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蔣介石退守臺灣,他雖保住了國民黨勢力,卻永遠離開了大陸的家。老蔣和他的兒子蔣經(jīng)國臨終前都心心念念想要回到故鄉(xiāng),但只能抱憾而終。
1996年,蔣介石的孫子召開發(fā)布會,申請將父、祖移靈大陸,說了兩句話令人唏噓。
蔣介石的這個孫子是誰?他說了什么?移靈之事為何沒能成功?
蔣介石退守臺灣后,反攻大陸之心不死,直到1956年,他的態(tài)度才有所緩和,國共在曹聚仁的牽線搭橋下開始了和談之路,但就在談得差不多時,因為一些政局原因被迫中斷。
等雙方打算再次和談時,中間人曹聚仁病逝了。盡管阻礙重重,可雙方都仍在為和談而努力。
1975年,蔣介石秘密邀請毛主席訪問臺灣,當時毛主席和周總理身體狀況都不容樂觀,打算派鄧小平前往臺灣。
然而不久后,蔣介石去世,和談再次被迫中斷。這是兩岸統(tǒng)一最有可能實現(xiàn)的一次,真是太可惜了。
第二年周總理和毛主席也相繼離世,和談就這么被擱置了。
蔣介石是個十分戀家的人,一直希望能夠回歸故土,所以死后沒有下葬,棺槨安放在慈湖行館,因為這里和奉化老家很像。
蔣介石去世后,蔣經(jīng)國繼承了他的遺志,為實現(xiàn)兩岸統(tǒng)一而努力,期間,兩岸關(guān)系有了明顯的緩和??上щp方還未達成和談,蔣經(jīng)國就去世了,同樣沒有下葬。
父子二人都是等著日后葬回老家。
蔣孝勇是蔣經(jīng)國的第三子,1948年出生,還在襁褓中時就跟著父親去了臺灣,優(yōu)越的家境使得他從小到大沒受過什么苦,還培養(yǎng)了一身貴公子的風范。
然而隨著1988年蔣經(jīng)國去世,蔣家在臺灣失去庇護,蔣孝勇的日子并不好過。于是他選擇帶家人移居加拿大。
1996年,蔣孝勇被查出癌癥,時日無多,他最大的心愿就是完成祖父和父親的遺愿,將他們移靈大陸,落葉歸根。
蔣介石的老家在奉化溪口,蔣孝勇特地回了老家掃墓,替祖父、父親看了他們魂牽夢縈的家鄉(xiāng)。
隨后蔣孝勇去往臺灣,開始和臺灣、大陸交涉移靈的事,他召開發(fā)布會,說:“落葉歸根是我祖父最大的心愿,我父親的遺愿也是回歸故土,有生之年我希望盡最大的努力實現(xiàn)他們的遺愿。”
蔣介石、蔣經(jīng)國都是當年的風云人物,最后連安葬故土這么微小的愿望都無法實現(xiàn),實在是令人唏噓,而他們表現(xiàn)出來的家國情懷也令人感動。
雖然蔣介石當年的做法背叛了國家,但他骨子里是有家國情懷的,執(zhí)政臺灣時,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并且扛著重壓多次拒絕美國“托管”臺灣。
毛主席是個明白人,說:臺灣還是蔣介石當“總統(tǒng)”好。
大陸這邊同意了蔣孝勇的請求,但臺灣當局認為蔣氏父子是國民黨前領(lǐng)導人,要是葬回大陸,他們的臉往哪擱?
在臺灣當局的反對下,移靈之事未能達成,蔣孝勇病逝后這件事再次被擱置。時至今日,蔣介石和蔣經(jīng)國的遺體都未能下葬。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