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視CCTV-3《文化十分》特別節(jié)目《探五岳·誰執(zhí)彩筆》走進中岳嵩山,著名畫家??苏\與嵩山景區(qū)共赴一場文化之約,以藝術視角解讀中岳嵩山,用色彩注解中岳山水,在筆墨中揮灑文明之光。
在牛克誠眼中,嵩山的肌理遠不止是地質的痕跡,更是一本攤開的“色彩典籍”。那些歷經(jīng)千萬年風雨侵蝕的巖石,或呈赭石的厚重,或顯石綠的蒼勁,或藏藤黃的溫潤,每一種色調的過渡、每一塊色塊的疊加,都暗合著中國畫“隨類賦彩”的古老智慧。他循著山石的脈絡行走,用畫筆記錄下晨光中嵩山的暖調蘇醒,也捕捉著暮色里山體的冷調沉靜,將自然光影的瞬息變化,轉化為可被筆墨承載的色彩語言。
這種對色彩的探尋,最終指向的是對文化文脈的深度解碼。牛克誠深知,中國畫的色彩從不只是視覺的裝飾,而是承載著民族的審美意趣與精神追求。在嵩山的采風創(chuàng)作中,他從巖石的色彩肌理里,讀懂了中原文化的厚重與沉穩(wěn);從草木的色彩更迭中,感悟到自然與人文共生的和諧。他提煉出的不僅是嵩山的色彩,更是融入了五岳氣象、國家威儀與民族精神的色彩表達,讓古老的中國畫色彩密碼,在當代創(chuàng)作中煥發(fā)出新的生命力。
(視頻來源:央視CCTV-3《文化十分》)
畫家簡介
牛克誠,1961年生于遼寧撫順,1983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歷史系,1987年畢業(yè)于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歷史系,1994-1997年間作為東京大學外國人客員研究員、日本國文部省特聘海外藝術家(畫家)在日本學習日本畫技法并從事繪畫創(chuàng)作。
繪畫作品入展“首屆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及十、十一、十三屆“全國美展”等國家級重要美術展,以及“法國國家對比沙龍展”、“來自中國美術館的藝術”等國際展,獲“首屆中國美術獎”、“重彩畫創(chuàng)作學術獎”等;學術專著《色彩的中國繪畫》獲國家圖書獎;出版《牛克誠寫意山水》、《??苏\山水畫作品集》《中國藝術研究院藝術家叢書·??苏\》等。
現(xiàn)為中國藝術研究院國畫院院長、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美術觀察》主編、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xié)委員,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美術學科組委員,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享受國務院頒發(fā)的政府特殊津貼專家,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兼理論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策劃委員會委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