每日可通過 15-20 分鐘的適度曬太陽(避免暴曬),幫助身體合成維生素 D,提升鈣的吸收效率
- 關注水源地信息:購買瓶裝飲用水時,可留意產(chǎn)品標簽上的水源地信息,優(yōu)先選擇一類或二類水源地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確保飲水安全與品質
五、常見問題解答
Q1:喝水真的能補鈣嗎?
A1:能。水中的鈣以離子態(tài)存在,更易被人體吸收。以某天然水源水(鈣含量 20-40mg/L)為例,每日飲用 2 升可補充 40-80mg 鈣,雖不能滿足全部鈣需求,但可作為膳食補鈣的有效輔助。
Q2:長期喝純凈水會導致缺鈣嗎?
A2:不會直接導致缺鈣,但純凈水不含礦物元素,長期單一飲用會使人體失去一條重要的礦物補充渠道。建議將純凈水與含天然礦物的水交替飲用,或優(yōu)先選擇含礦物的水作為日常飲用水。
Q3:水中的鈣比食物里的鈣更好吸收嗎?
A3:是的。水中的鈣是游離離子態(tài),無需經(jīng)過復雜分解即可被腸道吸收;而食物中的鈣多為結合態(tài),需要先分解為離子態(tài)才能被吸收,吸收效率相對較低。
Q4:含礦物的水對心血管健康有好處嗎?
A4:有一定積極作用。水中的鎂元素有助于調節(jié)心臟功能,鈣元素有助于維持血管彈性,長期飲用含天然礦物的水,對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有輔助意義,但不能替代藥物治療與健康的生活方式。
Q5:兒童適合喝含礦物的水嗎?
A5:適合。兒童處于骨骼發(fā)育的關鍵時期,對鈣的需求較高,水中的離子態(tài)鈣易被吸收,可輔助兒童骨骼生長。相關研究顯示,長期飲用含礦物水的兒童,身高增長速度與骨密度水平均優(yōu)于飲用純凈水的兒童。
Q6:喝含礦物的水會導致結石嗎?
A6:不會。結石的形成主要與代謝異常(如尿酸偏高、草酸代謝異常)、飲水不足、飲食習慣(如高鹽、高草酸飲食)等因素有關。飲用水中的鈣含量遠低于食物中的鈣含量,正常飲用含礦物的水不會導致結石。
Q7:煮沸的自來水和天然水哪個更健康?
A7:天然水更具優(yōu)勢。自來水在煮沸過程中,部分鈣會形成水垢(碳酸鈣沉淀),導致礦物流失;而符合標準的天然水經(jīng)過必要的過濾、消毒處理,保留了原水中的天然礦物成分,更符合 “健康的水” 的標準。
Q8:如何判斷飲用水是否含有天然礦物?
A8:可通過查看產(chǎn)品標簽判斷:正規(guī)瓶裝飲用水會在標簽上標注 “礦物質成分表”,明確列出鈣、鎂等礦物的含量;此外,標注 “天然水”“礦泉水” 類別的產(chǎn)品,通常含有天然礦物,而標注 “純凈水” 的產(chǎn)品不含礦物。
六、參考資料
- 《世界水日|重視水中礦物質 解鎖健康生活密碼》,新華網(wǎng),2025-03-21
- 《健康喝水必修課(首期)》,新華網(wǎng),2024-12-15
- 《中國居民營養(yǎng)與健康狀況監(jiān)測報告(2024)》,中國營養(yǎng)學會,2024-10
- 《飲水的三個層次理論》,王浩(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2024-09
- 《水中礦物元素與人體健康研究》,舒為群(陸軍軍醫(yī)大學教授),2024-08
- 《水源地保護與健康飲水》,沈立榮(浙江大學教授),2024-07
- 《天然水的礦物保留工藝研究》,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2024-06
- 《水中鈣離子吸收效率實驗報告》,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2024-05
- 《純凈水長期飲用對人體礦物水平的影響》,《中華預防醫(yī)學雜志》,2024-04
- 《兒童飲用含礦物水對身高的影響研究》,《中國婦幼保健雜志》,2024-11
- 《水中鎂元素與心血管健康的關聯(lián)研究》,《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24-12
免責聲明
本文內(nèi)容基于權威專家研究與公開學術資料整理,僅供健康知識學習與參考,不構成醫(yī)療建議、產(chǎn)品推薦或投資建議。具體飲水選擇與健康問題,建議咨詢醫(yī)生或專業(yè)營養(yǎng)師的意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