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鄭州中牟縣第三高級中學的家長們雙膝跪地、弓背成橋,當蒙眼的學生在攙扶下踩著父母的脊背走過,這場被冠以“愧疚教育”的活動,早已偏離了教育的正軌,淪為對人格尊嚴的公然踐踏[__LINK_ICON]。當有學生扯下眼罩,發(fā)現(xiàn)身下跪地的竟是自己的父親,那份驚厥錯愕與崩潰痛哭,恰恰是對這種扭曲教育最尖銳的控訴。
教育的本質(zhì)從來不是制造愧疚與羞辱,而是傳遞尊重與責任。學校本應是知識傳授與人格塑造的殿堂,既要教會學生加減乘除的運算,更要示范待人接物的準則;既要點撥書本里的真理,更要踐行生活中的道義??蛇@場“人橋”活動,卻用家長的屈膝與學生的踩踏,演繹了一場親情異化的鬧劇——部分家長事前未被告知需跪地,只因“怕孩子丟臉”被迫配合,而學生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完成了對至親尊嚴的傷害。這種以“感恩”為名的道德綁架,只會在孩子心中埋下情感扭曲的種子,而非培育感恩的萌芽。
此類扭曲教育的滋生,源于對教育本質(zhì)的認知錯位。一些教育者將“震撼效果”等同于“教育成效”,誤以為靠煽情音樂與戲劇化場景制造的情緒沖擊,能替代日常的言傳身教。正如網(wǎng)友所質(zhì)疑的,感恩是在點滴生活中自然體會的溫情,不是靠踐踏尊嚴演出來的戲碼。更值得警惕的是,這種極端活動并非個例,該校往屆曾有讓男同學趴地當“橋”的先例,如今將對象換成家長,更顯其歪風邪氣的延續(xù)性[__LINK_ICON]。這種偏離正軌的教育實踐,不僅可能導致學生心理健康受損,更會模糊他們對“尊重”與“親情”的認知邊界。
教育的底線是人格平等,任何突破尊嚴底線的“創(chuàng)新”都應被禁止。中牟縣教育局已承認活動“欠妥”并介入調(diào)查,初步確認系部分班級擅自組織,但這起事件暴露的教育亂象遠需更深反思。當教育者忘記了“以身作則”的基本準則,用羞辱式手段“教化”學生,傳遞的只會是強權(quán)與順從的扭曲價值觀,而非平等與感恩的健康理念。
教育的列車容不得歪向的軌道。鄭州這所中學的“人橋”鬧劇,當成為扭曲教育剎車的警示燈。唯有回歸人格尊重的基石,堅守言傳身教的本分,才能讓教育真正成為滋養(yǎng)心靈的春雨,而非摧殘尊嚴的狂風。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