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鄉(xiāng)寧縣職業(yè)中學美術、紫砂專業(yè)師生開展“傳承非遺技藝,弘揚工匠精神”鄂邑傳拓研學活動。師生們在縣圖書館饒有興趣地參觀了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楊偉民的拓片作品展,楊偉民老師在現(xiàn)場進行了詳細講解。
傳拓,作為中華文脈綿延千年的“活化石”,以紙為媒介、以墨為靈魂,將金石器物上的紋理與故事凝固成永恒的藝術。鄂邑大地歷史底蘊深厚,青銅銘文、碑刻摩崖散落各處,為傳拓藝術的發(fā)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此次展覽精心遴選了非遺代表性傳承人楊偉民先生的87幅拓片精品,內(nèi)容涵蓋摩崖、造像、青銅器、碑刻、畫像石等,真、草、篆、隸、行楷各種字體一應俱全,書跡風格豐富多樣。在這些作品中,既有對鄂邑本地歷史遺存的精細再現(xiàn),讓沉睡的文物在拓片上仿佛“開口說話”;也有先生對傳拓技藝的匠心鉆研,從選紙、上墨到捶拓,每一個步驟都盡顯傳統(tǒng)工藝的精妙。一張張拓片,是歷史與藝術的對話,更是鄂邑傳統(tǒng)文化的生動展現(xiàn)。
通過此次參觀展覽,學生們得以走近傳拓藝術、了解鄂邑歷史,共同守護這份珍貴的文化遺產(chǎn),讓古老技藝在新時代煥發(fā)出新的光彩。
文 / 李東臻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