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人請衢州朋友吃飯,桌上清一色清蒸、汆湯、醉蝦,連醬油都省著倒,結果衢州哥們回家發(fā)圈:寧波人待客摳到肉星都不給。
這條吐槽一夜沖了2億播放,評論區(qū)吵成一鍋粥。
我土生土長寧波,一看那桌菜就懂主人家心思。
活蝦現(xiàn)醉,黃酒封頂,我們從小吃到大,鮮得連鹽都嫌多余。
可衢州老表要的是辣油橫飛、醬汁裹肉的痛快,嘴里淡出個鳥,當然覺得被怠慢。
兩邊都沒錯,錯在把自家標準當宇宙中心。
省餐飲協(xié)會剛出的白皮書擺了硬數(shù)據(jù):衢州68%人口無辣不歡,寧波72%居民把清淡當信仰。
一掌寬的海岸線把浙江劈成兩半,西邊靠辣扛濕,東邊靠鮮吊味,幾百年各活各的,誰也沒打算改。
可高鐵一通,朋友圈一刷,舌頭還沒碰面,手機先打起來。
主人家怕辣壞客人胃,特意把醉蝦做成非遺級別,連酒都選52度糟燒,結果還是被掛網(wǎng)上。
掛人的不知道,寧波人把最高禮遇給了最嫩的活蝦,只是沒放一把辣椒,就被扣上摳門帽子。
被掛的也委屈,明明提前問了忌口,對方一句“隨便”把他帶進坑。
這事鬧大,美團出來補刀:跨省飯局73%的人會提前搜對方口味關鍵詞,搜得最多的倆詞就是“濃油赤醬”“清淡原味”。
平臺把數(shù)據(jù)甩給我們看,潛臺詞很直白——不懂先做功課,就別怪舌頭打架。
我上周去衢州出差,本地同事帶我去吃兔頭,辣得我半夜灌了三瓶礦泉水。
他看我鼻涕橫飛,笑得比兔頭還開心。
我沒生氣,反而想起小時候帶外地同學吃醉蝦,他盯著手舞足蹈的蝦不敢下筷,我笑得比他還夸張。
那一刻我懂了,所謂待客,不是把自家最好的一股腦塞給對方,而是先問一句:你吃得慣嗎?
回到那條爆款視頻,寧波哥們后來補了一條朋友圈:下次來衢州,我提前練吃辣,辣哭也認。
衢州老表秒回:下次來寧波,我自帶辣椒醬,不給你添麻煩。
兩句話讓2億播放的爭吵瞬間熄火。
原來化解差異只需要一句“我讓你一步”,而不是“你按我來”。
浙江這一口咸一口淡,吵了千年也沒吵攏,卻吵出了72%的互相體諒。
舌頭終究斗不過人心,只要心里裝著對方,再淡的蝦也能吃出辣的熱情,再辣的兔頭也能嘗出鮮的溫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