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0月1日,珍·古道爾研究所在社交媒體上發(fā)布消息稱,該研究所當日上午獲悉,聯合國和平使者、珍·古道爾研究所創(chuàng)始人珍·古道爾因自然原因去世,終年91歲。當時她正在加利福尼亞州進行美國巡回演講。
資料圖
珍·古道爾(Jane Goodall)博士1934年出生于英國。她從小就喜歡觀察動物,最喜歡讀的書是《怪醫(yī)杜立德》和《人猿泰山》。這些愛好,讓她從小就萌生了去非洲看動物的想法。中學畢業(yè)后,由于家境貧困她沒有辦法繼續(xù)學業(yè)。但她收到了好朋友從肯尼亞發(fā)來的邀請,決心只身前往非洲。
1960年,26歲的珍來到坦桑尼亞的岡比國家公園,開始了她對野生黑猩猩的開創(chuàng)性研究。
珍將自己形容為一只闖入的“白色猿猴”。第一只接納珍的黑猩猩,是下巴上帶一撮白毛的大衛(wèi)·灰胡子,這是珍給它取的名字。正是觀察到大衛(wèi)會改造樹枝捕食蟻穴中的白蟻,珍·古道爾首次揭示了黑猩猩具有工具制造和使用能力。當時,只有“人”才被定義為“工具制造者”。60多年前,這一發(fā)現挑戰(zhàn)了人類的“獨特性”,引發(fā)學界轟動。
黑猩猩造訪珍當時所在的營地
她是與時間賽跑的人,也是與自然環(huán)境惡化速度賽跑的人。1986年,在一次研討會上,有感于森林砍伐加速及黑猩猩種群急速下降,珍意識到她必須離開心愛的叢林,采取行動讓黑猩猩一樣的生靈免于傷害滅絕。于是,她選擇了一種奔流不息的生活:在非洲研究、保護黑猩猩;在不同國度分享環(huán)保動保主張理念。“每年,我有300多天時間奔走在世界各地”,她說,“我不得不跑起來,我得跑起來”。
去年11月,珍·古道爾第17次踏上中國大陸,開啟為期五天的“希望之旅”。她在接受采訪時說:“我能做的,就是確保我們下一代,能比我們更好地照顧這顆星球?!?/strong>
(來源:央視新聞 版權屬原作者 謹致謝意)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