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知乎上發(fā)現(xiàn)了一條有趣的提問——中國如何名正言順的收回外蒙。雖然,外蒙古實質(zhì)脫離中國已逾百年,名義上脫離中國也已近80年??墒牵诤芏嗪芏嘀袊说男哪恐?,以蒙古國為主體的外蒙古,仍舊是序列僅次于臺灣的當歸之地。
一、“應(yīng)許”之地
家國情感。同樣也是知乎上,還有這樣一個問題——外蒙的獨立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這個問題,其實如果默認主語為外蒙的話,尚且還有值得討論的空間。如果這個問題的主語默認中國,那答案有且只有一個——百弊而無一利。即便是寸草不生的荒漠之地,只要在國家版圖內(nèi),也沒有一寸能夠被隨意拋棄,更何況,外蒙古還是物產(chǎn)豐饒的上百萬平方公里廣袤土地。有了外蒙古,中國版圖就是足夠雄震東方的秋海棠。
軍事重地。左宗棠在1877年呈奏清廷的《遵旨統(tǒng)籌全局折》中,論述了新疆至內(nèi)外蒙古的地緣價值,“是故重新疆者所以保蒙古,保蒙古者所以衛(wèi)京師。西北臂指相連,形勢完整,自無隙可乘。若新疆不固,則蒙部不安,匪特陜、甘、山西各邊時虞侵軼,防不勝防,即直北關(guān)山,亦無晏眠之日。”只是,左宗棠拼力保下了新疆,卻沒料到外蒙古會丟。左宗棠預料的也確實沒錯,在中蘇關(guān)系緊張時,蘇聯(lián)方面陳兵蒙古,給中國的國防帶來了極大的壓力。
經(jīng)濟高地。如今,外蒙不再出處于中國版圖,但蒙古國全境依舊呈現(xiàn)在中國地圖上,每個認識中國地圖的國人,想必都曾遺憾,中國版圖被從中間生生扣下那么一大片土地。暫且不論外蒙的物產(chǎn),但凡蒙古國留在中國版圖,我國的東北和西北兩地,就能通過一條橫跨外蒙的鐵路溝通彼此,往來兩地的飛機航班也無需繞行,中國的交通格局將煥然一新。
環(huán)境問題。中國北方的環(huán)境問題,最近幾年整體上都大為改善,只是有一點除外——沙塵暴又開始卷土重來。中國的植樹造林能控住中國土地上的沙化進程,但是沒辦法管控蒙古國方面的土地沙漠化問題。蒙古國的區(qū)區(qū)幾百萬人口,區(qū)區(qū)200多億美元GDP,對于156萬多平方公里土地的治理保護來說,顯然是杯水車薪、不切實際。中國北方環(huán)境治理大業(yè),現(xiàn)在只差外蒙古這塊缺失的拼圖。
二、無奈失地
外蒙古獨立成國后,依舊被國人心心念念的最主要原因是,外蒙是清朝滅亡后中國遭惡鄰威逼而分離的大片領(lǐng)土。自清朝末年起,中國陷入長期積貧積弱、內(nèi)外交困的不利局面。我們的北方鄰國發(fā)揮趁火打劫的祖?zhèn)魇炙?,心懷鬼胎地打起了外蒙獨立的心思。沙俄時期開始密謀,沙俄倒臺后為蘇聯(lián)前仆后繼,直至外蒙獨立這件事瓜熟蒂落。在這個過程里,面對蘇聯(lián)方面的蠻橫威脅,中國在阻止外蒙獨立上有心無力,只能打碎門牙往肚子里咽。心心念念但被迫失去的東西,自然會成為心中的朱砂痣。要知道,孫中山在推翻清政府時,提出的革命口號是“驅(qū)除韃虜,恢復中華”。清政府倒臺民國建立后,為了保全國土,孫中山又提出了五族共和的口號。即便如此,到底沒有防住侵略成性的俄國這個變量。
三、當歸之地
外蒙的幾百萬人口,坐擁上百萬平方公里的國土面積,這件事本就有些天方夜譚。外蒙獨立的最大助力來自于俄國,外蒙回歸的最大阻力也同樣來自于俄國。蒙古國獨立與否,本質(zhì)上取決于中俄實力的此消彼長。隨著俄國的實力不斷衰退,蒙古國取消獨立回歸中國的可能性也不再渺茫。以前有句話,實力強的時候,不是你的東西也可以是你的;實力弱的時候,你的東西也可以不是你的。這個世界,到底還是看實力的世界。期待中國版圖,再復秋海棠。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