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清晨的第一縷陽光穿透廣西柳州市融水苗族自治縣紅水鄉(xiāng)的云霧,灑在高文苗寨錯落有致的吊腳樓上時,寨子里早已熱鬧起來。竹籃里蹦跳的禾花魚、掛滿屋檐的彩綢、蘆笙手們調試樂器的悠揚聲響,還有孩子們追逐嬉戲的笑聲,都在訴說著一個特殊日子的到來 ——2025 年 10 月 9 日,高文苗寨第二十屆傳統(tǒng) “燒魚節(jié)” 如約而至。
這場始于 2006 年的豐收慶典,如今早已超越了民族與地域的界限,成為四鄉(xiāng)八寨各民族同胞、遠道而來的外地游客共同期盼的文化盛宴,在燒烤禾花魚的煙火氣里,在苗舞與蘆笙的旋律中,人們沉浸式感受著農耕文化的深厚魅力,盡情享受著豐收帶來的滿心喜悅。
一場從晨光里開始的狂歡:燒魚節(jié)的熱鬧序曲
10 月 9 日的高文苗寨,仿佛被按下了 “歡樂加速鍵”。天還未大亮,寨子里的苗族鄉(xiāng)親們就已經忙碌起來。男人們扛著鋤頭、提著竹簍走向田間,要去收割成熟的水稻,更要捕捉稻田里肥美的禾花魚 —— 這可是燒魚節(jié)的 “主角”。高文苗寨地處融水山區(qū),獨特的地理環(huán)境孕育了 “稻魚共生” 的農耕模式,水稻成熟時,禾花落入水中成為魚兒的食物,養(yǎng)出的禾花魚體型雖不大,卻肉質鮮嫩、自帶禾花清香,是當?shù)厝搜壑凶钫滟F的豐收饋贈。
田埂上,身著傳統(tǒng)苗族服飾的女人們也沒閑著。她們頭上戴著繡滿彩線的銀冠,銀飾在晨光下閃爍著細碎的光芒,身上的百褶裙層層疊疊,行走間裙擺搖曳生姿。女人們一邊幫著收割水稻,一邊唱著苗族山歌,歌聲清脆婉轉,回蕩在山谷間。“稻穗黃,魚兒肥,苗家兒女慶豐收喲……” 樸實的歌詞里,滿是對豐收的贊頌。不一會兒,田地里就傳來了陣陣歡呼,有人網(wǎng)住了一條又大又肥的禾花魚,周圍的人立刻圍過去,七嘴八舌地討論著晚上要怎么烤才最香。
隨著太陽漸漸升高,寨子里的主干道上也熱鬧起來。外地游客們背著相機、帶著好奇的目光穿梭在吊腳樓之間,有的被路邊攤位上的苗族手工藝品吸引,拿起繡著精美圖案的苗錦細細端詳;有的則被飄來的香氣勾住腳步,原來是鄉(xiāng)親們在提前烤制竹筒飯,糯米混合著竹子的清香,讓人垂涎欲滴。志愿者們穿著統(tǒng)一的服裝,熱情地為游客指引方向,介紹燒魚節(jié)的習俗?!霸蹅冞@燒魚節(jié)可有講究,晚上的燒魚環(huán)節(jié)最熱鬧,還有苗舞和蘆笙踩堂,你們可千萬別錯過!” 志愿者的話,讓游客們對接下來的活動充滿了期待。
臨近中午,田地里的禾花魚已經全部捕撈完畢,鄉(xiāng)親們提著裝滿魚兒的竹簍回到寨中,將魚兒清洗干凈,用鹽、辣椒、花椒等調料腌制起來,為晚上的燒烤做準備。此時,寨中心的廣場上,工作人員正在搭建舞臺,紅色的幕布上寫著 “豐收同慶?團結共舞”—— 這是本屆燒魚節(jié)的主題,簡單八個字,卻道出了節(jié)日的核心意義:在豐收的季節(jié)里,各民族同胞歡聚一堂,團結一心,共享喜悅。
煙火升騰間的味覺盛宴:燒魚環(huán)節(jié)的獨特魅力
傍晚時分,夕陽為高文苗寨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燒魚節(jié)的重頭戲 —— 燒烤禾花魚終于拉開帷幕。寨中心的空地上,早已挖好了一排排土坑,坑里堆滿了干燥的柴禾,鄉(xiāng)親們點燃柴禾,火焰漸漸升騰,將土坑燒得滾燙。等柴火變成紅通通的炭火后,大家小心翼翼地把腌制好的禾花魚用竹簽串起,架在炭火上方,有的則直接用荷葉包裹住魚兒,埋進炭火里燜烤。
瞬間,空氣中彌漫開禾花魚的鮮香與炭火的焦香,讓人忍不住頻頻吸氣。游客們圍在烤坑旁,有的學著鄉(xiāng)親們的樣子,笨拙地翻動著魚串;有的則拿出手機,對著滋滋冒油的禾花魚拍照錄像,想要記錄下這難忘的瞬間。來自廣東的游客李女士興奮地說:“我是第一次來苗寨參加燒魚節(jié),這烤禾花魚的香味太特別了,光是聞著就覺得特別幸福!”
