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登平
“我是主動淪落街頭賣藝的?!闭f這話的是篆刻名家陳金光。我曾設想過N種與他初次見面時的寒暄,而這樣的開場白,并不在腳本里。
一
陳金光的“賣藝”之所“耕石寮”,在福州西湖邊“藏天園”的一個角落。
酒香不怕巷子深。
業(yè)內(nèi)評價陳金光的篆刻:刀刀講究,筆筆得法。朱白各文,俱臻神妙。邊款神雋味永。頗得明清韻味,亦具秦漢遺風。
還有:施朱布白,巧思妙構(gòu),輕松自在,涉刀成趣??钭R四體兼擅,雋爽遒勁,出色當行,游刃有余。
通過中文專業(yè)八級水平測試的同學都知道,這么長的兩段話,翻譯成白話文就是:厲害。
耕石寮只有十來平方米,兩面墻是玻璃,陳設素樸,一張長桌是陳金光的工作臺。沒有訪客的時候,陳金光左手握石,右手持昌碩刀,沉浸于方寸之間。
50年前,陳金光拿著石頭發(fā)楞的時候,絕沒有想到自己將與金石相伴一生。
其時的陳金光,正上小學。大夏天,家人干農(nóng)活,兩腿被褲子磨破,還長疹子。家里缺醫(yī)少藥,惟有土辦法。小金光奉命去找一種石頭,刮出粉末,給家人撒在傷口處,以減輕癥狀。
陳金光得知,手里的石頭還可用來在地上、墻上寫字,也可以在石頭上刻字畫畫。
陳金光的曾祖做過小吏,家傳有祖上的用印,村里也散見這種石頭,俗名圖書石,屬于葉臘石的一種?!掇o?!分?,圖書二字就有“圖章或圖章的印記”一解。
陳金光的父親會木工,也會泥水活。也許是遺傳了父親的手巧,此后,陳金光經(jīng)常在圖書石上刻這刻那,按照課本上印章的樣子,直到高中。
知道圖書石質(zhì)地軟、韌性好、易于加工的人,何止百萬,而其中成為篆刻名家的少之又少。世上哪有這么多湊巧的事,其實是有人用了心。
1988年,農(nóng)家子弟陳金光被福州大學地質(zhì)采礦工程系錄取。他于是知道,從礦物成分與結(jié)構(gòu)上來說,壽山石屬于葉臘石科礦物。
大學一年級,陳金光踏上金光閃閃的大道。
二
某日,友人帶陳金光登門拜訪周哲文老先生。周老是中國當代著名書法篆刻家、社會活動家,泰山北斗級的人物,當年已經(jīng)73歲了。
周老感冒了,正倚靠在床上。陳金光惴惴不安呈上習作,請老先生指點。周老打開床頭燈,手執(zhí)放大鏡,一枚一枚地評點。這個好在哪里,這個不要再做了,那個是小道,不太好。臨了,周老對陳金光說,我也是窮人家的孩子,是大家?guī)椭页砷L的,你方便時就來。
素昧平生的周老,提攜后輩,惟恐不及。陳金光是個實誠人,于是方便時就來。
他不僅帶習作去請教,還幫忙做點事情。周老眼睛不好,書信又很多,陳金光幫著拆信、讀信,后來也幫著回信。陳金光還幫助整理老人家的口述,形成近十萬字的自傳,感覺自己也親歷過老人家的一生。
周家藏書甚豐,有圖書館里都找不到的印譜,還有難得一見的名家真跡,如李可染、潘天壽、黃胄、劉海粟、吳作人、沙孟海等等。
周老對陳金光說,家里的東西你都可以看,事無不可對人言,看完放回原位即可。
周家還有不少名人扇面,天熱時,陳金光抽出扇子,啪地打開,啪地合上,動作瀟灑。周老心疼不已:“俤呀俤,這是好東西啊,輕一點?!痹诟V莘窖灾?,俤是對年輕男性親切的稱呼。
周老交游廣達,順里成章地,周老的整個朋友圈,成為陳金光的親友團。這些先生在當時的文藝界,可謂頂流。
