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里的中國》第三季的鏡頭跟著萬娟轉(zhuǎn)到天壇月季園,她的筆尖已經(jīng)對準了那叢 “冰山月季”。比起野花草的隨興,月季的繪制要精細得多 —— 眼前的 “冰山月季” 花瓣層層疊疊,純白得像被洗過的云朵,每一片都透著溫潤質(zhì)感。
畫月季得從花心開始。萬娟在調(diào)色盤里擠了點鈦白顏料,又用筆尖挑了極淡的藤黃混進去,那黃色淡得幾乎看不見,卻讓純白花瓣多了層暖底。她從最內(nèi)側(cè)的小花瓣畫起,筆尖輕轉(zhuǎn),仔細跟著花瓣的弧度走:這片向內(nèi)收攏,弧度柔和;那片向外舒展,邊緣帶著淺淺的波浪;還有幾片半掩著,只露一小截邊緣,讓整朵花的立體感立刻出來了。相鄰的花瓣她特意畫得有大有小,大片的舒展與小片的含蓄交替著,看著就有自然的節(jié)奏。
半生熟的宣紙有點 “吃色”,這給上色添了點麻煩。每畫幾筆就停下來看一眼,亮部的花瓣她多堆了一層鈦白,讓午后光線照在上面能透出光澤;花瓣重疊的地方,她就把顏料調(diào)得稀一點,陰影感順著紙紋自然暈開?;ㄐ牡狞S色也調(diào)了好幾次,偶爾還會點一絲赭石,讓色彩過渡更自然。等花瓣形態(tài)差不多了,花托順著花瓣生長方向勾幾筆濃綠,銜接得很自然;枝干上的新刺帶著微紅,趁墨色沒干,蘸赭石輕點上去,顏色暈開后,刺的尖銳和枝干的粗糙質(zhì)感都出來了。
月季葉子是 “一枝五瓣” 的形態(tài),但萬娟沒畫得千篇一律。這片葉子向上翻折,露出背面的淺綠;那片向下低垂,顯露出正面的深綠;還有幾片被枝干擋住一半,讓畫面層次更豐富。為了不讓綠葉顯得單調(diào),把遠處幾枝好看的枝梢 “挪” 到了畫里,和近處的葉片形成大小對比,又用棕色在葉子邊緣點了點,模擬自然的干枯痕跡。等最后一片葉子的墨色干透,“冰山月季” 已經(jīng)在紙上立了起來,純白花瓣透著溫潤,深綠葉子帶著生機。不遠處,紅粉相間的 “仙境月季” 正開得熱烈,萬娟的筆尖又要換種畫法了。
天壇的月季園,早在明清時便是皇家苑囿的景致一角,如今更成了城中賞心的去處。《書畫里的中國》與北京時間APP 以直播與影像,帶我們看見 “冰山月季” 在筆下從淡墨到潤色的過程,也看見古園里 “園藝與藝術(shù)、往昔與當(dāng)下” 的呼應(yīng)。中式花卉的美,從不止于花本身,更是園景與筆墨共同織就的韻致。后續(xù)我們?nèi)詴@股雅致,探索更多園林花卉的筆墨故事。
責(zé)任編輯:韓璐(EN053)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