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Tess
公眾號| Tess外貿Club(Tess_2006)
01
9月份,我找了一個既做貨代又做外貿業(yè)務的人當分享嘉賓:當貨代也做外貿了,你還敢找他訂艙嗎?(https://mp.weixin.qq.com/s/xBRGFqIP5xArOsxErL1nQg)
大家對她的評價呈現(xiàn)兩極化。
有些人說她是癌細胞,要遠離。
有人表示對小T十分反感:
還有人覺得小T做的事完全不可信,
當然了,也有不少肯定小T的人。
我覺得吧,看人最好把優(yōu)點和缺點一起看了。
比如說小T,看到她,我最先想到的是她的能力和資源可以為我所用。
比如,她肯定知道優(yōu)質的貨代在哪里。
她肯定知道很多產(chǎn)品的供應鏈。
我會琢磨著自己將會多一個優(yōu)質貨代備選,必要的時候,找產(chǎn)品也會讓她幫忙找,因為她跨行業(yè)找品的能力非常強。
同時也會看到,她這種模式有瓶頸,客戶一多就玩不轉了。
因為個人的精力和時間是有限的,不可能同時精心服務很多客戶。
在我的重點客戶超過10個后,我就有了力不從心的感覺,業(yè)績一直在1000-1200萬刀之間徘徊,后來才找到方法突破瓶頸的。
所以我就一眼看到了小T的瓶頸。
我最沒有想到的,就是小T會把我的客戶給搶了。
或許,這是源自內心深處的自信,以及愿賭服輸?shù)奶谷弧?/p>
對我而言,客戶被別人搶了,主要就是自己能力不足,怪不得別人。
02
為啥同一件事、同一個人,在不同人眼里看到的東西會如此不同,甚至呈現(xiàn)兩極分化的現(xiàn)象呢?
這就像不用的業(yè)務員看同一個詢盤看到的感受不同一樣。
有些人認為是垃圾詢盤,有些人認為是好詢盤。
我從各種留言看到的是啥呢?
首先是防御型從業(yè)者。
這類人對小T不會有啥好感。
他們對跨界合作的敏感,倒不是因為小T侵犯了他們的利益,而是覺得自己的舒適區(qū)和安全區(qū)被破壞了。
他們害怕“貨代也能做外貿”,就像某些業(yè)務員害怕“客戶也會找工廠”一樣,本質上源是行業(yè)地位的焦慮投射。
其次是“功利派”外貿人。
這種人慣常用自身短視經(jīng)驗去評判他人。
比如這個:
他們默認世界是“搶”和“防”的二元關系,不理解小T那種用先付出換取客戶信任和依賴,以及以專業(yè)換口碑的這種做法。
其實,小T的做法在任何行業(yè)都是通用的。
所以,他們無法想象“不搶客戶也能贏”的邏輯,只能用懷疑動機來解釋別人的成功。
再者就是認知型的外貿人。
這類人看到了小T做事的底層邏輯。
小T不是刻意跨界把手從貨代行業(yè)伸到了外貿行業(yè),而是在standby狀態(tài)被客戶推著走,被其他外貿業(yè)務員推著走。
說白了,小T是在在填空。
舉個例子,你一個關系很好的客戶你幫忙找個新供應商,你要不要去做這件事?
你去做了,算不上搶了別人的客戶?
至于我,我能邀請小T當嘉賓,就代表了我對她的看法整體上是正面的。
我對世界的看法,是建立在凡事向內求和世界運行的底層規(guī)律之上的。
比如,我認為開放才是正道,只有博采眾長才能防患于未然,讓自己越來越強大。一個封閉的世界最終一定走向崩潰,沒有例外。
所以,Tess外貿Club才會有各種各樣的分享嘉賓,而我也不吝把自己的經(jīng)驗公開寫出來。
當然了,這并不是說防人之心不可無,而是對人要看到他們的缺點和優(yōu)點,根據(jù)自己的情況取長補短。
不得不承認,外貿圈中能做事的人是不缺的,但能把事做到最后的,一定是那些能看清優(yōu)缺,做對事,用對人的人。
所以,自己看不到的東西,通過別人的眼睛看;
自己沒空做的事(比如找供應商),完全可以找小T這樣的人去做。
有了這樣的觀念,才能真正打造一個共生型系統(tǒng),而不是一直防守,把自己困在一個城池里。
你看,Tess外貿Club不就是活生生案例嗎?
我通過先付出的方式打造了這個平臺,然后讓這個平臺為我輸血,平臺里的各方資源共享,挺好的。
PS:記得要靠近能讓你長臉的人或事。
一個小伙伴拿了我們梅酒去找朋友,我們的梅酒給他長臉了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