陳金光技藝日長。剛開始,有人問周老,這是你學生嗎?周老矢口否認。不久之后,周老便主動介紹,這是我學生陳金光,在福州大學上學……。
校長辦公室賴友容老師、班主任江顯穆老師得知陳金光會篆刻,都問他可否為福州大學校長黃金陵先生刻印章。
“當時,同學們對黃校長崇拜得五體投地。黃校長能用我這個小朋友的印章,那是莫大的榮光?!迸紶栍信瑢W上門求章,更讓陳金光得意。
周家人用餐的時候,陳金光也一起吃。老先生牙不好,有一次家里蒸米粉肉,老先生吃了一口,覺得咬不動,隨手夾給陳金光,陳金光很自然地吃了。
今天,陳金光說起此事,也覺得無法理解,但在當時確實毫無違和之感。
成家之后,陳金光照舊經(jīng)常去周家,惹得新娘子說,我跟你結(jié)婚了,但好像還是一個人過。
不久,陳金光孩子出生了。周老讓陳金光來家里一趟,塞給他一個紅包,還有按風俗準備的線面、蛋。
陳金光百感交集:感謝您對我這個農(nóng)村孩子這么好,我沒什么可報答您的,我現(xiàn)在是孩子的爸爸了,我給您磕個頭。
老人家老淚縱橫,將陳金光扶了起來。
三
2001年8月,周老駕鶴西去。陳金光像家人一樣,參與料理后事。周老的兒子、師兄周悌對陳金光說,你水平還可以,有責任去傳承延續(xù)老人家的藝術。陳金光說:哥一句話,我責無旁貸。
在央企上班的陳金光工程師,辭職下海。沒有任何儀式,開了耕石寮的門,開始了在藏天園的“賣藝”生涯。但開門第一天,打了個“空軍”。
好在陳金光享受雕刻的快樂,他稱之為DIY的快樂,不受約束的快樂,是文字語言轉(zhuǎn)化為篆刻語言的成就感。
陳金光評價自己的作品,今天看不出比昨天好,但今年可以看出比去年好。這種進步不是處心積慮的刻意為之,而是蠶吃桑吐絲、牛吃草擠奶的厚積薄發(fā)。
他的作品辨識度頗高,知名度也漸漲。經(jīng)常受邀為國內(nèi)外政要、名人治印,還時有收藏家一次性給數(shù)十塊、百來塊石頭,請陳金光刻章。
印章于他,猶如歌曲之于音樂家、詩歌之于文學家。當情緒被點燃時,陳金光就有以印章表達的欲望。滿柜的印章里,有國家大事,有社會新聞,有街巷故事,仿如一部“堅硬”的史書。
偶爾,陳金光也玩直播,他笑言在直播間里被粉絲鼓掌、“起哄”,創(chuàng)作的激情就上來了。前幾日,他在朋友圈發(fā)張拇指長繭的照片,配文“篆刻工作者大拇指角質(zhì)層原來是有夾層的”,這是“裝逼成功”。
陳金光不擔心自己被電腦雕刻或AI代替,“那只能影響被影響的人”。電腦雕刻電子底版得有高手創(chuàng)作,印也只是車出來的,缺乏刀刃刻出來的味道。
所謂篆刻,一是篆法,篆書的書寫變化方法;二是章法,印面的布置安排;三是刀法,用刀把不要的地方“破壞”掉,留下自己想要的。刀法在篆刻里所占的比重最少。
篆法、章法需要學養(yǎng)支撐。陳金光說,胸無點墨、學養(yǎng)不夠的人,只會刀法,就會鬧笑話。
篆刻半生,如今的陳金光出手前,往往只需打個腹稿。
“你還記得《庖丁解牛》這篇課文嗎,里面有‘以神遇而不以目視’這句。
刀聽我的,石頭也聽我的。我刻印時只看起刀的位置。
你吃飯夾菜,要測算筷子張開的角度,筷子夾菜和放進嘴里的速度嗎?沒有吧?
我刻章的時候,也沒有?!?/p>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