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西安10月1日電(記者藺娟)國慶中秋假期來臨,不少人早已把“吃遍當地特色美食”列入旅行計劃,但美味背后藏著不少“健康陷阱”。假期外出就餐如何做好腸道健康防護?專家來支招。
陜西疾控科普專家、西安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yī)師張明鑫表示,外出就餐做好腸道健康防護,首先要選對餐廳,正規(guī)場所是“第一道防線”。外出就餐時,建議優(yōu)先選擇證照齊全、環(huán)境整潔的正規(guī)餐飲場所。可以留意餐廳是否公示“食品安全等級”,優(yōu)先選擇評級高的餐廳。同時,觀察后廚是否衛(wèi)生,服務人員是否佩戴口罩、手套,從源頭降低風險。
第二要慎吃生涼,以“熟食為主”守住安全底線。張明鑫表示,從腸道健康角度來看,生冷食物因加工、儲存過程中易接觸外界環(huán)境,若衛(wèi)生把控不當,更容易成為腸道傳染病的傳播載體。因此,在品嘗美食時,要堅持“熟食為主、生熟分開”的原則。
第三要喝對水,科學飲水切斷“飲水傳播鏈”。專家強調,除了食物,飲水安全也是預防腸道傳染病的關鍵。建議大家飲用正規(guī)品牌的瓶裝水或桶裝水,避免飲用未煮沸的自來水、井水。同時,在購買瓶裝水時,要注意檢查瓶蓋是否完好,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是否正常,避免購買過期或包裝破損的產品。
西安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消化內科主任醫(yī)師張明鑫為患者看診。新華社發(fā)
此外,專家提醒大家,出現腹瀉后莫慌張,首先需要及時補充水分和電解質,宜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條、香蕉等。若出現嚴重腹瀉、腹痛或嘔吐,伴有口干、尿少、乏力等脫水癥狀或糞便中帶血等情況,應及時就醫(yī)。切勿自行濫用抗生素,這可能導致菌群失調和耐藥性產生,需經醫(yī)生診斷后,根據病因進行針對性治療。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