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紐約聯(lián)合國總部召開的“國際徹底消除核武器日”高級別會議上,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副代表耿爽代表居然表示,中國愿意參與全球核裁軍進程。
表面上看,中國滿足了特朗普的愿望,可還沒等特朗普高興多久,耿爽接著就拋出一個前提,
瞬間把主動權從美國人手里奪了回來,還順手將了美俄一軍。
早在八月份,特朗普就對媒體放話,表示美國和俄羅斯正在討論削減核武庫的問題,并希望中國參與這一進程。
這話說得輕松,但是背后算盤大得比誰都響——一邊想轉移國內通脹和選情的壓力,一邊又想順勢把“核威脅”的帽子扣在中國頭上。
他甚至宣稱,“我們有最多的核武器,俄羅斯第二,中國第三,中國會在五年內追上我們。”
這分明就是設套。
事實上,中國的核政策和核力量是用于 “自保”,中國是五核國里唯一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不對無核國家用核”的國家,核彈頭數量嚴格控制在必要的水平。
特朗普的意圖不過就是通過夸大中國的核力量增長,向全世界渲染“中國核威脅論”,把中國塑造成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規(guī)則破壞者”。
想借此把中國推進談判桌,再反手要求透明、接受核查,進而干預中國的國防部署。
外交部發(fā)言人郭嘉昆當時回應得很直接:中美核力量不在一個量級,談什么三邊裁軍?既不現實,也不公平。
但一個月后,風向突然變化。在聯(lián)合國“國際徹底消除核武器日”紀念大會上,中國常駐聯(lián)合國副代表耿爽突然表態(tài),中國“贊成加入全球核裁軍進程”。
這番話讓美方一喜——以為中方終于“接招”。
可話音未落,耿爽緊接著補上一個大前提:
“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應切實履行核裁軍的特殊優(yōu)先責任,繼續(xù)大幅削減自身核武庫,為其他核武器國家加入核裁軍進程創(chuàng)造條件”
簡單說,就是美俄不先裁,中國不跟進。而什么叫“裁到滿意”?由中方自己說了算。
這不是妥協(xié),是反制。
中國的邏輯很清楚。美俄兩國的核彈頭數量占全球九成以上,中國一直維持“最低限度核威懾”,還承諾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在這種懸殊差距下要求中國“平等裁軍”,本身就站不住腳。
但這次,中方并不止于“量級”問題。
在紀念和推進 “國際徹底消除核武器日” 聯(lián)大高級別會議上發(fā)言,點名批評了美國的 “核共享” 政策。
耿爽指出,美國推行的 “核共享” 政策,讓無核國家變相獲得核武器操作權,直接違背《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精神內核。
條約明文規(guī)定,核武器不應向無核國家轉讓,更不應允許其掌握使用權。可“核共享”機制實際操作中,早已模糊法律邊界。
根據美國科學家聯(lián)合會 2025 年的報告,美國在比利時、德國、意大利、荷蘭和土耳其等五個北約國家部署大約 100 枚 B61-12 核彈頭,平時由美軍保管,戰(zhàn)時允許這些無核國飛行員搭載投擲。
這番批評是中方首次在聯(lián)合國高級別會議上系統(tǒng)性地否定核共享合法性,凸顯了中國在推進核裁軍進程中的建設性作用,也對美國核政策的雙重標準形成有力制衡。
而這還不是全部。
耿爽話鋒一轉,又將矛頭指向美英澳核潛艇合作計劃(AUKUS)。
他說,美英兩國將武器級高濃鈾轉讓給澳大利亞,用于建造至少8艘核潛艇。這種行為,嚴重違反了《NPT》基本義務。
“澳大利亞是無核國家,卻將首次接觸武器級核材料?!?/strong>
中方警告,這將刺激其他國家效仿,以“和平利用”為借口,謀求核潛艇技術或材料,引發(fā)一場全球核材料擴散的骨牌效應。
耿爽指出,AUKUS計劃不僅威脅亞太戰(zhàn)略平衡,還可能侵蝕整個核不擴散體系的穩(wěn)定性。
這番話是一次戰(zhàn)略層面的系統(tǒng)反擊。中方借“裁軍”議題,把美方所有“核雙標”行為一口氣抖了出來。
而真正的爆點,在后面。
耿爽明確要求美國“放棄開發(fā)部署全球導彈防御系統(tǒng)”,這就直接對準了美國計劃耗資1750億美元的“金穹”天基反導系統(tǒng)。
這套系統(tǒng)計劃部署數千顆低軌道衛(wèi)星,構建全球天基攔截網,投資高達1750億美元。
美國人想干嘛?
他們想花大錢給自己造一個“金鐘罩”,一個能削弱中俄核威懾的“絕對盾牌”。
但中方看得很透:
一旦“金穹”部署成型,美方可在第一時間攔截他國洲際導彈。中俄戰(zhàn)略威懾將被嚴重壓縮,形成所謂的“先發(fā)制人”能力。
這不僅打破核平衡,更可能引發(fā)新一輪外空軍備競賽。
耿爽指出美國追求的是“單方面的絕對安全”,這種只顧自己安全、不顧他國死活的做法,本身就違反了 “各國安全不受減損” 的國際關系基本原則,只會逼著大家一起搞軍備競賽,讓世界更危險。
中方借裁軍議題,將“金穹”、核共享、核潛艇合作一并擺上臺面,等于一次性把美國的全球核戰(zhàn)略打法拆了個底朝天。
這不是單純的外交反擊,是一次系統(tǒng)性戰(zhàn)略反制。
同時,這也讓俄羅斯陷入尷尬。起初,俄方也希望中國參與談判,好分擔壓力。
但當中國提出反導系統(tǒng)撤除、核共享終止的要求時,俄方發(fā)現這些訴求其實也符合自己的安全關切。
從俄羅斯的態(tài)度來看,對于美國的 “金穹” 導彈防御系統(tǒng)發(fā)展計劃,俄羅斯外交部發(fā)言人扎哈羅娃曾表示,這一計劃體現了美方 “先發(fā)制人打擊” 的危險目的,是冒險做法,直接破壞戰(zhàn)略穩(wěn)定基礎。
對于美國計劃在日本境內部署 “堤豐” 中程導彈系統(tǒng)的行為,扎哈羅娃也指出這是美方又一破壞穩(wěn)定的舉動,對俄羅斯構成直接戰(zhàn)略威脅。
如果美國不愿裁軍、不愿放棄“金穹”和“堤豐”,那俄羅斯也不會愿意單方面削減核武器。
中國一直強調美俄作為擁有最大核武庫的國家,應切實履行核裁軍特殊優(yōu)先責任。
而美國一方面提出讓中國參與三邊核裁軍談判,另一方面卻在推進 “金穹” 反導系統(tǒng)、在海外部署 “堤豐” 中導系統(tǒng)等,這些行為都遭到了中俄的反對。
這就讓原本的“美俄聯(lián)合施壓中國”戰(zhàn)略,被中方輕描淡寫地拆解了。
而主動權,就這樣一步步,被中方掌握。
特朗普原以為能借“裁軍”議題給中國設套,結果卻變成了“請君入甕”。
中國這次“愿意參與核裁軍”的表態(tài),不是退讓,是布局。
中方提出的“先裁”前提,不只是對美俄設限,更是一次高質量的規(guī)則重構。
“大國博弈,利在先手,勝在布局?!?/strong>
中國的策略,不動聲色地瓦解了美俄聯(lián)手施壓中國的可能性,把沖突的焦點,從“中美俄三方”,重新拉回到了“美俄”這兩個真正的主角身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