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瀚森季前賽首秀,出戰(zhàn)21分鐘,5投2中,三分2投0中,沒有罰球,4分4板1助攻,4失誤6犯規(guī)
這個表現不算好。但是,正常。
楊瀚森自己在首秀賽后說:“自己賽前的時候也做了很多心理建設,然后就是當然對于自己不足、自己做得不對、不好的地方也需要去接受,然后自己去訓練,去提高自己?!?/p>
有些表現不好的地方是意料之中的。比如快攻跟不上、比如低位打不動、比如犯規(guī)比較多、比如對抗下拼搶籃板一般,這些都是早早可以預見的,就像看見烏云能預見到下雨一樣自然。新秀都是這樣的。
有些表現不好的地方是客觀情況艱難:庫里和投射型中鋒對于任何大體型中鋒來說都是很難對付的,而霍福德當年連恩比德都打起來吃力。
有些表現不好的地方反而是“積極”的,是成長的印記。比如下面這個回合,楊瀚森嘗試“假策應真突破”——這招他在夏聯用過、還在隊內訓練里過掉了克林根打成2+1——但在正式賽場上發(fā)現行不通,這就是學習的過程,是好事。
也有些表現不好的地方,實屬是因為隊友實在眼神不太好使。
除此之外,還有些很多地方,是楊瀚森可以做好但沒做好的。
比如下面這個回合,楊瀚森沖進去搶籃板,這是絕對錯誤的:
一方面,如果是意圖搶板補籃,那么楊瀚森啟動得太慢了。我們能看到他到籃下的時間已經完全錯過了時機。
另一方面,他根本就不該去搶板補籃。對手防守陣型很好,五個人都在籃板位置上,就算勇士全員偏矮也不太容易有籃板機會,一旦沖不到板,楊瀚森的退防位置就極差,絕對退不回去,這個回合也確實被勇士打了快攻——而原本楊瀚森的退防位置是全隊最好的。
相比于跑動速度,這種選擇是對節(jié)奏不適應的更大因素。
又如下面這個回合,楊瀚森在弧頂給隊友做掩護很棒、在籃下卡住中鋒給隊友掩護出上籃空間也很棒,但順下的選擇就值得商榷:
我們仔細看,在隊友持球突破的瞬間,楊瀚森有三種選項:
1,楊瀚森可以順下,就是他所選擇的這種,結果隊友變向的時候就撞到了一起。
這是楊瀚森本場比賽多次嘗試的,全都效果不佳。
大體型中鋒本來就不太適合順下。因為移動比較慢,而且重心比較高,隊友傳擊地球的時候容易接不到。
他的隊友們也不適合這種順下。
不同持球人適配的順下方式是不一樣的——
* 如果是和東契奇打擋拆,順下的速度無所謂,他怎么都能操作;
* 如果是和庫里打擋拆,順下的速度就要快,要盡快拉開留庫里傳球的空間;
* 如果是和保羅打擋拆,順下的速度要中等,這樣可以在中近距離打非常復雜的掩護配合;
* 如果是和莫蘭特打擋拆,順下的速度一定要慢,不要擋住莫蘭特花式沖筐的路線,拖后等補籃就好。
開拓者這幫“神仙”們顯然都更接近莫蘭特。
2,楊瀚森可以去給外圍隊友做掩護,就像德拉蒙德-格林一樣。
格林常常這樣做:在無球時去給隊友做無球掩護。
對于生涯初期的楊瀚森來說,格林還真是個不錯的學習對象:在個人進攻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如何只依靠掩護和傳球就打出進攻影響力。
3,楊瀚森也可以簡單地外拆。
投三分對于他來說并不是一個很差的出手選擇,他在夏聯證明了自己是能投的。
他也可以選擇不投,即使被放空,他也可以持球策應,或者運球去找隊友做手遞手配合。
歸根結底,策應,才是他目前最大的長處。
這三種選擇代表了三種比賽角色:藍領、配角、軸心。
楊瀚森在其中有些迷茫。
他太想發(fā)揮作用,于是不斷地跑動,不斷試圖去做點什么,但有時候,做得越多、錯得越多,反而因此失去了原本最凌厲的部分。
結果就是:首秀里,他弧頂拿球太少、無效順下太多,長處沒發(fā)揮出來、短處暴露許多。
好在,季前賽就是用來暴露短板的。
就像今天他被吹罰六次犯規(guī),有些吹罰固然值得商榷,但年輕人遭遇嚴格吹罰也有利于學習建立更規(guī)范的動作和習慣。
在這支球隊,隊友們大多打球比較莽,楊瀚森想打些合理的籃球不是很容易;
但在這支球隊,球隊很看重他,比盧普斯給了他很長的上場時間,隊友們也都喜歡他,他投籃出手時板凳席的球員們全都站起來提前慶賀。
一步步,前進吧。
希望在之后的比賽里我們能更多地見到他在弧頂活動、拿球,打出真正屬于“中國約基奇”的表現。(NBA官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