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衣者,禮之始也。” 一個國家的服飾,藏著它的歷史脈絡(luò);一位君主的穿搭,映著他的統(tǒng)治底色。
文萊,這個鑲嵌在東南亞的 “石油明珠”,以黃金清真寺的璀璨、努洛伊曼王宮的恢弘聞名于世。而國王哈桑納爾?博爾基亞與他三位妻子的穿搭故事,恰似一幅織金繡銀的錦緞,既綴滿王室的奢華,又藏著尋常人間的煙火與柔情。
二、蘇丹的傳奇:權(quán)力巔峰處的歲月與深情
79 歲的哈桑納爾?博爾基亞,仍是文萊絕對的掌權(quán)者。
他的人生,是一部濃縮的王室史詩 ——21 歲從父親手中接過權(quán)杖,1984 年文萊獨立后,身兼首相、國防部長、財政部長數(shù)職,將行政、立法、司法權(quán)集于一身。
如今,他的身家仍有 280 億美元,世界最大的努洛伊曼王宮是他的居所:1788 個房間綴滿黃金,110 個車庫里停著 7000 輛豪車,604 輛勞斯萊斯、452 輛法拉利,連馬桶都鍍著金,活脫脫現(xiàn)代版《一千零一夜》的場景。
可這位 “土豪國王” 的感情生活,卻比宮斗劇更富戲劇性。
19 歲時,他遵傳統(tǒng)娶了堂妹薩莉哈,這段維持 50 余年的婚姻,是王室血統(tǒng)的延續(xù),也是權(quán)力的穩(wěn)固基石。1981 年,他又娶了空姐米麗亞姆,2003 年離婚時,豪擲 4 億英鎊贍養(yǎng)費,讓她帶著珠寶與仆人退場。
最令人稱道的,是他對第三任妻子 —— 馬來西亞女主播阿茲里娜斯的追求。
2005 年的 APEC 會議上,59 歲的蘇丹遇見了 26 歲的阿茲里娜斯。彼時的她,已是 TV3 電視臺的知名記者,拿過 “阿魯姆尼獎”,眼神明亮,談吐伶俐。
為了靠近這位比自己小 33 歲的姑娘,蘇丹放下君主的威嚴(yán),學(xué)著用手機發(fā)短信。那些帶著溫度的文字,越過身份的鴻溝,一點點叩開她的心門。
阿茲里娜斯并非不諳世事的少女,她清醒地與蘇丹約法三章:婚禮要低調(diào),婚后要保留自由權(quán),婚姻持續(xù)要有保障。鑲金汽車,金馬桶。
蘇丹一一應(yīng)允。2005 年 8 月 20 日,吉隆坡的婚禮只有王室成員在場,沒有鋪張的排場,卻藏著一個君主難得的遷就。
可惜這段忘年戀只維持了 5 年,2010 年離婚時,蘇丹依舊體面,收回頭銜卻未苛待。
如今,蘇丹仍常出現(xiàn)在公眾視野,2025 年 9 月,他還帶著兒子們出席文萊第 35 屆教師節(jié)活動,一身深色傳統(tǒng)禮服,銀發(fā)間藏著歲月的厚重,卻依舊難掩王者的從容。
三、王室女子的穿搭:傳統(tǒng)與柔情的雙重奏
1. 薩莉哈王后:民族服飾里的端莊與傳承
“服章之美,謂之華。” 薩莉哈王后的穿搭,是文萊傳統(tǒng)服飾的最佳代言人,每一件衣物都浸透著民族的底蘊。
她最常穿的,是文萊女性的傳統(tǒng)服飾 “巴汝”(Baju Kurung)—— 寬松的長袖上衣搭配及地長裙,面料多選用絲絨或錦緞,上面繡著精致的金色花紋,或是綴滿細(xì)碎的亮片,行走時,光影流動,宛如將星光穿在了身上。
最具特色的,是她頭上的頭巾。不同于普通頭巾的簡約,王后的頭巾多以金線織就,邊緣縫著珍珠或?qū)毷?,有時還會搭配同色系的披肩,將肩膀輕輕裹住,既符合伊斯蘭文化的端莊,又盡顯王室的華貴。
