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瘤術(shù)后復(fù)發(fā),后腦隆起觸目驚心的腫包,西醫(yī)無奈宣告“已無辦法”,讓父母帶孩子回家“準備后事”。
但父母怎會放棄?
他們轉(zhuǎn)身,走向另一條路——中藥。
可中醫(yī),真的能行嗎?
一年一年過去,孩子的個頭悄悄追上了父母。
他上了大學(xué),參加了工作,最終回歸平凡而珍貴的生活。
一切始于2014年5月。
12歲的楊小孩莫名頻繁頭暈、頭痛,起初家人并未在意。直到他走路搖晃,仿佛隨時會摔倒。
CT結(jié)果冰冷:“第四腦室,腦干占位,高度懷疑惡性腫瘤?!?/p>
5月18日,開顱手術(shù)完成,病理確診:四腦室彌漫性膠質(zhì)星形細胞瘤,WHOⅡ-Ⅲ級。
術(shù)后放化療緊隨而來。
可僅一個月,后腦再度隆起巨大腫物。
他頭痛加劇、嘴角歪斜、雙眼斜視、雙手顫抖——腦瘤復(fù)發(fā)。
醫(yī)生的話更如冰刃:“最多六個月,少了四個月……回家準備吧。”
父母的心碎了,但未放棄。
2014年9月29日,經(jīng)人介紹,他們攙著楊小孩,找到中醫(yī)腫瘤專家袁希福院長。
那時的他,腰穿后虛弱無力,母親雙手始終護在身旁。
全程沉默的母親,直到開完藥才顫聲問:“大夫,他腦上的腫塊……會不會爆開啊?”
轉(zhuǎn)機,在服藥第15天悄然到來。
后腦的腫包,開始消退。
第18天,包塊完全平復(fù)。
他堅持服藥,一天天好轉(zhuǎn):
? 兩個月后,能獨立行走十幾米;MRI顯示腦干病灶與積水完全吸收。
? 五個月后,氣色恢復(fù),口眼歪斜減輕,返校上課。
? 八個月后,生活自理,自如上下樓梯。
2016年6月,他回到鄭大一附院復(fù)查。
當(dāng)年主刀的主任震驚不已:“沒想到孩子還在!”
同年8月,母子為袁希福院長送上錦旗。
袁院長拉過男孩,比了比身高,欣慰道:“長高了。”
“上高中了!”母親舉著錦旗,一手抹去眼角的淚。
后來,他順利高考,升入大學(xué)。
如今早已畢業(yè),生活如常。
未來的路,還很長。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