不一會兒,第一批禾花魚就烤好了。剝開荷葉,金黃的魚肉散發(fā)著誘人的光澤,輕輕咬一口,肉質細嫩緊實,帶著淡淡的禾花香,辣辣的調料刺激著味蕾,讓人回味無窮。鄉(xiāng)親們熱情地將烤好的禾花魚分給游客,大家一邊吃著魚,一邊聊著天,陌生感在不知不覺中消失。苗族大叔王建國笑著說:“每年燒魚節(jié),我們都盼著游客來,大家一起吃魚、一起唱歌跳舞,就像一家人一樣熱鬧?!?/p>
除了燒烤禾花魚,現(xiàn)場還有各種各樣的美食。烤得外焦里嫩的香豬、裹著糯米的粽子、清甜可口的酸湯…… 這些充滿苗族特色的美食,讓游客們大飽口福。大家圍坐在臨時搭建的木桌旁,手里拿著禾花魚,嘴里哼著不成調的山歌,臉上洋溢著滿足的笑容。煙火在夜色中升騰,映照著每個人快樂的臉龐,這一刻,食物不再僅僅是果腹的東西,更成為了連接人與人之間情感的紐帶,讓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們,在味覺的享受中拉近了距離。
歌舞聲中的文化傳承:苗舞與蘆笙里的民族魂
當燒烤的煙火漸漸淡去,舞臺上的燈光驟然亮起,苗舞表演正式開始。一群身著傳統(tǒng)苗族服飾的姑娘們邁著輕盈的步伐走上舞臺,她們的百褶裙在燈光下格外鮮艷,銀飾隨著舞步發(fā)出 “叮叮當當” 的響聲,宛如一首靈動的樂曲。姑娘們的舞姿優(yōu)美流暢,時而模仿蝴蝶飛舞,時而模仿稻穗搖擺,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對自然的敬畏與對生活的熱愛。
“這是《苗寨豐收舞》,講的是咱們苗族鄉(xiāng)親們豐收時的場景?!?臺下,苗族文化傳承人吳玉珍向游客們介紹道。吳玉珍今年已經 68 歲了,從年輕時就開始學習苗族舞蹈,如今不僅自己跳,還教寨子里的年輕人跳,她說:“苗舞是咱們苗族文化的一部分,每一個動作都有故事,我要把這些故事傳下去,讓更多人知道咱們苗族的文化有多美。”
隨著苗舞表演的結束,蘆笙踩堂環(huán)節(jié)緊接著登場。十幾名蘆笙手身著黑色苗族盛裝,手持蘆笙走上舞臺,他們吹響蘆笙,雄渾激昂的旋律瞬間響徹整個廣場。隨后,鄉(xiāng)親們和游客們紛紛走進廣場中央,跟著蘆笙的節(jié)奏跳起踩堂舞。大家手拉手圍成圓圈,一步一步踩著節(jié)拍,時而順時針轉動,時而逆時針變換隊形,簡單的動作里滿是歡樂。
來自湖南的游客張先生原本有些害羞,不敢加入跳舞的人群,但在身邊苗族大姐的熱情邀請下,他也鼓起勇氣走進了圓圈。“一開始還有點緊張,但是跟著節(jié)奏跳起來之后,就覺得特別放松,這種熱鬧的氛圍太有感染力了!” 張先生一邊跳,一邊笑著說。舞臺旁,還有不少游客在錄制視頻,想要把這熱鬧的場景分享給遠方的朋友。
值得一提的是,在本屆燒魚節(jié)之前,高文苗寨還舉辦了民族舞蹈比賽,比賽采用 “線下展演 + 線上直播” 的模式,吸引了超 50 萬人次在線觀看互動。來自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多支舞蹈隊齊聚一堂,帶來了《踩堂歡歌》《稻魚情》等多個精彩節(jié)目,不僅展現(xiàn)了苗族舞蹈的魅力,也為燒魚節(jié)預熱造勢。“線上直播讓更多人了解到了咱們的燒魚節(jié),不少游客就是看了直播之后專門過來的。” 高文苗寨黨支部書記韋明輝說,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不僅擴大了燒魚節(jié)的影響力,也讓苗族文化得到了更廣泛的傳播。
從傳統(tǒng)到多元:燒魚節(jié)的十五年成長路
高文苗寨的 “燒魚節(jié)”,如今已經走過了十五年的歷程。回溯 2006 年,第一屆燒魚節(jié)還只是當?shù)孛缱迦嗣駪c祝豐收的小型活動,當時參與的人大多是寨子里的鄉(xiāng)親,活動內容也比較簡單,主要就是燒烤禾花魚、跳苗舞。韋明輝書記回憶道:“那時候條件有限,烤魚的坑都是臨時挖的,舞臺也是用木板搭的,但是大家都特別開心,因為這是咱們自己的節(jié)日?!?/p>
