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聲明:內(nèi)容取材于網(wǎng)絡
俄烏沖突打到現(xiàn)在,澤連斯基不是不想結(jié)束沖突,只是他還沒有會見普京的勇氣,但作為澤連斯基的前高級顧問,阿列克謝·阿列斯托維奇在10月6日接受俄羅斯知名主持人的采訪時,明確表示如果當選烏克蘭總統(tǒng),將會第一時間前往莫斯科與普京進行談判。
那么,他為何會做出和澤連斯基完全相反的選擇?他又是否有資格成為烏克蘭的總統(tǒng)?
和平方案還是賣國契約
2023年1月,第聶伯羅一棟居民樓被導彈擊中,慘劇造成46人喪生。阿列斯托維奇公開承認,那可能是烏軍防空導彈的誤擊。此言一出,輿論嘩然,內(nèi)部關于政府信息透明度的爭論也隨之爆發(fā)。
巨大的壓力下,他黯然辭職,這一辭,便與澤連斯基政府徹底分道揚鑣。隨后,兩起刑事調(diào)查接踵而至。今年起,他干脆移居國外,從一個遙遠的地方,向他曾經(jīng)效忠的體制發(fā)起了挑戰(zhàn)。
阿列斯托維奇的和平方案,聽起來相當顛覆。他提議,讓克里米亞和東部四個州——頓涅茨克、盧甘斯克、扎波羅熱及赫爾松——暫時由俄羅斯實際控制,但烏克蘭在法理上絕不承認主權變更。
他把這比作冷戰(zhàn)時期的“東西德模式”,或是朝鮮半島的非軍事接觸線。在他看來,這是為了先停火,給未來的談判創(chuàng)造空間。烏軍將撤回到1991年獨立時的國際邊界線后方,以降低沖突風險。
然而,這個看似“務實”的方案,在烏克蘭國內(nèi)卻觸碰了法律和情感的雙重底線。烏克蘭憲法明文禁止割讓任何一寸國土,這讓他的提議在法理上根本站不住腳。任何形式的“臨時管轄”,都無異于變相承認失敗。
歷史的類比更是顯得蒼白無力,東西德終歸同文同種,且有大國博弈的平衡。但俄烏之間早已是血海深仇,這種撕裂感豈是歷史先例可以簡單套用的?對烏克蘭人來說,每一寸被占領的土地都牽動著民族情感的神經(jīng)末梢。
這個方案一出,立即被貼上了“投降主義”的標簽。基輔官方迅速劃清界限,強調(diào)這絕不代表國家立場。對于那些在戰(zhàn)爭中失去親人、家園被毀的家庭而言,這無異于一種赤裸裸的背叛。輿論普遍認為,他不是什么“遠見卓識”,而是“被打怕了”。
誰在為他提供土壤
如果說他的主張如此不得人心,為何還能掀起波瀾?答案藏在烏克蘭社會的另一面——那片被戰(zhàn)爭長期消耗后,日益疲憊和焦慮的土地。他的激進言論,恰恰是這種社會情緒的催化劑。
數(shù)據(jù)不會撒謊,今年9月的一份民調(diào)顯示,已有48%的民眾認為,繼續(xù)打下去不符合國家利益,這個數(shù)字比去年同期足足上升了12個百分點。有35%的人明確支持通過外交途徑解決沖突,而在戰(zhàn)火紛飛的東部戰(zhàn)區(qū),這個比例更是高達52%。
人們的“厭戰(zhàn)情緒”,源于最直觀的生存壓力。今年前三季度,國內(nèi)生產(chǎn)總值萎縮了8.3%,工業(yè)產(chǎn)值暴跌15%。由于黑海航運中斷,作為經(jīng)濟支柱的農(nóng)業(yè)出口也銳減了40%。
財政赤字已經(jīng)占到GDP的22%,外債總額更是突破1200億美元。就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也暫停了第六筆援助貸款,并附加了一個條件:基輔必須拿出一份和平路線圖。
經(jīng)濟困境同樣蔓延到了前線,征兵越來越難,今年第三季度的逃兵數(shù)量同比增加了37%。哈爾科夫州甚至發(fā)生了整連隊拒戰(zhàn)的嚴重事件。后方的腐敗亂象則更是火上澆油,不斷侵蝕著民眾對政府的信任。
去年9月,國防部高價采購的冬裝被曝“薄如夏裝”,引發(fā)眾怒。還有軍官涉嫌貪污高達4000萬美元的炮彈采購款,國防部長親自審計后發(fā)現(xiàn),僅采購環(huán)節(jié)就流失了約2.62億美元的資金。
更令人失望的是,最近議會通過了一項法案,擴大了檢察長的權力,被民眾批評是為腐敗大開綠燈,直接引發(fā)了街頭抗議。當前方在流血,后方卻在“吸血”,這種對比無疑為阿列斯托維奇那樣的異見者提供了生存的土壤。
棋盤外的漣漪
阿列斯托維奇的聲音,也在國際棋局中激起了一圈復雜的漣漪,它像一塊探路石,試探著各方的底線和決心。
西方盟友的反應很微妙,官方口徑上,歐美政府依舊重申支持烏克蘭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對阿列斯托維奇的具體方案不予置評。然而,水面之下,“援助疲勞”的暗流正在涌動。
在美國,共和黨對巨額援助的成本和烏克蘭的腐敗問題日益不滿,對澤連斯基政府的信任度正在下降??偨y(tǒng)特朗普就曾公開批評烏克蘭浪費納稅人的錢。歐盟那邊,雖然嘴上說著支持,但也以“管理混亂”為由,凍結(jié)了部分援助資金。
這恰好與阿列斯托維奇“反對盲目依賴西方援助”的觀點形成了某種呼應,他主張擺脫西方“中介”,直接與莫斯科對話,因為他認為西方的調(diào)??偸菐е陨淼睦婵剂?。
另一邊,俄羅斯的姿態(tài)則更為耐人尋味??死锬妨謱m官方對此保持沉默,將阿列斯托維奇視為一個無足輕重的“邊緣人物”。但有趣的是,俄羅斯媒體對他的報道篇幅,遠遠超過了任何其他烏克蘭政治人物。
這種“外冷內(nèi)熱”的態(tài)度,暗示著莫斯科或許正樂于利用他的言論,來分化烏克蘭內(nèi)部,削弱基輔在國際舞臺上的話語權。
結(jié)語
毫無疑問,阿列斯托維奇的政治基礎相當薄弱,他既沒有強大的政黨支持,也缺乏實際的資源。今年5月,澤連斯基政府已簽署命令制裁他,凍結(jié)其在烏資產(chǎn)。從現(xiàn)實層面看,他的競選之路幾乎不可能走通。
但他的價值,或許并不在于他能否當選。
他的存在,就像一個安放在硝煙彌漫戰(zhàn)場上的話筒,強行將“和談”這個一度被壓制、被視為禁忌的話題,重新拉回了公眾的視野。
他打破了烏克蘭政壇單一的“抵抗到底”的敘事,揭示了戰(zhàn)爭鐵幕下,還存在著另一部分渴望談判、渴望出路的人,不是嗎?
今日俄羅斯2025-10-06《澤連斯基前顧問稱美國掌握澤連斯基黑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