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馬保國,很多人第一時間想到的,還是那場讓他三拳被KO倒地的比賽。
一個說自己是傳統(tǒng)武術傳人的人,被業(yè)余選手輕松放倒,成了全網(wǎng)的笑點,那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覺得,他完了,名聲砸了,路也斷了。
可沒想到,幾年過去,他不僅沒消失,反而又火了,有人開始重新關注他、模仿他、甚至覺得他挺有意思,一個被嘲笑到谷底的人,怎么又成了流量焦點?
自封大師的造夢之路
1952年,馬保國出生在河南的一個練武家庭,祖父馬忠義是抗日時期的武林高手,父親馬德峰當過八路軍,也是一位習武之人。
從小,馬保國就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長大,8歲開始練拳,跟著父親學“馬家功”,每天挑水、走泥地、趕狼練腿力,靠著這種土辦法打下了硬功底。
十八歲那年,他參軍入伍,退伍后,他被分到化工廠當工人,結婚生子,過上了普通人的生活。
1977年恢復高考,他考上南陽師專,后來又被選送到西安公路交通大學繼續(xù)深造,學的是交通管理,那時他結識了形意拳名家尚濟,算是真正走進了武術圈。
80年代到90年代,他在石油公司分公司老總正處級,事業(yè)穩(wěn)定,但武術一直沒放下,后來趕上單位經(jīng)濟效益滑坡,他貸款陪兒子去英國留學。
在英國,他發(fā)現(xiàn)國外的人對中國功夫很感興趣,于是開始教太極拳,從一開始的英文一點都不會到后來自學英文。
2004年,他正式創(chuàng)立“英國混元太極拳協(xié)會”,收了一批外國徒弟,還出了一本書——《我在英國教功夫》。
這些行為立刻顯得他不一般,“能教老外”的人,聽著就有點國際范兒,于是,等他回國后,這些“洋弟子”“海外教學”的標簽,成了他最好的廣告。
他在上海開了“渾元國術館”,打出“渾元形意太極門掌門人”的名號,開始收徒授課,他明白,在如今的社會,想出名光靠真本事不行,還得懂得“講故事”。
于是他開始一步步把自己包裝成一個“傳統(tǒng)功夫傳人”,為了讓“大師”這個形象更有說服力,他還給自己添上不少“傳奇經(jīng)歷”。
隨著名氣增大,他出現(xiàn)在各種視頻里,語氣平穩(wěn)、神態(tài)自信,一口一個“傳承國術”,儼然一副“國術大師”的樣子。
因為有話題、有熱度,久而久之,“馬大師”這個名號就在觀眾心里坐實了,那個階段的馬保國,其實已經(jīng)不只是個練拳的人,而是一個懂得炒作的商人,他明白“傳統(tǒng)文化”這四個字有市場。
于是他用功夫當噱頭,用“傳承”當口號,把自己打造成一個能掙錢、能上鏡的“文化符號”,他的套路和那些賣養(yǎng)生課、開講座的“專家”其實差不多。
只不過,他沒想到,一場擂臺賽會讓這一切全崩了...
擂臺慘敗與“耗子尾汁”的出圈
視頻一傳上網(wǎng),他多年編織的“名師形象”瞬間破碎,成了全民笑話,人們這才看清,那些所謂的“化勁”“兩指神功”,不過是他自己制造的幻象。
那場讓馬保國徹底翻車的比賽,原本是他想“正名”的機會,他本來打算靠這場實戰(zhàn)證明自己是真正的傳統(tǒng)武術高手,好讓那些質疑他的人閉嘴。
對手只是位搏擊教練,在他看來根本不值一提,可現(xiàn)實很快給了他重重一擊,比賽剛開始,他那些平時講得天花亂墜的“化勁”“閃電鞭”,一點用都沒有。
馬保國在30秒內被對手打倒三次,最后一下,對手的一拳正中他的面部,馬保國直接倒地昏迷,緊接著醫(yī)護人員立刻上場。
整個過程不到一分鐘,全被拍了下來,很快傳遍網(wǎng)絡,“馬大師”的神秘形象,一夜之間崩塌。
曾經(jīng)的“真功夫”,變成了所有人茶余飯后的笑話,但讓人意外的是,讓他徹底火起來的,不是那場慘敗,而是他賽后的那段視頻。
視頻里,他臉上青一塊紫一塊,氣憤地說對手“不講武德”,還“偷襲”他這個“老同志”。
他的口音奇特,把“好自為之”說成“耗子尾汁”,把“原來是昨天”說成“源賴氏佐田”,本來是想解釋自己沒輸?shù)媚敲磻K,結果這幾句話太魔性了,讓網(wǎng)友笑到不行。
“耗子尾汁”“不講武德”一夜之間成了網(wǎng)絡流行語,網(wǎng)友們紛紛模仿他的語氣、動作,還做成鬼畜視頻。
短短幾天,網(wǎng)絡上到處都是“馬老師”的聲音,各大短視頻平臺全都有他,而他的一連貫動作更是被做成了表情包,可以說,他成了全民惡搞的對象。
他的皺眉、停頓、手勢,甚至那句“年輕人不講武德”,都成了經(jīng)典素材,馬保國從一個想用傳統(tǒng)武術證明自己的“大師”,變成了被全網(wǎng)玩梗的“搞笑人物”。
他再也不是講武論道的主角,而成了網(wǎng)友的笑料,熱度太高,最后連央視都出來批評,說這種惡搞行為損害了傳統(tǒng)武術的形象。
隨后,各大平臺開始清理相關內容,馬保國的熱度暫時降了下來,不過,他的人生并沒有就此結束。
被嘲之后的清醒與重生
馬保國確實看透了現(xiàn)在的流量套路:既然逃不掉,就學會利用,他并沒有去給玩梗的人發(fā)律師函,他做的第一件事,是主動“降格”。
以前他叫自己大師,現(xiàn)在變成了“愛武術的老頭”。這招挺高明,身份一換,網(wǎng)友的態(tài)度也軟了。
原來的諷刺變成調侃,嘲笑也沒那么刺耳,接著他開始自己玩自己的梗,重演“耗子尾汁”“閃電鞭”等經(jīng)典片段,配上夸張表情,一看就搞笑。
觀眾又笑又服氣,過去的黑料,被他自己拿來當笑點賺流量,人氣上來了,生意也跟著來,他開始直播帶貨、拍廣告,甚至有人請他代言,那些曾經(jīng)的“群嘲”,都變成了“流量紅利”。
網(wǎng)友看久了,也慢慢改口,說他沒騙人、沒坑人,只是喜歡出風頭,還有人覺得他七十多歲還能動,起碼真練過。
就這樣,馬保國從被罵的大師,變成了“有意思的老頭”,甚至還多了點“真誠”的名聲。
2023年,在某火車站內,一名醉漢酒后鬧事,馬保國一招將其制服,足以看出他的勇氣和人品。
如今,他依然會在其個人社交平臺發(fā)布教學拳術視頻,在剛剛過去的國慶和中秋,他也發(fā)布了祝福視頻。
評論區(qū)里,不少人指出:當兵沒慫過,當官沒貪過,打架沒訛人,人品沒發(fā)現(xiàn)瑕疵;也有人說笑梗不笑人,保國真男人。
參考資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