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白天還是晚上,鐘樓街都是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山西晚報·山河+記者 胡續(xù)光攝
青磚灰瓦間,身著漢服的少女與民國旗袍貴婦擦肩而過;古老鐘樓下,咖啡香氣與老茶館的茉莉花香交織彌漫。這個國慶長假,太原鐘樓街迎來如潮人流,成為古城太原最閃亮的文化名片。10月1日,國慶節(jié)首日,山西晚報·山河+記者走進鐘樓街,實地感受千年古巷的壯觀景象。
千年古街:歷史與現(xiàn)代的共鳴
10月1日20時許,夜幕降臨,華燈初上,鐘樓街墻體上的燈光秀吸引眾人駐足。彩色燈光投影秀在鐘樓驚艷上演,絢麗的燈光與古老的建筑相互交織。
國慶節(jié)、中秋節(jié)期間,鐘樓街原創(chuàng)IP“鐘寶兒”以戲曲形象藝術裝置亮相,巧妙融合晉劇《醉打金枝》中的水袖潑墨元素與說書先生的驚堂木聲紋意象,將流傳千年的戲韻轉化為“Z世代”熱衷的潮流符號。
來自山東的游客丁女士激動地說:“第一次來太原,看攻略知道鐘樓街晚上會更好看,親眼看見的這一刻感覺太驚艷了,繁華、夢幻……真是不虛此行!”
此外,在二市場、靴巷等地,新的藝術亮化空間上新,傳統(tǒng)紋樣與現(xiàn)代光影極致融合,中式窗格搭配非遺剪紙技藝,重現(xiàn)傳統(tǒng)窗格美學,流光羽翼造型尤其奪目。察院后以松針與海棠花編織成“龍鱗”造型,寓意龍鳳合體、靈動騰飛;靴巷中,羽翎紋自建筑自然延展,化作空中祥云,繚繞的紋路引領游人步入詩意仙境。
“一條鐘樓街,半部府城史”。鐘樓街始于宋元、盛于明清、興于民國,是太原府城最重要的商業(yè)聚集區(qū)。如今,這座千年古街鐘樓街以現(xiàn)代燈光秀、戲曲IP與非遺光影,讓古老建筑煥發(fā)新活力,完美演繹出歷史與現(xiàn)代的融合交響。
老字號新活力:傳統(tǒng)的現(xiàn)代表達
鐘樓街上的老字號在守護文化根脈的同時,也在不斷創(chuàng)新表達方式。
華泰厚以“一件衣裳傳三代”的口碑,讓老太原人至今津津樂道。1日20時許,太原市民張女士走進店里,想要為女兒定制禮服。她說:“幾十年了,我一直都是華泰厚的客戶,之前定制過幾套旗袍,多少年了料子還是那樣板正,這次女兒訂婚,所以要為她訂一身大紅色的旗袍,喜慶!”
華泰厚的隔壁,由乾和祥茶莊成立的茶文化類博物館內,也同樣人頭攢動。通過多媒體技術展示茉莉花茶拼配加工包裝技藝,讓更多游客對這門老手藝有了深刻了解。始創(chuàng)于1918年的乾和祥,茉莉花茶是其招牌,僅這一品類就有30余種產(chǎn)品。乾和祥獨家的“茉莉花茶融粹(拼配)技藝”形成了適合北方堿性水質的“晉味道”,是幾代老太原人喝茶的最愛。
煙火氣息:舌尖上的鐘樓街
鐘樓街的煙火氣,離不開美食。國慶期間,鐘樓街舉辦了各類美食挑戰(zhàn)賽,邀請游客參與。在活動現(xiàn)場,一位參加挑戰(zhàn)的游客贊嘆道:“以前,僅僅知道山西的面食最好,通過今天的活動,我才發(fā)現(xiàn),原來山西美食不僅僅只有面食,美食種類之廣,是我以前沒想到的?!?/p>
鐘樓街郵局建于1901年,是太原郵政發(fā)展的歷史見證。如今這里不僅設有郵政服務窗口,還特別開辟了文創(chuàng)產(chǎn)品展示區(qū)和休閑餐飲區(qū)。
一位集郵愛好者特意前來打卡,感嘆道:“這里的郵政文創(chuàng)產(chǎn)品挺新穎,郵局里飄著甜美的蛋糕香氣感覺很特別,讓人想起從前寫信、寄信的美好時光?!?/p>
鐘樓街榮獲“國家級旅游休閑街區(qū)”“國家級夜間文化和旅游消費集聚區(qū)”等諸多殊榮。今年國慶節(jié)期間(10月1日-7日),接待游客84.3萬人次,同比增長12.4%,銷售額同比增長1.4%,成為太原市內名副其實的文化新地標。
來源:山西晚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