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們,有個消息可能很多人還沒注意到——三峽水庫今年的蓄水速度,快得有點出人意料!
這才啟動蓄水不到一個月,水位就已經(jīng)突破了171米。要知道,這還是在持續(xù)放水的情況下實現(xiàn)的。照這個勢頭,今年完成175米的蓄水目標基本沒有懸念了。
這就讓人納悶了:往年總要費些時日的蓄水任務,今年怎么就這么順利?這源源不斷的水,到底是從哪來的?
蓄水速度創(chuàng)紀錄,到底有多快?
咱們先來看看具體數(shù)據(jù)。今年9月10日,三峽水庫正式啟動年度蓄水工作。到了10月6日,水位就已經(jīng)超過了171米。滿打滿算還不到一個月,這個速度在往年是不多見的。
按照計劃,三峽水庫需要在10月底到11月之間完成175米的最終蓄水目標?,F(xiàn)在看來,這個任務完成起來綽綽有余。
可能有人會問:年年都要蓄水,今年有什么特別的?確實,這是每年的常規(guī)操作,但今年的特殊之處在于速度——在保證下游用水和航運的前提下,還能這么快地把水位提上來,這說明上游來水量確實充沛。
為什么要蓄水?冬季來臨前的未雨綢繆。
說到蓄水的重要性,這里得多解釋幾句。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三峽水庫每年這個時候蓄水,其實是在為今冬明春做儲備。
冬天和春天通常是長江流域的枯水期,降雨會明顯減少。如果不提前儲水,到了明年春天,不僅發(fā)電會受影響,下游城市的供水、農(nóng)業(yè)灌溉,甚至航運都可能出問題。
這就好比一個家庭要在入冬前囤點糧食一樣,三峽水庫就是在為整個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囤水”。等到真正需要的時候,再通過科學調度,把這些水資源合理分配下去。
特別是考慮到今年異常的氣候——10月份了,長江中下游不少地方還在經(jīng)歷高溫天氣,副熱帶高壓異常強勢。這種情況下,提前做好水資源儲備就顯得更加重要。
水源從哪里來?華西秋雨立了大功。
那么問題來了:今年這“超額”的水量,到底是從哪來的?
答案主要藏在“華西秋雨”里。今年的華西秋雨確實有點不尋常,雨量比往年充沛很多。
這背后的天氣系統(tǒng)相當復雜,簡單來說可以打個比方:東邊的副熱帶高壓像一堵墻把水汽頂住,加上臺風從華南地區(qū)輸送來充足的水汽,幾股力量在長江上游地區(qū)“會師”,結果就是降雨一輪接一輪,根本停不下來。
這個轉變其實挺突然的。數(shù)據(jù)顯示,今年1到8月,長江流域的來水量比往年平均偏少了三成左右。沒想到進入9月后,形勢一下子逆轉,不僅降雨增多,還在9月份迎來了2025年最大洪峰。那時候三峽水庫為了安全,還不得不開孔泄洪。
這種連鎖反應甚至影響到了下游的鄱陽湖——這個中國最大的淡水湖出現(xiàn)了罕見的“江水倒灌”現(xiàn)象,水位重新回到了14米以上。
極端氣候成為新常態(tài),我們該如何應對?
說到鄱陽湖,這里得多說幾句。雖然現(xiàn)在水位回升了,但這種狀況可能難以持續(xù)。鄱陽湖是個典型的季節(jié)性湖泊,水來得快,去得也快。
這也引出了一個討論了20多年的老話題:要不要給鄱陽湖修個水利樞紐?支持的人認為,在氣候變化越來越極端的今天,有個調控工程能避免湖區(qū)在枯水期變成“鄱陽草原”;反對的人則擔心生態(tài)影響。這個話題至今沒有定論。
從今年三峽蓄水這么快就能看出來,我們的氣候確實在發(fā)生變化。極端天氣越來越頻繁,該下雨的時候不下,不該下的時候偏要下。而且不光是降雨,高溫、臺風這些天氣現(xiàn)象都變得越來越“有個性”。
這不僅僅是中國的問題,全球都在經(jīng)歷類似的變化。北極圈出現(xiàn)30度高溫、歐洲多地氣溫突破40度甚至50度、森林大火頻發(fā)……這些都是氣候變化的信號。
面對未來,我們需要共同行動。
說了這么多,其實就想表達一個意思:氣候變化已經(jīng)不是遙遠的威脅,而是正在發(fā)生的現(xiàn)實。三峽水庫蓄水速度的背后,反映的是我們整個氣候系統(tǒng)的變化。
面對這種變化,我們每個人都能做點什么:節(jié)約用水、減少碳排放、支持可再生能源……這些看似微小的行動,匯聚起來就是改變的力量。
如果現(xiàn)在不行動起來,等到氣候臨界點被徹底突破,可能就真的來不及了。
三峽水庫的快速蓄水,既給了我們應對今冬明春用水需求的信心,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在水資源管理上,我們需要更多的智慧和遠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