隨著時間的推移,燒魚節(jié)在保留傳統(tǒng)內核的基礎上,不斷豐富活動內容,逐漸發(fā)展成為包括蘆笙踩堂、拔河比賽、民族舞蹈比賽、野餐等多種形式的大型坡會。2010 年,燒魚節(jié)首次加入了拔河比賽,來自周邊鄉(xiāng)鎮(zhèn)的十幾個隊伍參賽,不僅增加了節(jié)日的競技性,也讓更多外寨的人參與到節(jié)日中來?!澳菚r候拔河比賽特別熱鬧,圍觀的人里三層外三層,加油聲都快把寨子里的屋頂掀翻了!” 韋明輝笑著說。
近年來,隨著鄉(xiāng)村旅游的發(fā)展,高文苗寨也抓住機遇,將燒魚節(jié)與旅游相結合,不斷提升節(jié)日的體驗感。寨子里完善了基礎設施,修建了停車場、游客服務中心,還推出了 “民宿體驗” 項目,讓游客可以住在吊腳樓里,近距離感受苗族生活。同時,寨子里還組織鄉(xiāng)親們學習旅游服務知識,提升服務質量,讓游客們不僅能玩得開心,還能住得舒心。
“以前咱們寨子里沒多少游客,現(xiàn)在每到燒魚節(jié),民宿都住滿了人,鄉(xiāng)親們賣手工藝品、賣美食也能多賺點錢。” 苗族大嬸梁秀蓮說,燒魚節(jié)不僅讓寨子里的日子越來越熱鬧,也讓大家的錢包越來越鼓。據(jù)統(tǒng)計,本屆燒魚節(jié)期間,高文苗寨共接待游客超萬人次,帶動當?shù)芈糜问杖氪蠓鲩L。
更重要的是,燒魚節(jié)在促進各民族交流團結方面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每年燒魚節(jié),都有漢族、壯族、侗族等多個民族的同胞前來參與,大家一起吃魚、一起跳舞、一起交流,增進了彼此的了解與感情?!耙郧拔覍ζ渌褡宓奈幕惶私?,通過參加燒魚節(jié),我知道了苗族的山歌很好聽,侗族的油茶很香甜,各民族的文化都很有特色。” 來自柳州城區(qū)的漢族游客陳先生說。
一場永不落幕的豐收慶典
夜色漸深,高文苗寨的熱鬧卻絲毫未減。舞臺上的歌舞還在繼續(xù),廣場上的人們還在歡呼,燒烤的香氣依舊彌漫在空氣中。對于高文苗寨的鄉(xiāng)親們來說,燒魚節(jié)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日,更是一種文化的傳承、一種情感的寄托,是對豐收的感恩,是對生活的熱愛。而對于游客們來說,燒魚節(jié)是一次難忘的旅行體驗,是一次對農耕文化的深度觸摸,是一次與不同民族同胞心靈的碰撞。
從 2006 年到 2025 年,十五年的時光里,高文苗寨的燒魚節(jié)不斷成長、不斷蛻變,從一個小小的民族節(jié)日,變成了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它就像一顆璀璨的明珠,鑲嵌在融水的大山深處,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人前來探尋它的魅力。
未來,高文苗寨還將繼續(xù)守護好這份文化瑰寶,在保留傳統(tǒng)的基礎上,不斷創(chuàng)新,讓燒魚節(jié)煥發(fā)出更多活力?;蛟S,下一屆燒魚節(jié)會有更多新奇的體驗項目,會有更多人通過線上直播感受到它的熱鬧;或許,會有更多年輕人加入到文化傳承的隊伍中,讓苗族的歌舞、苗族的故事繼續(xù)流傳下去。
而那些在本屆燒魚節(jié)中留下的美好回憶 —— 燒烤禾花魚的鮮香、苗舞蘆笙的悠揚、各民族同胞歡聚一堂的熱鬧,將會永遠留在每個人的心中。因為這場在大山深處的豐收慶典,不僅帶來了歡樂與喜悅,更傳遞了團結、和諧、向上的力量,它就像一場永不落幕的盛宴,在歲月的長河中,持續(xù)綻放著動人的光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