在文萊的重要慶典上,薩莉哈王后總會以這樣的裝扮亮相:深色長裙配金色頭巾,胸前別著王室專屬的寶石胸針,舉手投足間,是 50 余年王后生涯沉淀下的從容。她的穿搭,從來不是單純的裝飾,而是對文萊傳統(tǒng)的堅守,是王室威儀的無聲表達。
2. 阿茲里娜斯:少女系長裙里的靈動與清醒
若說王后的穿搭是 “傳統(tǒng)的莊重”,那阿茲里娜斯的風(fēng)格,便是 “少女的靈動”。
這位曾是女主播的王妃,格外偏愛淺色系長裙 —— 粉色長裙如春日桃花,裙擺輕垂,襯得她肌膚白皙;淺藍色長裙似夏日湖水,領(lǐng)口處繡著蕾絲花邊,行走時,裙角微動,滿是青春的氣息。
她對絲巾的選擇也極具巧思,多是蕾絲材質(zhì),或是印著小碎花的款式,有時系在頸間,有時搭在肩頭,既增添了柔美感,又不會顯得繁復(fù)。
即便是與蘇丹出席正式場合,阿茲里娜斯也不會選擇過于厚重的禮服,而是以淺色系長裙搭配簡約的珠寶,既符合她 “低調(diào)婚禮” 的初衷,又展現(xiàn)出獨立女性的清醒 —— 她的穿搭,藏著對自我風(fēng)格的堅持,也藏著不被王室身份束縛的自由。
四、文萊特色穿搭:藏在衣物里的文化密碼
文萊的穿搭,從來不是孤立的審美,而是文化、信仰與生活的融合。
其一,是 “巴汝” 的全民傳承
無論是王室成員還是普通民眾,女性都愛穿 “巴汝”,男性則穿 “巴汝?達曼”(Baju Melayu)—— 寬松的上衣搭配紗籠褲,面料多為棉質(zhì)或絲質(zhì),顏色以深色為主,既適合文萊炎熱的氣候,又符合伊斯蘭文化的著裝要求。街頭巷尾,身著傳統(tǒng)服飾的人們往來穿梭,構(gòu)成了文萊最獨特的風(fēng)景線。
其二,是 “黃金元素” 的極致運用
文萊人對黃金的喜愛,早已融入穿搭的細(xì)節(jié)里 —— 普通民眾的頭巾邊緣會縫上金線,王室成員的衣物則直接用金絲織就,連鞋子上都可能綴著黃金裝飾。這并非單純的奢華,而是文萊 “石油財富” 的體現(xiàn),是民眾對國家繁榮的自豪。
而且男人穿玫紅色裙子,也是常見。
其三,是 “蕾絲與亮片” 的柔美元素
受東南亞氣候與文化的影響,文萊女性的穿搭里,總少不了蕾絲與亮片的點綴 —— 蕾絲增添了柔美感,亮片則在陽光下折射出光芒,既符合女性的審美需求,又與文萊 “金蔥頭” 清真寺的璀璨相呼應(yīng),形成了獨特的 “柔美元素 + 黃金質(zhì)感” 的穿搭風(fēng)格。
五、穿搭里的權(quán)力與溫度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但文萊王室的穿搭故事,卻告訴我們:衣物的價值,從來不在新舊,而在它所承載的意義。
哈桑納爾的奢華穿搭,是文萊石油財富的彰顯,是君主權(quán)力的象征;薩莉哈王后的傳統(tǒng)服飾,是對文化的堅守;阿茲里娜斯的少女系長裙,是對自我的堅持。
而文萊民眾的穿搭,則是對國家文化的認(rèn)同,是對幸福生活的滿足。
權(quán)力的合法性,不在于制度的形式,而在于是否能讓民眾過上好日子;穿搭的價值,不在于價格的高低,而在于是否能傳遞出真實的自我與文化的溫度。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