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固態(tài)電池,很多人第一反應是”又是畫餅”。但這次比亞迪拿出的時間表讓人眼前一亮:2027年批量裝車,2030年大規(guī)模上車。從2013年開始布局到現在電芯下線,13年的技術積累不是開玩笑的。
比亞迪這次公布的全固態(tài)電池,能量密度直接干到了400Wh/kg。什么概念?現在主流的三元鋰電池也就280-300Wh/kg,這意味著同樣重量的電池包,續(xù)航里程能提升30%以上。你說這個提升夠不夠打動人?對于里程焦慮重度患者來說,這簡直是救命稻草。
技術路線上,比亞迪選擇了高鎳三元+硅基負極+硫化物電解質的組合。聽起來很復雜,但核心就是要解決三個問題:能量密度、安全性、充電速度。硫化物電解質的導電性比傳統液態(tài)電解質強,充電速度自然就上去了。10分鐘充80%的電,這個速度已經接近加油的體驗了。
價格方面,比亞迪給出的目標是70美元/kWh,約合人民幣500元/kWh。現在三元鋰電池的成本大概也是這個水平,也就是說固態(tài)電池不會比現在的電池貴多少。這點確實打在了用戶的癢處,畢竟再好的技術,價格接受不了也是白搭。
從時間節(jié)點看,比亞迪的規(guī)劃還算靠譜。2027年先搞1000臺示范項目,2030年后擴大到4萬臺。這種漸進式的推進方式很明智,既能驗證技術可靠性,又能控制風險。畢竟固態(tài)電池雖然理論優(yōu)勢明顯,但量產還是有不少坑要踩。
安全性是固態(tài)電池的最大賣點。液態(tài)電解質在高溫下容易揮發(fā)、燃燒,固態(tài)電解質就穩(wěn)定多了。比亞迪的測試數據顯示,針刺、熱箱這些極端測試都沒出現起火爆炸。對于消費者來說,這比什么能量密度都重要。開車上路,安全永遠是第一位的。
不過話說回來,比亞迪這個時間表也不算激進。寧德時代、國軒高科都在2027年前后推出固態(tài)電池產品,長安、奇瑞、東風這些車企也都有類似的規(guī)劃。看起來2027年會是固態(tài)電池的”元年”,到時候市場上會有一堆固態(tài)電池產品同臺競技。
循環(huán)壽命10000次這個數據也很有意思。按照正常使用頻率,一塊電池能用15-20年沒問題。這意味著電池的壽命可能比車還長,以后換車可能真的要考慮把電池拆下來繼續(xù)用了。當然,這個數據是實驗室條件下的,實際使用效果還得看。
比亞迪還透露會對外供應固態(tài)電池,這個策略挺聰明。自己用的同時還能賺別人的錢,典型的左右手互搏。不過對于其他車企來說,用比亞迪的電池總感覺有點別扭,畢竟大家都是競爭對手。
從-40℃到120℃的工作溫度范圍,-30℃低溫放電效率85%,這些數據看起來都不錯。北方的朋友應該最有感觸,冬天電動車掉電快是個老大難問題。如果固態(tài)電池真能解決這個痛點,那在北方市場的競爭力會大大提升。
13年的技術積累,400Wh/kg的能量密度,2027年的裝車時間表,比亞迪這次算是交出了一份還算靠譜的答卷。當然,從實驗室到量產,從樣品到商品,中間還有不少路要走。你覺得比亞迪能按時交付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