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錦繡巷
何夢婷
當秋風攜著陣陣涼意掠過田野、街巷時,在成都這座煙火繁榮的大都市,總有那么一隅生機不頹,如錦繡巷紛紛飄落人間的銀杏葉,它如瀑般的金黃,給這座城市平添了更多浪漫的詩意。每一抹色彩的悄然曝光,都像時間在低語,喚起記憶深處那些隱藏至深的經歷。
約莫八九歲那年深秋,父親帶我從燕崗鐵路小鎮(zhèn)來成都購買過冬的衣物。那年頭,但凡父親手上有些寬裕且時間允許的情況下,他樂意為我東挑西買,以顯示疼愛我的“大手筆”。父親牽著我的小手,左彎右拐進了一條巷子,后來得知這是成都看銀杏的最好去處——錦繡巷。秋陽如水洗過一樣锃亮。漫步在銀杏葉鋪成金色的步道上,陽光從天空中垂落下來,透過葉縫落在地面的部分,就像金光透亮的染料,將每一片葉子都涂了一層閃閃發(fā)光的金。銀杏葉像一張張精美絕倫的書簽,或靜靜地躺在地上,等待著人們翻閱大自然這部神奇的典籍。我無比興奮地在這片金色的海洋中奔跑嬉戲,撿拾了好多好多的葉片,直到兩個褲兜都撐得滿滿的。離開錦繡巷時,父親要我扔了,我是一萬個不舍,在我的執(zhí)意堅持下,父親也只好作罷。
回到燕崗后,我把銀杏葉視作寶貝般,一張張地夾進我的小人書和剛上學時讀的課本,以至于媽媽說我:你爸爸給你買的花圍巾還不如幾片銀杏葉讓你上心。每張葉片都有清晰的紋理,每每捧在手中,都感受得到它們從枝頭落下時的余溫。我要么把這些葉子從小人書里取出來,在茶幾上擺成一排或連成一線,或模仿著電視擺成一個“心”形,這些葉子陪伴了我好長的時間。
時光荏苒,轉眼間我已長大,離開了兒時的小鎮(zhèn),踏上了人生另一段旅程,進入到北方的軍營。在軍綠色的撫育和鍛造下,堅強與勇敢仿佛全部置換了我柔弱的基因,這一抹軍綠成了我生命的底色。
多年后,我退伍回到成都。當我再次來到錦繡巷時,城市的變遷已不復當年的模樣。然而,銀杏葉的金黃依然奪目,如金色綢緞鋪滿地面,秋風吹起,落葉簌簌而下,我拾起一片,它的質地比記憶中更堅韌,顏色更加鮮艷。而此時,我只是走走看看,已經沒了撿起來再打量一番的閑情。那一刻,我忽然明白,永不停止的時光,會帶走許多的東西,如好奇,如打探一些事物的究竟……但兒時與父親來這個巷的點點滴滴還記憶猶新。我知道,那是成長與愛的記憶,就像這金黃的銀杏葉,紛紛揚揚地飄落,都是愛的回饋,深深地著陸于心底。
冬日悄然而來,萬物的色彩都被寒冷吞噬。唯有銀杏葉的金黃依舊以不容忽視的姿容覆蓋大地,無論你見或不見,它都在那里,靜靜地由綠而黃,又由黃而腐。每當銀杏葉飄落之季,總會讓我想起那段時光——無論是童年的無憂無慮,還是成年后的風雨兼程,一路走來都需懷揣著感恩之心,珍惜眼前的擁有,珍惜那些平凡又珍貴的瞬間。
也許每片銀杏葉都曾在春日里狂歡,在夏日里肆意生長,在秋日里釋放最后的絢爛。正如人生一般,從懵懂稚嫩到“誰家有女初長成”,再到人生巔峰或默然落幕……生生不息而又天道般輪回,這是生命的力量,這是愛的滋養(yǎng),無論來自于大自然還是我們人類,點點滴滴的饋贈都值得倍加珍視。
本文內容系原創(chuàng)
轉載請注明:“來源:方志四川”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作者:何夢婷(女,成都鐵路作家協(xié)會會員,供職于成都鐵路文化宮。作品散見《西南鐵道報》等報刊)
配圖:方志四川
圖源:掌上金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